中小学学生生活方式的探讨*
2009-01-27冯建军
一、生活方式的内涵
迄今为止,生活方式的内涵,理论界的认识尚未达到统一。
我认为,生活方式根据主体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体生活方式两类。尽管社会和个体密不可分,但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社会生活的主体是国家、民族、社群和地域,它因宏观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而不同,其主要构成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方式是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和特征,具有普遍性,受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个体生活方式虽然总体上处在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框架内,但它更强调个体生活的意向性选择和行为特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比如说,同一社会、同一时代的人,个体的生活方式却不完全一致,呈现出个体的差异,主要由一个人的修养、性格、志向、意志等不同所致。根据本研究的主题,本文采用的是个体生活方式的概念。
个体的生活方式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在特定的场域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样式和行为特征。生活方式外显为人们进行各种生活活动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模式,内隐为价值观念。没有不受价值观支配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可以说是生活方式的灵魂。
个体生活方式的研究领域是日常生活,包括个体的家庭生活、交往生活、闲暇生活和消费生活等方面,个体正是在家庭、交往、闲暇和消费中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的特点
我们利用自编的《江苏省中小学生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在苏南、苏北、苏中的中小学生中发放问卷21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91份,占96.6%。其中小学生占51.8%,初中生占33.0%,高中生占15.2%。调查①涉及中小学生的学习、交往、闲暇、消费和家庭生活五个方面。
1.学习生活
与成人不同,中小学生的生活主要是学习。学习生活方式涉及学习方式的特征、学习途径、考试、学习压力、学习动力等方面。在学习方式上,学习的主动意识凸显,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学习的独特性彰显,学习的合作意识增强,但学习的问题意识较弱,学习的体验性不足。对比研究还表明,学习方式的现代特征随着年级的升高呈递减趋势。在学习途径上,排在前三位的是教辅书(42.8%)、报刊(28%)和网络(21.5%)。在考试上,中小学随年级升高,考试次数逐渐增加。在学习压力上,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压力,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习压力呈递增趋势,这些压力排在前三位的是父母期望过高(26.7%)、同学间的竞争大(21.1%)、课业繁重(16.2%)。在学习动力上,学习动力主要源于外部,学习的乐趣受外在因素的左右,外在学习动机随年级升高而增强。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变化,充分反映了时代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成效。但必须看到,学习方式仍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和依赖性,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还很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普遍很大。
2.交往生活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交往是人性成长的必然。交往生活方式是个体为了满足社会性需要而出现的人际间的交互作用、交互影响的方式。中小学生生活的范围相对狭小,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他们在学校环境中最主要的两种人际交往。调查表明,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和“比较融洽”总和达到88.75%,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但是,不同学段学生之间对比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选择“非常融洽”的比例随学段的提升而明显下降。小学生对老师充满崇拜,师生关系融洽,但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随着初中生“心理断乳期”的到来,学生要摆脱教师的管教,师生关系开始疏远,以致发生语言和肢体的冲突,甚至出现“弑师案”。
在处理同学关系上,共同的兴趣爱好是他们选择交友的首要标准;有要好的异性同学的比例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呈现为凹型,即小学和高中阶段比例高,而初中阶段比例低;学习好的异性同学是最受喜欢的,而且随着年级的提升,相貌和打扮在吸引异性同学中所占的比重增大;学习差、性格内向、身体特殊和家境不好的同学容易被同学欺负。在同学交往的价值取向上,虽然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帮助别人,不讲求回报”,但是随着学段的提升,要求“报答自己”的比例在逐步上升,这也说明对等交往的愿望随着年龄增加而在增强,个人的独立、平等意识在增强,这不一定是坏事。
现代中小学生的交往,已经超越了上述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媒介交往成为他们重要的交往方式。除了利用电话、手机进行熟人交往,他们还借助网络的虚拟性,扩大交往的范围。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中学生的重要交往内容,很多中学生都有QQ、E-mail、MSN,他们通过BBS、网络聊天等方式和陌生人交流,甚至还建立了自己的博客。
3.闲暇生活
