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扣“马缰”自“奋蹄”
2009-01-20何琼
何 琼
一、寻找典型句段,借鉴模仿
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文中曾经谈到:“撇开语言文字训练进行语文教学,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看来训练是语文的根本。我发现在苏教版的课文中,有许多典型的句段非常适合进行句式训练。句式训练是学生习作表达的基础,课文当中有很多利于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句子,我就从此处着手让学生学习借鉴。让学生掌握句段规律,由半独立性向独立性、创造性过渡。通过这样大量的经常的句式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规律,从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例如,《荷花》一课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排比句式。我在教学的时候就抓住了这个:“有的……有的……有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仔细观察粉荷花的各种姿态的图片,然后各抒已见:粉荷花开了,有的像______;有的像______;还有的像______真是______。
此外,像拟人句、比喻句、夸张句、并列句等,文中出现的句式我都根据学生实际加以训练。不同类型的课文承载不同的训练重点,如,有的课文中出现连续的动作词语,有的课文中有人物神态描写等,我就借助教材这个载体,抓住训练契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整合文本语言,积累迁移
全国小语专家柯孔标先生也指出:就一节课而言,应该找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点,准确地说就在课文“内容精彩处,语言运用经典处,学生学习困难处”。我认为他提出的“结合点”应该就是新课标中提出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搜集相关信息资料,把原来破碎分解的知识体系以及人文内涵,整合成一个“集成块”。在日常教学中我就是这样有效地积累知识、丰富情感,立体地构建一个教学体系,确定一条主线索,将各个教学目标恰当地“编织”进去,做到牵一发而动全局。我想这是对新课标中“整合”最好的注释。
的确,内容精彩处,语言经典处,文章中心凸显处,往往是作者着力用墨处,因而也是体会思想和语言的关键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找准整合目标的焦点,把“好钢”都用在刀刃上,才能找准发展学生语言的点,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跟踪台风的卫星》是一篇很有童趣的科普说明文,整篇文章以对话为主,非常浅显易懂,按常规这样类型的文章很难找到语言训练点。经过一番整合后,我这样设计了学生的语言训练点:小卫星真了不起!老师想请你也来当这个小卫星,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别忘记说清楚你的名字,你的家在哪里,还要告诉大家你的本事,对了,还要夸夸自己哟!这个内容实际是“卫星的自述”,让学生用第一人称,整合文本,并转化迁移文本语言。因为训练契合孩子的个性,简单有趣,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语言也精彩纷呈。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化了对问题的认识,而且在思考分析表达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挖掘文体特点,尝试运用
苏教版课文中不乏文质皆美的课文。尤其是一些美文,我在欣赏、积累的同时,发现一些文章有许多非常适合训练的点。在教学中巧妙猎取教材的文体特点,敏锐捕捉学生语言发展点,通过改编小诗凸现语文绚丽多彩的一面。
例如《槐乡五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有许多精彩的对偶。再加上一些ABB式的词语和象声词使文章充满了韵律美。在教学过程中我把第一小节的那些精美的词句改编成了小诗,并告诉孩子创作小诗的一些规律,让学生反复诵读。而后我直接引到第三小节,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也来改编小诗。
在兴味盎然的创作中,教师努力唤起孩子们的美好回忆,拓宽想象的空间,自创诗句。这既是一种不着痕迹的语言积累和运用,也是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来感受,来表达。
四、课内课外交融,拓展创新
宋朝大学问家朱熹曾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堂与课外结合得好,那么教学效果就像有“源头活水”。我觉得文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任何一篇课文只要我们去认真挖掘,里面一定还有许多途径可以让学生把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从各方面得来的知识在课堂上充分释放出来,我喜欢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孩子语言发展的平台。
教学中我比较擅长根据教材的特点,抓住教材某一信息点向教材以外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扩展延伸,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内在联系,以点拓面,再由面驭点,在沟通相关联的知识过程中,达到综合学习的效果。
在教《放飞蜻蜒》这一课时,我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解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品质上。我把课堂当成了一个舞台,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收集整理的蜻蜓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动物名片的写法,小组合作也为蜻蜓设计一个“昆虫名片”。
经过精心选择拓展的内容,利用文本丰富的内涵,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语言也个性张扬,名片更是各式各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不仅拓展积累了知识,更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