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09-01-21展光磊
展光磊
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表达(口头与书面),学会写字,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掌握现代人应掌握的语言文化知识的能力,能适应今后工作及生活中的一般需要,这就是教语文、学语文的主要目的。
但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时至今日,满意的人仍是寥寥无几。语文究竟如何教,确实让人费思量,困扰了语文界几十年,至今仍是一团麻,理不出头绪。
古人采用的方法好像简单得多,就是读与背。用梁实秋先生的话说就是“读、背、打”三个字。先读熟,再背熟,背不熟就挨板子,也就是逼着学生读熟、背熟,也就是让学生熟读成诵。我们的语文是感悟式的,这种感悟来自大量的读,大量的积累。试想,书读多了,脑子里积累了材料,逐渐有了语感,也就是逐渐掌握了语文。
学语文应多读书,读课内书,读课外书,多背多写,这一点谁也没有异议。但时代不同了,逼是不行了,打更不行。平心而论,语文的教与学不完全是语文老师的事。比如说部分文章,是否适合作教材,多数学生是否喜欢?
又如学校是否为学语文创造了一定的环境,如图书室,阅览室;是否重视开展一些切实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无处不在。但现在有关出版社是否专门为学生、青少年编写了什么书?适合他们阅读的文质兼美的书又有多少?把“语文”含义扩大一点说,适合青少年唱的歌曲,看的影视是否也少了些?
语文教学中,有教“读”的问题。“读”这里主要指朗读。至今,轻诵读仍是普遍现象,部分老师本身忽视“读”这一环节,让学生草草读过课文(朗读或默读)之后,便迫不及待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力图用所谓的“启发”、“学生活动”代替学生理解。教一篇课文应扫清文字障碍,先读顺口,读流利,进而读懂。
古人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特别重视“朗读”这一环节。现在学生朗读的能力很差。课文中一些精彩片段到了他们嘴里,竟被读得结结巴巴,平淡无味,有的干脆站着不肯开口,能够基本读流利已算不错,哪谈得上语调、语速、节奏、感情。语言的美感、情感的熏陶已荡然无存。朗读这一按理说很平常的语文活动,但在现今的课堂已成了个别同学的“专利”。
语文教学中还包括教写作。读是写的基础。曾经看过一篇《我的“长生果”》文章,作家叶文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切谈了读书与写作相辅相成的道理。她在文末写道:“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800字。”进一步突出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是获取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书读多了,有了扎实的功底,有了较高的文字能力和欣赏水平,也从中学到、领悟了写作技巧,便能厚积而薄发。从教学实践看,一个较有阅读的学生其写作通常也是较好的。因此要写好作文还是应先过好“读”关,这一点不多谈。
写,还应包括写字。有一手较工整漂亮的字,也是学生应具备的语文能力之一,这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但现在一个班级里字写得较好的学生有几个?甚至十有八九连笔都拿不正确。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认字的开始,老师应一开始予认真指导严格要求,否则一旦形成坏习惯,以后再改变是很难的。最主要提如何教的问题。现在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对传统的教法否定的比较多。我认为,只要老师不胡说八道,讲得精彩,能启迪学生,学生爱听,有所得,多讲一点又何妨,只要不节节如此,课课如此。
当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尚稚嫩、理解力较低时,适当的讲解很有必要,有时尚须咬文嚼字分析、品评。不要过于绝对否定老师的讲,一味提倡学生的活动。学生没掌握好必要的基础知识,怎能动起来。当然老师的讲要有一个度,一定把握好讲的分寸,不宜讲得太多太杂,太深奥,使学生茫茫然,昏昏然。
语文教学应求真求实,就是先扎扎实实抓读书,读课内书,读课外书,抓朗读、背诵、写作、写字这些基本能力,然后才谈得上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等。根据现在多数小学生的语文能力现状,本人认为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太多。太高、太多的目标如悬挂在半空中的彩虹,虽好看却可望而不可及。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应予重视。语文毕竟是几千年来汉语言文化的积累与延续,有它自身的特点规律,这一点不因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你不见现在许多产品说明书上都还特地标明“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来吸引消费者的吗?
讲了以上那些,并非是说语文教学都还应因循守旧,按部就班,若仍一味只是老师讲,或都还是背景、段意、中心、文体……千篇一律,不思改变,日复一日重复进行,则势必抑制了教学艺术的创造,使课堂缺乏生气,沉闷压抑,使学生失去新鲜感,产生厌烦,削减了学语文的兴趣。
因此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把素质教育当作一个大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摆花架子,搞一些时髦的这招那式,看起来轰轰烈烈,热气腾腾,实际上浮光掠影,华而不实,而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实际效用的时髦招式是万万要不得的。
总之,应因材施教。对语文的教法,不要有过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或指责,不要轻易否定什么或推销什么,应让语文教学环境宽松些。扎扎实实教语文,让学生切切实实掌握基本语文能力,我认为这才是根本,才是真实。
(山东省高密市周戈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