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教学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
2009-01-25王东
王 东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所谓“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经验促进发展。儿童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实现的。只有通过主动探索,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得到提高。”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只有紧扣学生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整合教材,提炼典型生活场景,富有创意地设计教学活动,强化体验,才能使课堂处处闪现智慧的火花,精彩纷呈,才能有利于学生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一、精彩,在体验中生成
在道德品德的形成过程中,道德情感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道德情感有助于认识的提高。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巧妙地、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情感产生共鸣中,课堂走向精彩。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报得三春晖》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到父母的艰辛,我先让学生做一个小游戏,:我从学校的花棚里借来了两盆花,放在教室前面,告诉学生每把花盆举起一次就相当于赚一块钱。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来赚50元钱。让男生和女生分成两组轮流来搬动花盆50次。学生颇感兴趣,觉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在做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很快就觉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很多学生搬了20个来回就汗流浃背了,更有许多女同学脸涨得红红的,感觉特别吃力……真是姿态各异。待全部完成后,我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中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的胳膊都酸了、麻了。”有的说“真是太累了。”有的说:“哎呀,真不容易!”……学生在游戏中由“体”生“验”,在交流中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心弦,产生热爱父母、理解父母,关心父母的情怀。
二、精彩,在体验中丰富
学生的道德需要来源于道德实践,在道德教学中,要将行为准则转化为自主的道德行为,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亲历体验。只有把课堂活动与家庭生活、课内教学与课外准备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比较和亲自操作中获得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分整合到教材内容中,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亲历体验,学生才会在自我发现中丰富经验。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思想品德《实施可持续发展》一课时,我没有单纯地让学生阅读文本,而是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采访2~3位家乡人,向他们了解家乡的水源、树林、环境等方面情况,促使学生在与教学内容相互作用的动态进程中生成课程所需要的道德感受。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从而激发建设家乡之情。但通过调查学生发现,家乡环境、资源也有不尽人意处,进而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关注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家乡发展献计出力。在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感性材料面前,品德教育的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牢固地掌握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
三、精彩,在体验中绽放
思想品德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这门课程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所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要让每个学生都直接参与到活动中去,亲身体会,亲身感悟,所学的品德知识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基于这点,在平时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采用说、唱、画、动手操作等形式来开展教学,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心灵上产生触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得到体验。
例如,《尊重父母——化解爱的冲突》一课教学时,我在课堂中播放了一段视频,讲述的是一位单亲母亲为了给聋哑的女儿捡起丢在马路中间的年糕,突遇车祸而惨死,女儿痛哭却无法哭出声来,无助的眼神,淋漓的泪珠,扑在母亲身上悲痛欲绝,无比伤感的音乐……这时整个课堂被感人而又悲伤的气氛所笼罩,有的同学甚至当场哭出了声。由于我在教学中挖掘了教材的情感因素,把父母对儿女的爱的情感呼唤出来了,凝聚、升华成为一种崇高的情感,打动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对于父母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下子就理解了父母,从而得到了最佳教学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内化品德。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在师生、生生情感碰撞中绽放更多的精彩!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