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变局
2009-01-20刘红庆
刘红庆
前有晋商的荣光,后有大寨的辉煌,但是“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屏蔽了山西农业应该具备的分量。在煤炭硝烟的笼罩下,这个传统的农业省份面对着农耕环境不断被破坏的压力,艰难地寻找着新的希望。1995年,山西悄悄地开始酝酿农业产业革命,对农业进行大动作的结构调整。15年过去了,山西的农业究竟怎样呢?
排水沟里流的不是污水而是牛奶,你能想到吗?记者在山西榆次张庆就采访到了这样的事。“最近几天的牛奶卖不出去,奶农着急。我们这里养奶牛的,都是给三鹿、蒙牛、古城等奶业集团提供原奶,企业一旦不收奶,养牛的就惨了。现在,都只能把奶倒掉。”田东宝这样说。
“这与三鹿不合格奶粉事件有关吗?”记者问。
“肯定,就是这个事影响的。”田东宝抽了一口烟,随即吐出一个漂亮的烟圈儿。
田东宝是榆次张庆乡分管畜牧业的报告员,相当于副乡长,但不是副乡长。人们觉得“田报告员”别扭,就叫他“田主任”。
10月3日下午,田东宝在单位值班。他的办公室背光,又拉着窗帘,记者敲开门的时候,没有看清他的脸。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因为是假期,他在办公室睡午觉。拉开窗帘后,记者才看到他比较清瘦的脸。
田东宝略略清醒了一些,坐到办公桌后面,点上了烟,一副常见的乡村干部模样。看到张庆乡政府这样的老式办公楼,记者问:“这楼很旧了吧?”田东宝说:“这是1976年盖的,那时候我还在上学。”
据介绍,养殖业是张庆乡的支柱产业。但是田东宝说:养殖业给本地农民带来的收益,占整个收入的20%。更多的经济来源于外出务工。
这天,榆次的天气已经让人感觉到了深秋的凉意。汾河滩上的一些老柳树,在风中摇曳着。在去张庆乡的路上,司机告诉记者,这里的农民很懒,不种蔬菜,就种玉米,省事。放眼望去,到处是大块大块的玉米地。地里的庄稼,有的被收倒了,有的还直立着,但已经枯死。
“那这里的农民做什么?”记者问。
“打工。”
打工赚钱,怎么能说农民懒呢?
张庆乡有8000来户,3万多人口,完全依靠养殖的,最多100户。这是田东宝的助手告诉记者的。这个助手很年轻,英俊而帅气,田说他是“大学生村官”,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不在正式编制,很难有升迁的机会。不过现在就业形势严峻,他也只能这样了。他们说,因为三鹿奶粉事件,这些日子张庆乡每天有大约50吨牛奶扔掉。
就在一个下午的短暂时间里,秋风中一个乡村也折射出中国农业产业之险峻。
上篇困局,有农无业
“农工部是农空部,人无房,车无库。部长跟着老婆住,不如机关小卖铺。”
韩国昌,一个在农业战线工作了近三十年的干部,说起农业就无限感慨。多年前他和同事们凑成的顺口溜,让他自嘲地活着,也快乐地活着。2008年9月,他把这顺口溜背给记者的时候,是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的党委书记。
和赵树理一样出生在太行山里的韩国昌,1974年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进入山西农学院(现为山西农业大学)。毕业后,在地革委农办、地委农工部、市农业局任职,一直没有离开个“农”字。从干事到部长,从农工部部长、农委主任,到农业局局长,晋中市189个乡镇,他只有6个乡镇没有去过。全晋中3600个村庄,他跑了三分之一。2005年11月16日,他离开农业系统来到了现在的单位。人生最美好的30年,他留给了农业。在晋中采访农业话题,所有知情者都告诉我:找韩国昌,他是晋中农业通。
“晋中是山西的缩影。”韩国昌沉重地说,“农业的问题在农业之外。”
有效应无效益
今天的山西农业产业相对滞后,但是山西农民曾创造过自己的辉煌。
晋商,都是农民。更准确地说,有影响的,还是晋中农民。平遥在晋中,乔家大院在晋中,王家大院、常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都在晋中。被宋蔼龄说成是“中国的华尔街”的太谷,也在晋中。曾经的富足,可以从那些壮观巍峨的私家宅院看出来。但是,这些农民是依托农副产品发的财,而非他们脚下埋藏了亿万年的资源。
