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0后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2009-01-21

文艺争鸣 2009年12期
关键词:另类代际网民

江 冰

信息的爆炸、节奏的加快、媒体的炒作,使得种种社会事件发生的密度加大,而密度的加大又导致人们关注点的急速转移,例证之一就是网络流行语的快速更替,每个关键词的寿命都在不断地缩短。以至于当代人对时间的感觉也在悄然变化:悠闲消失,紧张突出;记忆淡化,遗忘加快;昨天发生的事仿佛久远,因为又有层出不穷的事件迎面扑来。日子过得太快了,而且越来越快!光阴似箭已成日常。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谈“80后文学”的文学史意义,我们或许可以提供话题合理性的两个例证:“80后”是网络流行时间最长的关键词之一,这也说明其内涵与内存之强大;时间密度的加大与网络传播的加速,既加快了文学形态的形成,也使她具备了极大的社会扩张力与影响力,从而也增添了史的意义。

一、凸显文学的“代际差异”

80后不仅是指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更是一个代际的符号,一个文化的符号。其代际意义特殊:文化“断裂”的一代;从印刷文化向数字文化过渡的一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文学的代际差异与每一代人的自恋情结一向有之,但80后文学由于上述两点代际特征,其意义也就显得非同寻常。

五年前,我在论文中曾经这样描述:“在这个急剧变化的年代,代际差异凸显,一条条代沟无情地将50年代生人、60年代生人、70年代生人、80年代生人隔离在彼此的河岸。“十年一代”,正是中国当下社会的现实,而80后生人的青年文化正是以精神层面上的某种“断裂”以及价值观的全面“裂变”为标志的。在80后生人的青年文化中,全球化、现代化、后现代、网络化、消费化、大众化、共同构成一种真正的“无主题变奏”,而在他们日常生活中亲密接触的网络、武侠、动漫、手机、随身听、咖啡厅、party、摇滚乐、前卫电影、网恋、足球、明星、文身、名牌、任天堂、俄罗斯方块、圣斗士以及VCD、DVD、MP3、掌中宝、数码相机……,那些只有他们自己听得懂的网络语言,那些令他们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手机短信和图片传送……”。

今天,当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消失之际,我观察“代际差异”的角度已经不仅仅限制在文学或文化的角度,站在80后一代人的立场上,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与我们——上几代人的所面对人生命题也在发生变化,如果说,50后、60后乃至70后人生轨迹已经由社会事先做出了某种预设的话,那么,80后进入社会,或者说成人之时,预设的力量愈日衰微,预设的前提渐不存在;如果说,前几代人是在摆脱预设中挣扎,那么,80后则是在既定轨道消失后的茫然无措。市场化使所有职业重新洗牌,大学生不包分配,社会保险形同虚设,大众媒体极度扩张,信息泛滥成灾难以选择,环境污染食品污染,城市房价节节攀升,生存压力增加,生活成本加大,生活风险提高。更为重要的是价值观的混乱,你找不到北!从前你是别无选择,今天你是无法选择!幸好还有网络,但网络无边无际,又从另一个方面加大了选择的难度。

假如与“80后”进行一下“换位”,我们还会发现一个关于“身体”的观察角度,即人类的身体如何面对急速变化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20世纪对人类来说是大飞跃的世纪,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负面的影响也很大,三十年前未来学家的预言几乎都成事实。事实在催促我们做出思考:当我们“改变”世界的同时,身体也在被改变,值得追究的是这种“改变”有没有一个极限?专家在疾呼这个危险的极限——人类的身体已经不再适应今天的世界,人类的世界已经产生了极大的错位!关键是此种错位对于青春期的“80后”“90后”来说,伤害更大!一个非常醒目的事实就是社会心理成熟与身体成熟之间的错位。了解了这一点,也许可以使得我们在理解“80后”乃至“90后”方面多一些宽容:新生一代的生存命题并不比上几代来的轻松!

