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名校自我超越的关键
2009-01-22韩海建
韩海建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望校”的治校方略,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构筑“人才高地”,认真实施“三工程”,严格把好“三道关”,精心打造“三个园”,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实现名校的自我超越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一、认真实施“三工程”
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强在师能。“铸师魂,炼师能”,是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我们牢固确立人才强校思想,大力实施“师表工程”、“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认真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实施师表工程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只有自身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才能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心灵培育心灵。学校加强师德和行风建设,深入扎实地开展“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的系列活动,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求全校教职工遵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教师提出的“四项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八项内容”规范自己的言行;牢固确立“四个意识”,即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弘扬“四种精神”,即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勇于争先、敢写第一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政治素质。学校先后有100多人受到国家、省、市级综合表彰。
2、实施青蓝工程
学校紧密结合创建“江苏省五星级”高中的目标和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并编印了《江苏省清江中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汇编》一书,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自我对照,互相激励,共同成长。对新教师确立“1-3年岗位适应期,3-5年胜任成长期,5-8年成熟创新期”的培养目标。每年年初要求全体教师签订年度工作目标,具体包括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等方面内容。每学年举行青蓝师徒结对仪式,既有学科结对,又有班主任结对,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构建教学共同体。每年9月定期举办中青年教师“风华杯”、“新秀杯”评三优活动,为年轻教师营造干事业、出成果的良好环境。这些举措,有效地缩短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周期,促进了新教师健康、快速成长。
3、实施名师工程
名师是名校的标志,名校是名师的舞台;名师造就名校,名校培育名师。学校加强名师培养,逐步形成以校级骨干教师一市级骨干教师一市级学科带头人一省特级教师一省教授级高级教师的“金字塔式”的骨干教师培养梯队。学校制定名师培养计划,加强过程管理与考核,组织教师学习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每年投入教师教育培训经费都在60多万元,先后派出48位教师走出国门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日本等国家学习培训,100多位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新课程培训。办学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用于教师培训『的费用是回报率最高的投入,提供教师培训的机会是给教师最大的福利。目前,学校现拥有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市基础教育专家指导组成员17人,市学科带头人和市中青年骨干教师61人,硕士研究生45人。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师队伍业已形成,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严格把好“三道关”
作为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多年来,我校在队伍建设中,一直严格把好“三道关”,即“进人关”、“培养关”、“用人关”,精心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有力地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1、严把进人关
学校按照上级关于人才自主选聘的相关规定,成立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始终坚持八道程序,即学科初选一集体评议(拟定初选名单)—组织面试—专家评课—成绩汇总—领导研究(确定拟聘名单)—上级审核—签订协议。我们严格选拔程序,坚持选拔标准,力求公平公正,确保选聘质量,做到宁缺毋滥。我校凭借显著的办学成绩以及在省内外的广泛影响,一直受到全国各地毕业生青睐。如2009年我校提供了18个招聘岗位,招聘信息在网站上公布后,立即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来校应聘。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收到省内外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材料3600余份,其中硕士研究生材料2900余份,占到80%以上。经过严格选拔,今年录用的21位优秀毕业生中有17位是研究生,20位是共产党员。他们素质过硬,品学兼优,分别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全国一流名校或科研院所。目前我校教师的来源遍布全国各地,来自五湖四海,涉及黑龙江、浙江、福建、山东、安徽、湖北、甘肃、河北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这批来自名牌大学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必将给清中的跨越发展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2、严把培养关
多年来,我校一直注重加强校本培训,紧紧抓住“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家引领”这三个基本要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自我反思,总结提高。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反思,使教学优质高效进行;在教学后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鼓励教师坚持写教学手记,并将教师的反思成果定期收集,按学科或领域编印了《优秀教学反思文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案例》、《教育叙事》、《新课程教案汇编》等40多本校本教研系列丛书,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从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多方面的批判反思,使他们在自我反思中提升,在自我反思中成长。二是同伴互助,共同成长。学校创建互助组织,建立学科教研室,主任竞争上岗,强化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组长一年一聘,明确职责,加强考核,提高待遇。搭建互助平台,实行每周听课公示制,通过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活动,促进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优化互助资源,建立校本教研资源库,供教师随时查阅使用。三是专家引领,促进发展。先后邀请顾明远、谈松华、张定远、顾泠元、班华、桑志芹、郝京华等20多位省内外专家来校讲学,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自2003年元月起,与南师大联合举办了两期研究生课程班,130多位教师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并结业。
3、严把用人关
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大力推进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先后出台了《江苏省清江中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及五个附件。坚持对中层干部实行
竞争上岗,对教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双向选择。在干部选任上,学校历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工作实绩显、群众信得过的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中层以上管理岗位上来。学校现有的22位中层干部中,有18位同志通过竞聘走上管理岗位。一支团结勤奋、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为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提供了坚强的保证,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精心打造“三个园”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注重人文关怀,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为广大教师提供一流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精心打造“三个园”,努力使学校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成长乐园”及“和谐校园”。
1、营造精神家园
学校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学校的发展要基于教师的精神追求。学校要实现超越,向更高水平发展需要文化引领,需要通过不断提升师生员工的价值追求来提升学校的品位。学校精神文化是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历史传统、办学理念、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清中精神是我校精神文化的精髓,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我们牢固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高度关注教师的精神世界,重视教师的心理调节,努力营造富有丰厚底蕴、人文内涵、现代气息、蓬勃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广大教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为学校的兴旺发达注入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2、创设成长乐园
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知识竞争的新时代,今天的教育担负着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厚重的社会期望。质量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兴校之魂。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定是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教育竞争的日趋激烈,广大一线教师的超负荷工作早已成了不争的事实。目前,在江苏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到减负不减效,这对广大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五严”的有关规定,在对学生进行减负的同时,努力在增效上下功夫,做文章。想方设法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切切实实地为教师减负松绑,学校进一步优化现有的评价体系,力求对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工作业绩给予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让他们体验到工作的乐趣和成功,努力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发展的“成长乐园”。
3、构建和谐校园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一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设施一流的“教工之家”,令教师享受身心健康的愉悦:一年一度的“红色旅行”,给师生饱览名山大川的快乐:新婚喜宴上,总有学校送去真诚的祝福;家逢病患时,更有领导亲自上门慰问i岁岁生日之时,一份份生日蛋糕带来学校美好的祝福;年年体检之曰,一张张体检表格寄托学校贴心的关怀。此外,学校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按需设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注重比实绩、比贡献,使收入分配向教学一线人员、业务骨干和有突出贡献者倾斜。教职工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这些措施进一步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以事业凝聚人心,用榜样振奋人心,用感情温暖人心,用待遇激励人心。广大教师兢兢业业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全校上下洋溢着温馨和谐、同心同德的校园氛围。
队伍建设,是名校自我超越的关键。目前我校干部队伍素质精良,教师队伍实力雄厚,已经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突出优势,学校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社会声誉越来越好,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群体先进集体”、“中国首属百强中学”等5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今后我们将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品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围绕建设江苏一流、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化、有特色、高质量的研究型
责任编辑:杨雪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