1949年以降,说到农业典型,首先想到的是山西的大寨。山西农业的典型效应出现在1960年。那年,山西省委发出通知《学习模范党支部书记陈永贵》。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一大段文字来肯定和表扬大寨,让这个山西晋中太行山里的小山村,一下子名满天下。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用自己的稿费在人民大会堂摆了三桌酒席,山西农民陈永贵被邀请与主席同席。从此,“农业学大寨”响遍了全中国。虎头山,三战狼窝掌,大寨铁姑娘,人定胜天,成了40年前小学课本里的经典段落。
44年过去了,今天到太行山这个小村庄旅游的人,不是为了看眼前的风景,而是为了追寻当年全国痴迷的农业梦。
当年山西人问自己:“大寨在山西,山西怎么办?”
当年晋中人问自己:“大寨在晋中,晋中怎么办?”
响亮的口号似乎还在,但一切都已经变了。当年国家领导人频频造访的大寨,如今请上了著名演员徐帆为其产品“大寨核桃露”做形象代言人。昔非今比啊!
除了大寨,同样在太行山里的另一个农业典型是西沟村。其带路人中纪兰是全国唯一的一至十届人大代表。
大寨,西沟,要的是一种政治需求和精神动力。这两个村庄给山西留下的,是典型的力量,而非农业效益。郭凤莲、申纪兰,她们都在改革开放以后重新定位村庄的发展思路,办乡镇企业致富一方。而说到农产品的转化,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太行山里的特产——核桃。大寨的品牌是“大寨核桃露”,西沟的品牌是“纪兰核桃露”。老劳模在新形势下,怎样走出效益的路,还要等待时间的检阅。
有品格无价格
2008年中秋节前夕,记者到山西省农业厅采访关建勋副厅长,在门卫室等待关厅长的一个小时内,各地来送礼的车进进出出。记者注意到,因为是中国传统节日,最注重亲情的山西人无一例外,几乎所有下级单位拿的都是各地的土特产,是山西各个地市的农业产品——小杂粮,水果,醋等。中秋节,成了各地市到省城太原展示农产品的最佳机会。虽然他们寻求的不是市场而是关系户,但是获得各个上级部门亲自品尝自己产品的机会,也可能会给各自的农产品以更多的机会。
那天,省农业厅工会也给每个员工发放节日福利,不少员工都是用车载着,高兴地准备过节。记者注意到,工会发给每个人的是一袋古船面粉,一桶金龙鱼色拉油。我问门卫:“农业厅为什么不买本地特产发给职员过中秋?”员工瞪了记者一眼,回答说:“这些东西是超市提供的。”
略晚于约定的时间,关厅长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了记者。他的手机响了,是老家晋南临猗的地方干部到太原给在省直机关供职的老乡祝贺
中秋来了,也带了当地的特产。
关厅长1980年考入山西农业大学,那时候是计划经济,集体还是公社。在他上学后期,才开始推行生产责任制。他说:“全国在1980年到1981年就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了,山西是推行得比较晚的省份。”
对关建勋来说,有关农业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当记者问到山西农业无产业的问题时,关厅长说:“山西没有大的产业,与山西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条件有关。在河南、河北,一马平川,而山西70%的耕地是山地和丘陵。地形的复杂性,决定了种植的多样性,很难形成一种产业。另外,山西省从南到北,跨度很大。在南部的运城,无霜期是220天,而北部的大同只有110天。南部和北部,种植的是完全不同的作物。在晋南生长良好的小麦,到了太原就不行了。我们种植最多的玉米,年产量是50亿到60亿公斤,而吉林的玉米年产量是600亿公斤,差距巨大。我们的小麦年产量是20亿公斤左右,而人家河南的年产量是500Z公斤。”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唐诗成了山西杏花村汾酒最好的广告词。汾酒和竹叶青乘着唐诗的翅膀,家喻户晓。如此大的名声,却没有相应的价格优势。汾酒似乎是中档偏低的酒,几年前在北京市场上25元可以买到一瓶,现在50元也可以买到。但却常常无货。
除了汾酒,山西的其他酒都没有品牌优势。因为有粮食作物做后盾,文水县西社镇西社村,家家户户都会酿酒。他们酿出的原酒,供应内蒙古一些品牌酒厂,由人家包装后上市。
“山西面食”,说起来天下第一,但是。想一想,实在不知道什么品牌算最好。方便面的品牌那么多,消费量都很大,但是没有一家山西的知名品牌。饺子的品牌,山西继续缺席。山西刀削面天下尽知,但只是街头廉价消费。在北京,甚至想不起来一家像样的吃刀削面的地方,倒是西北风味的马兰拉面、西贝莜面村更为人所称道。
有农业无产业
