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中国60年发展的推动力

2009-01-22祁永芳 李龙田

职业·中旬 2009年10期
关键词:在校生职业发展

祁永芳 李龙田

职业,在百度百科中被解释为“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在这里,“职业”是对人们社会属性的一个标示。生活在一个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国家,你也会时常听到人们感叹某个人“很职业”,在这里,“职业”成为了社会鉴定人们专业能力的标尺。当你用欣赏的眼光仰望那些“很职业”的人,期待着不远的将来自己也变得“很职业”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要实现这个梦想,非要凭借一股力量不可?如果你很迷惑,请随本期策划一同走进职业教育,来了解这股推动中国60年发展的力量,将会怎样为你的未来保驾护航。

轨迹:几起几落,职业教育摸索中前行

往上追溯,我国的职业教育从19世纪60年代的实业工厂中萌生,到如今已走过了近150年的历程。然而在旧中国,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的夹缝中挣扎,政局的动荡不安和经济的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牢牢地束缚了实业家们想要挥舞的拳脚,从这些实业家们开办的工厂中生发出来的职业教育,更是看不到一丝光明。1949年以前,全国只有中等技术学校561所,在校生7.7万,技工学校3所,在校生2700人,整个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数占中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4.2%。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质量上,该时期的职业教育都同国家命运一样,面临着重创后的重启,厚积薄发,百废待兴。所以说,新中国初期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是起步,而是一次中兴。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办了上千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以培养国家经济恢复所急需的产业工人。60年代,为加速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技术人才,职业中学得到迅速发展。到1965年,已建立了中等专业学校1265所,在校生54.74万人;技工学校281所,在校生10.1万人;职业中学61626所,在校生443.34万人。这一时期,基于经济建设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对旧中国职业教育进行改造整合和对前苏联职业教育经验的学习借鉴基础上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可惜好景不长,从1966年开始,正在一步步向高峰迈进的职业教育也经不住“文革”的折腾回归到谷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10年“文革”中沉寂了许久的职业教育最终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国的职业教育开始新一轮的发展。1980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和原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指出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高中阶段的教育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积极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1996年,中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和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法律保障。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一阶段,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特别关注,为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提供了长足动力。

步入新世纪,蓬勃发展中的职业教育因自己的“被需要”——市场经济急切需要经过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而更受青睐。国家针对职业教育召开的三次会议,对职业教育做出准确定位,促使它自身酝酿着一轮新的发展高潮。几起几落,我国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摸着石头渡过了很多湍流。新中国60华诞之际,职业教育站在新的起点,正以积极昂扬的姿态迎接新的开始。

成果: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之路

60年曲折发展路,职业教育最大的成绩不是职业院校规模的扩大和职校生比例的增高,相对于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量变,职业教育发生的质变更耐人寻味。这种质变就是通过摸索、通过示范性高职建设等,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1221”模式,一条可以让职业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绿色通道。“1221”,第一个“1”,就是一个开放的、汇集、使用各种资源的开放平台。第一个“2”,就是两个系统:一个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一个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系统。第二个“2”,就是有两个证明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证书:一个是学历证,一个是职业资格证。两者综合起来既反映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又反映实践技能的程度。最后一个“1”,即把职业学校办成一个终身学习的培训基地,既是个人终身培训基地,同时也是为社会服务的基地。

经过“1221”模式锤炼的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学生,在社会上的受欢迎程度明显比本科生高。本科生学历高,心气儿高,跳槽的概率也很高;职校生参加工作后上手快,又踏实肯干,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职校生成为市场经济的“香饽饽”,得益于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学生们职业素质和就业观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60年发展的历史表明,受这种理念影响成长起来的产业工人,是推动中国崛起的中坚力量。这样一支拥有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产业大军,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如果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职教战线上的仁人志士们的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很难走下去的。所幸的是,我们深知这项成果的来之不易。我们在欣赏凭借“1221”模式得来的褒奖时,也积极思考着如何让职教事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预言:职业教育将成为中国崛起的强大动力

办学规模扩大、办学质量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农村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和民办教育兴起,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主要成就和表现。我国职业教育在学习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培训模式,世界劳工组织倡导的就业培训模块(MES)等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改革实践,使职业教育教学得到了改进和加强。同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以农林中专、农村职业高中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主的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中等和初等毕业生,他们多数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个使命使我们的职业教育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特定意义上就是抓经济发展,抓服务升级,抓社会和谐,对于我们国家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崛起的强大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举国同庆新中国60年的辉煌成就之时,我们回顾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总结职业教育可推介的发展模式,不是跟风,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猜你喜欢

在校生职业发展
数说高教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职业写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山西省普通高校在校生在籍学习证明
我爱的职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高职高专护理在校生升本现状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