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呼唤古诗文教学新思路
2009-01-21张理平
张理平
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专列一条,即第8条目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十六大政治报告在论述当代文化教育问题时也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民族文化又以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最为精粹。通过学习古代作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奠定精神的底子。
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长远着眼,从高一开始,从每一篇课文着手,注重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针对教材的编写特点,更加注重情感的体验。
不可否认,高中古诗文的教学效果一直以来都很不尽如人意。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仔细分析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心理。最大的原因是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距太远,难以引起学生共鸣。毕竟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学生与某些课文的距离感、陌生感也是客观存在。
教材编写者也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在编写的时候,一改以前按体裁单独设立古诗文单元的传统,而是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体现生命精神,传承人类文明。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每一个专题学习过程中,对相关课文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和整合,寻找文章内容和学生现实感触的共振点。文学创作需要“神思千载”、“视通万里”,阅读欣赏同样也需要调动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产生与作者、作品情思的共鸣。
《采薇》表现古代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对于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距离。那么,教师应该从“月是故乡明”这一板块入手,充分利用教材的有利资源,在感受欣赏《乡土情结》《我心归去》等课文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来理解这亘古不变的乡愁,体会生离死别、物是人非的人生感慨。
板块重组,比较阅读也是拓宽视野、提升感受能力的好方法。
《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可以组合在一起,加上《后赤壁赋》、《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成为一个新的专题——“走近苏轼”。集中介绍苏轼的生平思想、文学成就及政治理想。《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前赤壁赋》作者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后赤壁赋》写游赤壁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的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亦是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生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而《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作者任密州知密州时所作,当时苏轼宦海浮沉,南奔北走,心情十分苍老,这时思念起自己甘苦与共的结发夫妻很自然的。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这首悼亡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达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的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借林语堂《苏东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苏轼被贬黄州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从而理解苏轼壮志难酬的悲哀,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让学生领悟保持乐观的情绪,应对人生的坎坷,学会自我调适,不封闭自虐,不怨天尤人是多么可贵的品质。
第二、要从课文的注释入手,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的心理成份,兴趣是先导,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就会积极主动去学习。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比如《赤壁赋》的第一条注释相对老教材增加了一句话:一般认为,三国时的赤壁古战场,当在现在的湖北蒲圻。对于当地人的误解,苏轼并非不知,所以他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词中曾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指明他所游的赤壁是当地传说中的赤壁。
对于这一注解,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苏轼是个非常严谨的人,那么,既然他知道此赤壁非彼赤壁,为什么还要对景怀人,发思古之幽情呢?这个问题对于理解课文的深意是很有意义的,对此展开讨论,即可以找到原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处境艰难,但又不失旷达豪放之气,借周瑜、曹操以喻己,在艰苦的环境中完成了精神的自我救赎,所作一词两赋堪称超脱放旷之千古绝唱。
在这篇课文中,还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以此作为理解作者情感的契机:课文的核心内容为“主客问答”,那么这其中的“客”是谁呢?苏轼为何自始自终以“客”呼之,而不交待他的身份姓名呢?
这个问题比直接提出“苏轼的矛盾思想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要巧妙自然得多,也 更能引发学生的新奇感,进行深入思考,展开激烈的讨论。“客”引曹操之诗,议人生之失意,“托遗响于悲风”。而苏子借水月消解人生的苦闷,从清风明月中求解脱,这里的“主客”实际上都是苏轼自己,“客”之疑问与“主”之旷达,是苏轼矛盾思想的表现,所以,苏轼并不交待“客”的身份。
第三、注重积累和诵读,培养学生的古汉语语感,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九条: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的语文课注重合作、探究,注重体验、感受,课堂上常常是热闹非凡,但是却忽略了学习语文的最根本的一条——诵读。诵读是理解古诗文、培养古汉语语感的最基本、最简单可行的方法 。在朗读、领悟的基础上将课文熟读成诵,在对文章语言美和内涵美的深刻领悟中,那些零散的、孤立的文言文知识不是已经融化在其中并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感了吗?
在预习中,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感情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不确定的 “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多角度的观察,更新途径重新审视,藉此来提出创新的观点。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把它们带到课堂中去。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提高他们听课主动性。
在讲课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更可以深入感受诗文的魅力。
比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在预习中,学生读的第一感受是有气势,那么此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尽力去读出气势来,由此就带来问题:气势从何而来?气势如何表现?
这个问题就可以作为鉴赏的线索,循序渐进,一切都能迎刃而解。气势从何而来?找出词中有气势的诗句,“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强虏灰飞烟灭”——大场面、大背景烘托大英雄。再进一步,找出有气势的词语,“乱石、惊涛”中的形容词,“穿空、拍岸”中的动词,“千堆雪”中的数量词,都极力表现了一种雄伟壮阔、惊心动魄之豪放美。这个寻找品读的过程,正是从形象入手,抓住语言进行鉴赏这一诗歌鉴赏方法的最直观体现。
气势如何表现?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语音的轻重、缓急、情感的配合都可以得到体现,反过来,诵读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带动对古诗文的理解,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得到真正的提高,而这正是语文课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