山西有28000多个村庄,乡村人口1923.2万人。占人口总量的57%。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40%。这样,山西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省份。中国历史上,许多农业文明的精彩,出自山西。农谚、农书、农具、牧歌、秧歌、劳动号子,在山西是非常丰富的。
但是,2008年9月《大生》记者公布的《中国农业创富百人榜》,没有一家山西农业产业的巨富上榜。记者从山西省农业厅了解到:山西最大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粟海集团,年产值只有8亿元左右,仅相当于河南双汇集团的3%。
晋中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183.7万人,占总人口的60%,转移劳动力44.7万人,仍有60%的农业劳动力靠农业生存发展。2003年以来,基本形成了13亿公斤粮食、44亿公斤蔬菜、6亿公斤果品、3亿公斤肉蛋奶的生产能力。但是,全市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仅有12家,没有一家达到国家龙头企业标准;全市年加工转化农产品25亿公斤,不足总量的40%;全市33个农产品交易市场,没有一个国家级定点市场,年交易量20多亿公斤,不足总量的一半。
是怎样的原因造成了晋中“有农业无产业”的局面?晋中市发改委调查人员研究分析后认为:晋中的一些企业,自身不多不大不强,更没有与农民形成有机的利益共同体。比如,太谷的苗木花卉、榆社的笨鸡蛋、寿阳的蔬菜,多数还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主经营。分析家认为,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对企业竞争力最直观的评价就是品牌。品牌不仅是企业的形象、产品的形象,更是一个企业资源、技术、营销、质量、服务以及人力资源综合优势的反映。晋中虽有“三品”认证产品264个,农产品注册商标50个,但多数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不高。
韩国昌说,山西老陈醋全国有名,但是晋中醋企业,把产品摆在108国道两边销售,一下子把自己的身价放低了,把自己的形象搞烂了,所以醋的价格一直上不去。
张庆乡是汾河边上的一个传统农业重镇,21个行政村,65049亩耕地,以种植业为主,高粱是其主产粮食之一,种植面积达万亩,年产量在50000到60000吨。藉此,张庆乡的酿造业发展迅猛。尤其是怀仁村,清代顺治年间就以醋闻名。现在达到年生产6万吨食醋的规模,包括3万吨瓶装醋、一万吨散醋、2万吨原醋。怀仁享有“山西酿醋第一村”的美誉。
一个村庄,以醋闻名。但是怀仁醋曾经有11个品牌。现在通过整合剩下8个,仍然显得太多。8个品牌醋的销售收入合计是8000万元。而蒙牛2007年的销售收入是80亿元。
一个在太原生活的普通消费者告诉记者,怀仁醋在晋中可能是个著名品牌,但在太原的认可度就不高。太原人吃醋有自己传统的品牌。榆次太原近在咫尺,醋的品牌还不统一。那么,每个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就可想而知。
“有农业无产业”,换句话说,就是“有名声无名牌”。山西人是不是没有品牌意识?不是。
早在1996年,时任晋中行署副专员的耿怀英就撰文阐述自己关于农产品品牌的认识,为晋中没有大品牌而担忧。他说:“晋中是全省果树发展最早的地区,1935年由前山西农大园艺系贾麟厚教授从美国引进40余个苹果品种,在太谷县浒泊乡境内定植,开创了山西苹果栽培的历史。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曾铸就了晋中果树生产的辉煌。1980年祁县红星苹果以其色泽艳、品质好而名噪一时,被确定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的特供品;和顺县凤台红星苹果的着色、营养成分曾超过美国‘蛇果,上过国宴;太谷县的壶瓶枣、郎枣均属国家名枣之列;榆次、祁县的酥梨也曾在全国拿过金奖。但是这些名优产品始终停留在样品、展品、礼品的水平上,至今尚未形成批量供应市场的规模,更没有形成‘拳头,加之宣传力度不够,使名牌失去了光泽,在市场竞争中退了下来。”