在春树的长篇小说《长达半天的欢乐》中,我们其实可以透过狂欢看到青春的落寞与茫然。春树笔下的女主人公春无力,在与情人们的交往中并没有获得热情与快乐,生活中那些依稀的美好与纯洁已成虚幻。她恐惧孤独,而恐惧的结果就是变本加厉地寻求狂欢,她从不后悔一次次短暂的交往与分手:“我们已经上路,我们过着愚蠢的青春,我们乐此不疲。”小说最后一章,春无力死在了朋友小丁的刀下。生命的茫然于此达到巅峰,但希望并没有完全泯灭,恰如春树诗句所言:“洗掉文身,你就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人”。身体的狂欢与心理的寂寞是春树——也是不少“80后”作家表达的文学人物的常见境况,这即是社会心理成熟与身体成熟之间的错位,也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错位。

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时代的动荡所导致“代沟”的凸显,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在今天都表现出空前的自恋,这也许是中国文学在21世纪的一个特殊现象。大家都想为自己一代人建一座纪念碑,几乎到了形成“集体自恋情结”的地步,老三届、新三届、知青一代、50年代生人、60年代生人、70年代生人,不胜枚举。媒体更是推波助澜,不停地撩拨培育每一代人的“自恋情结”,多么有趣又有意味的文学现象!然而,应该感谢“80后”,正是“80后”的横空出世,让“50后”、“60后”、“70后”都进了文学与社会的视野,真是“十年一代”啊!中国文学的“代际差异”空前凸显,涉及创作、传播、观念、实践等多个方面。

二、携手互联网:拉动文学变革

新媒体成就“80后”,“80后”丰富新媒体。网络空间保证“80后”行使他们的文化权利;网络空间形成“80后”的集结地与大本营;“80后”文化追求与网络精神沟通吻合。“80后”及其后续“90”后在改变中国的文化结构与民族性格的同时,其作为代言的文学创作,也拉动了当代文学的全面变革。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没有互联网,就没有80后;没有网络,就没有“80后”。与“80后”的横空出世相比,文学其实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而且在80后看来,文学在这里主要是一种代言,恰如福柯所言:“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中,基本上也是在任何社会中,有许多种权力关系渗透到社会机体中,确定其性质,并构成这一社会机制;如果没有某种话语的生产、积累、流通和功能的发挥,那么这些权力关系自身就不能建立、巩固并得以贯彻。如果没有一定特定的真理话语的体系借助并基于这种联系进行运作,就不可能有权力的行使。我们受制于通过权力而进行的真理生产,而只有通过对真理的生产,我们才能行使权力。” 确认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80后”文学对主流文学的全面拉动。

首先是文学传播方式的改变。21世纪最重要的特征: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确立上述特征的一个基础就在于人类传播方式的改变,网络传播不但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而且以动摇传统固定空间领域为前提,造就了全新的文化空间。这一点在今天中国表现突出,一个开放而多边的网络,正在形成一个既虚拟又现实、双向互动的文化空间。

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巨大的不断增长的数字,因为在这个迅速壮大的人群中已经矗立起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的网络空间。2008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98亿,互联网普及率从22.6%的比例首次超过了21.9%的全球水平。而据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公布,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3.38亿,宽带网民达3.2亿,手机上网用户达1.55亿。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人,半年增幅5%,目前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比51.8%。调查显示,81.6%的网民对网上办事节省了很多时间表示认同,77.5%的网民觉得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广大网民也感受到了网络带来的生活便利。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日益浸入,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距离感即社会隔离也逐渐增大。34.4%的网民感觉到互联网减少了其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而由于使用互联网感觉更孤单的网民也增加到了22%。 调查显示,目前有16.4%的网民表示一天不上网就感觉难受,也有17.4%的网民觉得与现实社会相比,更愿意待在网上,平均每6个网民里有1个有上网成瘾的倾向。毫无疑问,网络业已成为80后90后生活的“第二生存空间”。

需要特别谈到的是网络空间的“虚拟体验”。专家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都会拥有现实与虚拟的两个身份,可以自由的出入现实与虚拟的两个生活空间。而网络虚拟的出现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乃至人类的文明产生近乎颠覆性的影响。这一点,对于80后90后来说,已经成为现实;但是,中年以上的人群对此却相当陌生。数字鸿沟在此直接转化为代沟。隔岸观火,握有话语权的中年人群常常大惑不解甚至大光其火。其实,这种“数字化代沟”不要轻易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层次去对待,需要的是包容态度下的学习与理解。家长们极易将其划入网络游戏,管理者也会视其为“网瘾”的源头,文化人又可能将它看作“去经典化”的后现代行为。我以为,对虚拟世界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有益性的质疑,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这也并非异常现象。

