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糊理论与诗歌教学

2009-01-27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意境意象

刘 强

【摘 要】诗歌以其短小精悍的篇幅,成为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自由空间较大的一种文本,其中的模糊性因素也最多,该如何对待这种模糊性,笔者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回避它,的确很方便,但面对它或许受益会更多,对老师,更对学生。笔者尝试借助模糊理论,以期在启发和发现两环节中求得诗歌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和谐点。

【关键词】模糊理论 意象 意境

近些年来,模糊数学这门学科迅速发展,它认为,对待“集合”运算,凡是在普通集合、一般函数中难以找到答案的问题,都可以另辟蹊径从模糊集合、隶属函数中寻求新的出路。普通集合只解决是与非的矛盾,模糊集合却解决是与非这种属于程度的高低深浅的矛盾,而隶属函数则是描述是与非这个对象隶属于一个集合的变化状态。因而,模糊理论超越了简单的是非二值逻辑,它运用的是深刻复杂的多值逻辑。阅读教学所具有强烈鲜明的综合性,类似于数学中的“集合”。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应该像模糊数学对待“集合”运算一样,更多的采用隶属函数的“描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认识与把握语文阅读教学的模糊识别方式,不断丰富阅读教学实践。

作为言语作品的文章,是言与意的统一体,是将意转换为言之后的作品。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由言求意的言意转换的行为,即将作者的文章还原为作者原本要表达的意。在将言还原为意的转换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对某些言语作品的非精确认知与理解。但阅读教学终究是引导学生由言求意,我们该怎么办?只有借助于模糊集合与隶属函数的方法,求取近似值,将这些诗句视为割舍不断的整体,让人去感悟、去意会其深长悠远的韵味,不必将它的完整画面与深邃意境肢解为具体的思想与清晰的认识。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所具有的模糊性,实际上是教师引导学生依照言语作品的不确定性进行笼统认知与模糊理解。它以其更广泛、完美与高效的特征,使学生与课文迅速沟通起来,节约了信息传递,并且更自由灵活地诱发学生大脑中表象的聚集,促使学生更深切地把握言语作品整体寓意以获得更充分的审美享受。

诗歌教学中,强调让学生自己寻找并发现答案,老师只起启发诱导的作用,不越俎代庖,不预先提供答案。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尊重学生的人格自由,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的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传统的语文课解读,追求唯一正确有解,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失去了对多种意义的理解,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事实上,一首诗歌,有多种读法,可以出现多处意义。“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无往不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笔者觉得在诗歌教学方面,需要使老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发现形成良好的互动,以期达到对诗歌的最大“近似值”的理解。

一、如何启发

1.点“诗眼”

如对李白《菩萨蛮》的赏析:

菩 萨 蛮

[唐]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本诗重点在对首联首字“平”的解读,笔者由此字展开,让学生去体悟李白诗歌的大气,盛唐文化的开阔,边塞诗歌的风韵。并借助建筑美学的穿插,让学生在中西审美精神中得到一种形象的比较,感受中国文化重视水平铺陈,而西方艺术重垂直积累的不同。

再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的鉴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本诗重点把握“一”字的评析。从中解析陶渊明作为田园派诗歌的开创者,中国文人退隐风气的开先河者,其豁达的心态。人常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作者在而立之年回首往事,从零开始,前事一笔勾销,这需要何等心境?

2.说“意象”

意象是诗歌写作的焦点,更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胡应鳞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可见意象艺术是中国诗歌的传统。简单地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意象一般以两种形态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即單个意象和整体意象。单个意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艺术形象,整体意象则是一组或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也称意象体系。而典型的意象体系则能构成独特的意境。

破镜重圆代表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南国红豆更是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诗歌就是将看不见听不到的人的内心情感化为可见可触的直觉形象,这是诗人们创作的主要目的之一。王国维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有更加细致的描述,不过笔者认为对中学教学而言,不必过于复杂化,倒是越简明越好。比如六十年代西方意象派奉为经典的诗歌《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就是用的典型的意象与意象叠加的方式,渲染一种肃杀荒凉的氛围来体现主人公落寞的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诗歌的主要抒情方式,由外而内地透过景、物去把握作者的情感便成为阅读诗歌的基本途径。识景、赏景、悟景,这也是一个需要跟学生互动的课题,启发他们的想象,打开他们的“天眼”,让他们用自己的阅历去“看”,去“相”,去入“景”。