2005年,韩国昌还担任着晋中市农委办主任、晋中市农业局局长的时候,也深刻地思考过这个问题。那一年,他率领晋中市农业部门的骨干,赴山东省潍坊市考察学习。潍坊市是全国最早提出发展农业产业化并且搞得最有成效的地方。经过十年努力,潍坊市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全国最大的肉鸡出口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玉米淀粉出口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全球最大的饲料天然黄色素出口生产基地。拥有80万亩蔬菜、20万亩西瓜、497亩花卉种植区。潍坊市蔬菜和畜禽两大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0%,其中蔬菜占到全国的1/10,畜禽占到全国的2/5。龙头企业当时就发展到4000多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5家,有10多家企业产值超过10个亿。
韩国昌发现,晋中的农业产业当时已经努力了9年时间,形成了370万吨蔬菜,25万吨肉蛋奶,5097吨果品,100万吨粮食的产品总量,但是与潍坊相比,龙头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益要小得多,全市列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仅2家,还没有
一家企业达到国家级龙头企业的标准。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只有6家,还起不到引领一个产业、拉动一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大生·中国农业创富百人榜》上,山东人28位,其中潍坊人3位。晋中没有一人,也没有山西人。
2008年,晋中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田文斌延续了晋中人关于品牌的思考和忧虑。他放眼全国,看到了优势品牌的积极效应。他说:“全国乳业龙头蒙牛集团日收奶量过万吨,月销售收入破14亿元,年发放奶款62亿元,上缴税金7.8亿元,联系奶农200余万,安排职13万余人。肉制品龙头双汇集团年消化3000万头生猪、5097头活牛、20万吨鸡肉、5万吨鸡蛋、5万吨植物蛋白,通过养殖业年转化粮食800多万吨,安排职工4万余人,间接为150万农民提供了就业。油脂龙头鲁花集团年产花生油60万吨、葵花油10万吨、菜籽油6万吨,带动花生配套基地600万亩、油葵配套基地15097亩,年收购花生原料130多万吨、油葵原料30多万吨,为农民直接创造收入30多亿元,带动60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果蔬饮料龙头汇源集团拥有100多条国际最先进的无菌冷罐装生产线,连接了400多万亩名特优水果、无公害水果、A级绿色水果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示范果园,创造了中国果汁行业第一品牌。康师傅有限公司1992年生产出第一包方便面,2006年销售超过81亿包。”
从别人的业绩,看晋中的农产品加工业,田文斌总结为“两小”、“两少”、“两低”三个特点。
“两小”,一是经济总量小,晋中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总收入只有35.6亿元,不及介休市安泰焦化公司一个企业的1/2,在全市的经济份额更是微乎其微。二是企业规模小,企业个体规模最大的平遥龙海实业公司销售收入为3.67亿元,仅为蒙牛集团的1.7%,双汇集团的1.2%。
“两少”,一是名牌产品少,全国驰名商标仅平遥牛肉集团的“冠云”一个。二是市场份额少,平遥牛肉集团的“冠云”牌牛肉年产量不足4000吨;有传统优势的陈醋在山西老陈醋市场上的占有率仅为20%。一首歌曲使其誉满全国而属晋中独有的太谷饼,年产量只有4200吨,销售收入2520万元。晋中的农产品加工既没有打造出自身特有的品牌,也没有整合利用在全国乃至全球叫得响的平遥古城、介休绵山、昔阳大寨等知名品牌,更没有很好地挖掘历史遗留下来的人文资源。
“两低”。一是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发展速度低。二是企业单体扩张速度低。晋中本土拥有全国驰名商标的龙头企业平遥牛肉集团建厂至今已有50余年,而蒙牛集团创建至今仅有10年,销售收入达到213亿元,双汇集团1990年销售收入1亿元,2003年突破100亿元,之后每两年净增100亿元,2007年达到303亿元。
从1996年到今天,山西涉农工作者已经思考了12年。12年后的山西农业又怎么样呢?
