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工学校的分层次教学

2009-01-22刘爱民

职业·中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资格证书教学计划因材施教

刘爱民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大幅增加的拉动下,近年来,技工学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许多学校主动面向市场,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摆脱了几年前招生难、办学难的窘境,综合办学实力得到全面提升。但是,随着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开设专业、办学层次的不断增加,因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给教学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已经显现。在此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实现办学模式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使之更能适应教学实际、学生学习实际就成了当前学校应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诸多教学改革措施中,从“因材施教”的原则出发适时实施分层次教学,可大大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遵从教学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关键在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在教育学领域早已成为不争的基础理论,因材施教承认差别,在统一的要求下体现个性化特征,强调个别对待、个别指导为学生成长与成才创造宽松环境。

1.分层次教学注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技工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这个目标标志着分层次教学的宗旨意义。分层次教学改革瞄准社会需求的方向,服从于提高质量的根本主题,体现“为社会需求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办学宗旨。

2.分层次教学强调培养途径的差异性

目标确定后,以什么样的途径去实现它,需要教育者科学地去处理、整合。实现一个目标的途径具有差异性,社会需求、学生求学需求、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决定了培养途径的差异性。只有正确认识并承认这种差异,并在教学实践中科学的去整和差异,才能为学生成才寻找到最佳的途径。

3.分层次教学突出培养措施的针对性

明确了培养途径后,以什么样的措施保证教学活动纳入正确的轨道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就成了最关键的因素。分层次教学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注重共性化的提高与个性化开发,就需要按照不同的途径制定有效的培养措施,而措施是否有效其根本就在于是否突出了针对性,因为针对性考量的是教学行为与教学对象的和谐默契程度。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技工学校招生形势好转,一些学校甚至出现了生源盈门的良好局面,但客观地看,生源的总体质量并没有太大提高,入学新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整体差异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成绩好的学生,中考成绩超过普通高中录取标准,成绩差的则来自初中春季分流,同时生源又存在城乡、应往届之别,体现了学生成分构成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学生在求学需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遵章守纪意识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给学校教学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从学生的求学需求看,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基础比较好、上进心比较强的学生有读完中技读高技直至技师的升学愿望,希望通过在校勤奋学习成为高技能人才;一部分学生希望完成中技学业后顺利实现就业;还有一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目标不明确,学习无动力。从学习能力看,第一部分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学校培养成为市场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打造技工教育的品牌,这正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二部分学生也可以顺利完成中技学业,成为现阶段人才市场需求的主流,是学校当前办学的主体;最后一部分学生如果没有严格的制约机制做保障,很难完成中技学业,既便勉强拿到毕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实际水平也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一定会降低学校教学质量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办学声誉。从教学实施过程看,如果对不同学习需求、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仍按传统的统一模式、同一标准组织教学,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咽不下”,教学矛盾将非常突出。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学生的素质特征,必须进行改革。而采用分层次教学,可解决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满足用工市场的多样性,对提高教学质量不失为一种更符合教学规律、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分层次教学从学生学习需求、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的实际出发,创设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教学环境,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实施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不同教学计划及教学实施方案,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

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意味着竞争机制的引入,而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恰恰缺乏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分层次教学实施动态化管理,能从根本上纠正学生中存在的“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的消极观念,给学生以压力和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竞争意识的形成,也为将来他们走出校门适应激烈复杂的竞争工作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技工学校面对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实施分层次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办法

分层次教学宜从新生入学或入学一学期后开始实施,根据学生意愿、考试考核成绩按专业编班,划分为“高技预科班”、“ 中技常规班”、“中技强化班”三个层次。高技预科班的教学计划与高技班教学需要衔接安排,学生完成学业可直接升入高技班学习;中技常规班按正常中技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学生完成学业鉴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经考核成绩优秀者可转入高技学习;达不到常规班教学要求的学生编入中技强化班学习。中技强化班执行在常规班教学计划基础上经过调整的教学计划,知识结构更加侧重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完成规定教学任务鉴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经考核成绩优秀者可鉴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申请复读一个学期,完成复读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可参加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鉴定,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颁发毕业证。

三个层次教学班施行动态管理,每学期调整一次。学生达不到原班级教学要求,由“高技预科班——中技常规班——中技强化班”方向流动,中技强化班学生仍完不成教学任务者按照《技工学校学籍管理规定》予以劝退。学习成绩优秀者经本人申请相关部门考核,按“中技强化班——中技常规班——高技预科班”方向流动。各层次的条件及动态调整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及各层次学生学习状况酌情确定。

分层次教学模式实施分为宣传动员、操作试行、跟踪验证三个阶段。宣传动员阶段要对全体师生进行动员,宣传实施方案,并将方案主要内容以书面形式告知学生家长,征询各方面的意见并取得支持与理解。操作试行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教学计划调整审定、教学组织策划、考核编班、分层教学实施等。跟踪验证阶段主要是学校组织有关部门对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验证,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持续改进。

四、分层次教学实施中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1.分层次教学要注意保护和关爱学生的自尊心

分层次教学客观上把学生按照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分成不同层次。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容易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特别是中技强化班的学生容易产生偏执的思维取向,因层次引发高低、等级之分,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出现自闭现象,从而丧失学习信心,出现抵触情绪、厌学行为。如果是这样,分层次教学就完全失去了自身意义甚至会伤害学生感情,达不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学校在教学改革中有义务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引导学生的认知过程,真正把强化班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把强化班学生作为关心爱护的重点。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教育与辅导,明确向每一个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他到这个班级学习,在这个班级学习对他的进步有什么帮助,经过努力他会在学习上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同时也要指出他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改进的方向,真正让学生理解分层次是分途径不是分等级,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每一名学生设计进步成才的最佳方案。

2.分层次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教学计划,不同的教学手段,关注的是在学生共性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挥。教学改革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教学的受体更是主体,最重要的是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深入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不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生在分层次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就不能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学校在教学改革中要从研究学生心态入手,摸清学生底数,明确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环节把握等诸多方面,更接近学生学习的实际,更便于学生参与。学校要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明了自己学什么、怎么学,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之能根据自己能力与基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上进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层次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分层次教学改革教师是关键,教师的参与程度、情感投入程度及作用的有效发挥程度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成败。因为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主体作用。分层次教学改革必然会对教师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在某些方面还可能直接触动教师的个人利益,如果处理的不好会影响教师的情绪甚至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学校要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在分层次教学改革中多方面征求教师的意见,全面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使每一名教师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实践者。在教学组织安排上,要加大对于强化班的师资投入力度,选择有经验、教学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担当强化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强势的教师群体,真正突出“强化”的效果与意义。从事强化班教学的教师要特别注重情感教育,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从爱出发,从严要求,潜心研究深入了解班级的特点,了解学生个性化特点,提高驾驭工作的水平。

(作者单位:湖北省江汉石油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资格证书教学计划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