问题在于80后90后人群已经身处其中,数字化的环境已然是生活的有机部分,不可或缺,与生俱来。虚拟世界与虚拟体验,为青春写作与网络文学提供了不同于传统文学全新体验空间,几个亿的网民在网络生存的“第二人生”空间里成长,形成一种你无法忽视的阅读经验与认知方式,以及对于“虚拟体验”的强烈欲望与诉求,同时,这也意味着人类新的审美方式与审美习惯的形成——比如空间界限的模糊、时间长度的消解、历史时空的穿越,等等。也许,庄子逍遥游的境界,封神榜众神的演义,可以帮助我们去联想那种完全自由的天地。由此来看,“80后文学”的两个表现形态——纸媒为主的青春写作与新媒体为平台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非仅仅是共荣并存的现状与前景,而是一时代有一时代文学的问题。

明乎于此,“80后”文学对传统文学全面变革的拉动也就可以理解了,其态势岂止是侵入与渗透。我在2008年、2009年两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所开展的大面积社会调查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80后”“90后”文学体验方式的变化,以及“虚拟世界”的深刻影响。从郭敬明的《幻城》,到网上大批的“历史穿越”小说的出现,以及他们受欢迎的程度都可引为例证。

结语:另类视角提供新的文学经验

文坛以接受“80后”代表作家和“拥抱网络”两种行为,表示对于“80后文学”的亲近姿态,所谓“传统文学、青春文学、网络文学:三分天下,平行发展”的新格局说法也渐被认可。但在我看来,冲突与妥协的结果,并非简单的融合,“80后文学”也并非只是作为一种流派此长彼消,关键还在于“80后文学”将为中国当代文学带来新质的多种可能性,而我看重和强调的即是“新质”。

我在论文中曾经写道:“80后文学”欲以自身独特的创作成就取得应有的文学史地位,就必须逾越青春资源、都市生活、网络空间这三大标杆,否则,即可能成为喧嚣一时过眼烟云的文学现象,而不能造就属于80后一代人独有的文学纪念碑。 今天看来,它们既是标杆,也是特点和优势。在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李傻傻、颜歌、笛安,以及唐家三少、饶雪漫、明晓溪、郭妮、尹珊珊、安意如、我吃西红柿等一大批纸媒与网络写作的80后作家作品中,我们都不难看到他们不同于传统主流与纸媒作家迥然不同的题材、角度、技巧、风格、观念,也许根本的差异还在于体验世界的方式与人生价值观的不同,这里肯定不仅仅是年龄差距的问题。而所有的不同,我暂且都称之为“另类”,目前可以结论的是:另类的网络时代、另类的青年形象、另类的生存空间,为我们提供了另类的文学阅读经验。我们可以批评80后作家写手们的浅尝辄止、经验虚拟、类型化的情景设置、日韩剧的模式影子、商业化的运作,但不可忽视的正是他的“另类”,属于80后的“另类”。吸引我们走进“小时代”,走进“他的国”,去欲望一把,去另类一把!这既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时代,也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一切都在流动,一切都在变化,当我们的学者用“液体和气体”来描述时代,“轻灵与流动”便成为一种常态。在我们阅读80后的时候, “流动的现代性”理论概括仿佛就在成为眼前的现实。80后文学的文学史意义也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语境中逐渐生成。

注释

(1)江冰:《论80后文学的文化背景》,《文艺评论》2005年第1期。

(2)[英]彼得·格鲁克曼著,李静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35页。

(3)福柯:《两个讲座》,转引自[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第120页。

(4)江冰:《终结80后文学的三大标杆》,《文艺评论》,2007年第3期。

(5)参见[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出版,第3页,第35页。

[本文为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0后文学与网络的互动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08BZW071)子课题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80后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另类代际网民
“另类四不像”登场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另类演奏家
2.9亿
另类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