中篇谜局,农产之危
2008年中秋节中午。左权县上麻田村村民李保庆在邻居家吃了两碗饺子后走到街上,抬头看见了光灿灿的太阳。往年,这或许是干点农活的好时节,但今年他干不了。自己肚子里别人家的饺子还没有消化掉,他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给患病的妻子煮面条。
记者看到他走路吃力的样子,问:“你怎么了?”
“腰疼。”
“怎么得的病?”
“政府占用基本农田,我上访,给关了半年。半年里我睡的地方潮湿,腰就不中用了。”
李保庆56岁了,四个孩子。除了32岁的大女儿有智力障碍外,其他三个孩子都非常聪明,在学校的时候学习很好。二女儿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到了苏州,在那里成了家。大儿子25岁,在北京做保安,二儿子山西交通学校毕业后在太原打工。
“因为家穷,把孩子们耽误了。”李保庆愧疚地说。
孩子们不在家,李保庆除了照顾病妻,就是经营六口人的地,一亩多。虽然种好了地也够吃,但是因为半年时间在看守所里关着,播种的季节误了,因此,今年没有收成,一年的收入也只能是“零”。
中秋节,李保庆没有钱买月饼,自己做也没有钱,并且没有兴致。
“晚上吃什么?”记者问。
“喝米汤。”
农民,正在经历失地之痛
土地之争,是近年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在大量的上访农民群体中,绝大多数是为了“土地”权益。2007年9月到12月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山西省开展“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其间碰到了1284件“以租代征”土地违法案件。通过处理,收回土地100公顷,罚没款5854.7万元,拆除建筑物110万平方米,355人受到党政纪处分。702件“未批先占”问题已全部查清事实。另一份资料显示,太谷县从2007年12月起到2008年4月底,共计发生土地纠纷46起,其中19起以县长调解获得解决。但是更多地方的农民就没有这样幸运,许多土地纠纷长年得不到解决。
麻田农民承包土地的时候,明明写着“三十年不变”。他们几家承包的是麻田乃至太行山最好的水浇地——枣林地,时间是1999年1月1日至2029年12月30日。还不到十年,政府就变卦了。政府变卦,伤了农民的心。
过去有一句谚语:“三十二顶大檐帽,欺负的一顶破草帽。”现在这一现象有了改观,但是农民依旧是最无语的群体。
把旧学校废弃,占农田建学校,用地!
拓宽旧公路,规划新公路,占农田,用地!
政府与开发商共同建广场,占农田,用地!
中秋节下午,记者在麻田街头碰到了坚决反对占地的张旭庭,她说:“现在我没有这些地,日子也不是问题,因为前几年孩子们养车跑运输,有点积累。我最担心的就是我的孙子。将来煤没有了,地也没有了,运输跑什么,他们吃什么?”