闲暇生活方式是利用闲暇时间自主安排休闲生活,以充分满足一个人的个性发展需要的活动方式。调查表明,有16.81%的学生认为自己“几乎没有”闲暇时间,有62.56 %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一些”闲暇时间,有20.6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闲暇时间“比较充裕”。他们所拥有的闲暇时间随着年级和学段的提升而逐渐减少。当问及“你在周末一般都干些什么”时,有将近80.00%的学生都是在做家庭作业、上辅导班。当被问及“平时你通常去哪里娱乐和休闲”时,有17.64%的中小学生选择所居住的小区,有12.55%的学生选择游乐场,有35.52%的学生选择图书馆,有8.55%的学生选择少年宫,还有25.74%的学生表示没地方去。需要指出的是,上网聊天、玩游戏,也已成为中小学生休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时间远比利用网络娱乐休闲的时间少,上网作为闲暇方式甚至成为了不少中学生的首选。在闲暇生活的安排上,66.29%的学生表示闲暇生活由自己安排,33.71%的学生表示闲暇生活由老师、父母等其他人安排。调查还表明,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拥有的闲暇自主程度高,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的闲暇自主程度高,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的闲暇自主程度高。
4.消费生活
消费生活方式是指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如何消耗各种生活资料的行为方式。个人消费生活既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经济能力的制约,也受个人消费意识、价值观的影响。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消费主要依赖父母,他们的消费行为更多地受其消费观念的支配。调查表明,64.12%的学生在消费时“经常”和“总是”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只有5.42%的学生从不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有92.53%的学生认为穿着打扮不重要,关键是要学习好,但有6.01%的学生表示羡慕别人穿名牌,要求购买,有1.46%的学生表示嫉妒,认为不公平。这说明,这部分学生还存在攀比、铺张浪费以及非理性的消费心理倾向。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对比发现,这些不良的消费观念主要存在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和高学段的学生。
5.家庭生活
家庭是个人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第一场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小学生的家庭生活方式,主要关注他们与家长的交往、家庭的教养方式等。调查表明,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在家庭中维持着良好的亲子关系,相对父亲而言,他们跟母亲的关系最为紧密,同时,也有少部分中小学生则主要跟保姆等生活在一起,表现出不愿与家人沟通的倾向,处于亲子关系的疏离状态。父母对子女生活的关注程度,父亲关心的内容处于前四位的是:学习功课、身体健康、思想品德、心理感受;母亲关心的内容处于前四位的是:学习功课、身体健康、心理感受、吃饭和穿衣。学习功课是父母共同关心的内容,在程度上也远远高于其他方面。在父母的教养方式上,民主型教养的占62.98%,专制型的占33.10%,放任型的占3.92%,说明大多数父母在家庭中能够实施民主教养方式,但是,也有不少家庭实施的是专制和放任的教养方式,极大地不利于子女人格的发展。
三、当前影响中小学生
生活方式的新因素
决定生活方式的最根本因素是生产方式。就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而言,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各方面都会出现一些新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1.新课程改革
学习方式是学习生活方式的核心。传统的学习方式强调讲授和接受,甚至成为灌输,这种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上,忽略其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新课程改革中,针对传统的“被动、机械学习”提出了 “自主学习”,相对于传统的“个体学习”提出了“合作学习”,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学习”提出了“探究学习”。新课程改革高扬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知识建构的主体。它虽然不否定接受学习,但接受学习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理解基础上,同时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程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中小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的学习拥有了极大的自主权和主动性。调查表明,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学习的主动意识凸显,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学习的个性化彰显,学习的合作意识增强。
2.多元文化
任何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生产的,生活方式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甚至直接说就是一种生活文化。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到来,民主意识的增强,一元的文化霸权日益式微,多元文化日渐崛起。当今的多元文化,在形态上指民族文化、阶层文化、地域文化、性别文化、年龄文化的共在,在性质上指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并存。“多元”不只是文化主体的多元,更是文化价值取向的异质性、多样性。这种多元文化必然导致价值观念、思想体系、道德规范上的分歧和冲突,走向价值多元。价值多元尊重每种价值观念,认可每种价值观的正当性,认为个人的价值观是个人自主选择的结果,他人无权干涉。