3.谈“意境”

就诗歌形式而言,“境”与“象”是指诗人借助于表达感情的具体的景或物,即所谓“有意味的形式”。作者借其表达人生的喜怒哀乐,而读者在解读诗歌的时候也可反其道而行,由境入情,身临其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透过这些外在形式来把握诗人情感的“悟性”,是诗歌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何谓“悟性”?以读诗而言,就是读者对诗中词句、形象画面、情调氛围的分析理解,领会悟通的能力。

诗眼,意象,意境其实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有跳跃性,留足了自由空间,又有精确性,画龙点睛、事半功倍。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在他们面前再现诗中描绘的各种艺术形象,使他们直接受到诗人感情的熏陶与感染,从而认识诗中反映的客观现实而受到教育,并学会赏析领悟其深蕴。只有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并加强悟性训练,才能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诗言志”、“歌缘情”,诗歌往往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片段,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生活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氛围)。在这些画面中,有诗人创造的各种艺术形象,并饱含着诗人的感情。画面或形象、情调或气氛,几方面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诗中艺术境界。

二、怎样发现

1.形象、画面是意境的窗口

诗歌的意境创造依赖于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假若我们把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看成诗中意境的本质内容,那么分析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认识其艺术形象,将学生引入意境,就必须从窗口入手。在诗里,往往出现两方面的生活画面:一是诗中描绘的人或事物所呈现的画面(形象);二是诗的内容所表现的诗人的形象。例如,在舒婷的《致橡树》中,也有两个很独特的形象:橡树和木棉。“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诗人通过两棵树既互相依存又相对独立的关系,传达出自己对爱情的见解,伟岸的橡树和高大的木棉就是最好的意象。通过教学,学生看到这一切,便悟及到诗中意境的实质了。

2.意境的创造与诗人情感

诗中抒发的感情是诗人写诗的动力,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均熔入其中,不了解这个动力,找不到诗人感情的源头,便摸不准诗人感情的脉搏。所以进行诗歌教学要尽可能了解诗人的有关背景情况,例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句,借花香鸟语之美景抒感时恨别之悲情,来自于安史之乱的独特感受。李后主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反映的都是作者在国破家亡这种特殊环境下的感时伤怀的特殊感情。

3.意境的构思与写诗背景

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詩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不分析其背景,就难以了解诗中感情的基调。鲁迅先生说:“诗人感物,发为歌咏。”诗人抓住生活中那些动人的能启发人思考的片断,运用原有的生活积累,加工创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或形象,以构成能唤起别人美感的意境。因此,要领会诗的意境,就必须分析诗的背景,从中领悟诗歌艺术境界的氛围或情调。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不了解唐代安史之乱,不了解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就体会不出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圣人胸襟。

4.意境的创造与构思技巧

构思好比选择镜头,对同一个人物或景物,拍摄时选择的角度不同,拍出的照片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领会诗的意境,必须了解诗人构思的技巧。如从王维诗歌《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中了解动静结合的手法;由“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来感受古诗的绘声绘色;从杜甫诗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思考虚实相生的技巧。

要将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要舍得“情感投入”,融诗人之情、教师之情于一体,以浓蕴炽热之情去熔炼学生之心,情到深处,使诗人、教师、学生产生共鸣。总之,诗歌教学,教师要做到“有效投入”,要让学生领悟到触发诗人抒情的那些核心因素(社会关系、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所见所闻),看清诗人抒情凭借的物象(人、事、物),领悟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艺术形象,与诗人的感情共鸣而逐步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领会诗人的思想及诗歌的主题、内涵,从中受到熏陶,融通诗意,触发创作之灵感。笔者希望借助西方模糊理论思想的理念,指导中学诗歌教学,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的阅读、理解、创作诗歌的能力,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刘强,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南侨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意境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春色满园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