在多元价值观的支配下,中小学生的生活方式不再是单一的主流价值观支配下的生活方式,而开始出现多元化。如,在消费生活上,有人勤俭节约,有人超前消费;在交往方式上,有人抗拒网络,有人充分利用虚拟网络。在遵循社会法制和不违背公共道德的前提下,生活方式多元化,成为个人生活和行为方式的一种个性化表达,逐步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3.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和强力渗透,网络生活已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上网普及率达到25.5%。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人,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的比例为51.8%,青少年已经成为使用网络的主体。[1]北京市2004年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中有80.4%的学生上过网,1.2%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超过28小时。我们的调查表明,除了农村小学生外,城市小学生、城乡中学生都普遍地接触过网络,这不仅表现在他们在校学习的信息课程上,而且很多学生都是在网吧使用网络。之所以选择在网吧上网,一方面是部分中学生家中没有网络(主要是农村),另一方面是学校老师和家长都限制学生使用网络。
虽然网络已经普遍介入学生的生活,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并没有达到网络依赖的程度。相对于大学生和社会青年而言,中小学生虽然使用网络的人多,但个人使用网络的时间比较短,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学习任务较重,没有过多的时间。很多学生坦言,他们只有在周末完成作业后,上网打打游戏、听听歌曲、聊聊天,平时也没有时间和机会。但中学生中也出现了少部分网络成瘾者,他们几乎离不开网络,网络生活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网络将改变传统的社会生活,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革命。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我认为媒体和一些研究过分地宣扬了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不良影响,诸如网络世界的虚拟性造成了青少年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危机,出现了人际交往的冷漠;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导致了青少年对自己言行不负责任,对他人进行隐瞒、欺骗;等等。网瘾更是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青少年的健康,阻碍他们人格的正常发展。这种宣传导致教师和家长“谈网色变”,似乎学生只要接触网络,就必然出现问题,所以,一些学校限制学生上网,甚至出现了有些县全县“封网”的极端。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网络的发展本身是科技的进步,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价值所在:它改变了传统面对面的社会交往方式,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极大地方便和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和空间,网络交流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自由,越来越成为青少年所喜爱的、便捷的交流方式。网络作为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国际社会已把青少年互联网接触率作为国家发展潜力的衡量标准。所以,我们不是要取消网络,而是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引导青少年合理的使用网络,尤其是要培养学生信息的筛选能力、批判能力和据此采取行动的能力。
4.消费社会的观念
在消费社会里,“消费”不是因为实用,而是因为身份和意义。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深刻地揭示了消费社会的消费观:“被消费的东西,永远不是物品,而是关系本身。”这些关系所承载的符号价值才是消费活动的真正枢纽。这意味着,消费不再是对物的消耗,它不是物质性的活动,而是使这些活动能够产生意义。这样一来,被消费的东西本质上已不再是物品,而是那种在符号的意义指涉中得到映现的关系本身。[2]在消费社会中,消费并不是因为物的实用性,而是通过消费要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身份。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深刻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中国虽然还没有进入消费社会,但消费主义的观念已经在人们的消费生活中有所体现。勤俭节约的观念逐步淡化,超前消费已经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在白领阶层消费中甚至出现了不少的“月光族”(即生活中的“钱用得月月光”)和“年清族”(“银行里的存款一年一清或几年一清”)。
中小学生尽管没有自主的经济来源,其消费行为受父母的制约,但消费社会的观念已经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一定的体现。如在调查中问及“如果您有一大笔钱,您想用来干什么”时,有57.2%的人希望将这笔钱用于消费,只有15.2%的人表示把这笔钱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用。在中小学生的消费行为中已经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高消费心理”。一位高中生说,“现在上学也是要讲身份的,穿得不好会被同学笑话。”一名初中生说,他“很喜欢名牌,因为不仅外观好,质量高,而且也时尚、随潮流,穿戴上名牌就感觉自己的身份不再普通,还能给自己带来自信”。尽管63.30%的中小学生选择商品时仍然看重的是“舒适、实用”,但已有5.54%的学生看重的是“高档名牌”,在富裕家庭中,这个比例更高达到15.90%。有部分同学出现了“盲目消费和唯我消费”的心理,5.45%的学生在购买商品时从不考虑家庭的经济情况,富裕家庭学生这一比例达15.54 %。
注释:
①参与本调查的有南京师范大学的冯建军、马多秀、郝永贞、王亚琼、白莲莲。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09/7/16/125126.pdf,2008—08—26.
[2] 徐琴.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意义与局限[J].哲学研究,2009,(5): 43—50.
【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原理、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理论研究。江苏南京,210097】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