张旭庭老人六十多岁了,她不为个人担心,她担心的是麻田人的未来。“当官的当上几年走了,工程一个又一个,土地却没有了。他们这样搞,是吃了祖宗吃子孙啊!”
一种流行的观念认为,现代化就是要城市化。传统的农耕文明,正在被城市文明所取代。在晋中市国土资源局的一份材料中这样写道:“在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同时,优质耕地不断被楼房、广场、道路取代。全市11个城市及县城均坐落在平川和沟川地上,其周围土地相对平坦,大部分是高产、高效的优质耕地,城市发展首先耍占用这些良田。同时,我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小区均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区域内,也将占用大量优质耕地。从1999到2007年的八年中,全市各类建设项目共占用耕地6.6万亩,其中大部分为水浇地或旱平地。”
同样,左权县西关村的所有土地也是在城市的扩张过程中消失的。现在西关村民还是农民身份,但是已经没有了一寸土地。在是否把所有的土地都交给县里搞建设这个问题上,西关村的主要领导存在分歧。村官中的书记主张为农民争一些利益,村官中的村长主张听从县领导的安排。
县领导一看这样的阵势,索性说:“村里的事由村长决定,书记管管组织工作得了。”于是,占地纷争迅速明朗化。有了解内情的人告诉记者,村里卖了所有的地,却欠了很多的债。个中缘由,只有当事人说得清楚。
土地,正在经历污染之患
不论是从石家庄沿石太线进山西,还是从太原沿108国道南下,或者走207国道穿越太行山,看不到一棵青翠的树,看不见一面植被完整的坡,看不见一条水流清澈的河。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一则笑话,某位领导到晋中视察工作,当地生产部门反映缺电,领导说:“建个电厂”。水利部门马上说缺水,领导说:“建个水库”。
能建水库的地方,早已经都建成了水库。但是水的匮乏依旧没有缓解。与此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日趋恶化。
晋中水利局的一份资料显示:全晋中年平均废污水排放量达5200立方米,而且大部分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使境内50%的河流受到污染和严重污染,40%的河道连灌溉用水也无法利用。同时,地下水超采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年超采5000万方米以上,平川超采区地下水位每年以1.4-2.5米的速度下降,造成一大批水井枯竭或报废,引发了农田灌溉和农村供水能力的衰竭。
全市采煤漏水年损失水资源量2810万立方米,使采煤区附近210个村庄的饮水工程丧失了水源,出现了新的饮水困难。63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
早在2006年底,山西就启动了“全省土壤污染调查”。这次历时三年的“环保体检”,其关注范围是全省所辖全部国土,主要是查明重点地区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和原因,评估土壤污染风险,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等级,筛选并试点示范土壤修复技术,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2008年7月初,山西再次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相关报道说:这次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调查与对比、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等级划分、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以及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此次调查的重点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粮食、蔬菜主产区,包括汾河流域的晋中、运城、临汾;大同、阳泉等资源型城市;大运、太旧等高速公路沿线;介休、河津、孝义等12个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区域。
2008年中秋节前夕记者在山西省农业厅采访,对于省环保部门展开的调查,农业厅所知不多。有关农业产业遭遇环境尴尬而造成的损失,农业厅没有统计,也未进行相关研究,不能提供有力的数据。但是接受记者采访的官员表示,环境污染给农业产业造成的损害肯定是巨大的。
前不久襄汾大难,工业废弃物造成了200多个生命的瞬间消失。但是,工业废弃物对农业有无影响呢?记者在太行山采访,从故驿到桐峪,短短的几十里山路,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选矿厂。知情者告诉记者,你看山坡上,只要植被不完整而呈现斑马线状的白带子,那就是因为矿山开采而造成的山体滑坡或下陷,那里肯定已经被开采过了。随着矿山的开采,水资源被大量浪费。而工业废渣,又侵占了农田,有几处成了废渣的悬崖,它们可能在近年没有危险,但是随着开采的深入,废渣的积累,会不会成为又一个襄汾?
选矿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槽,废水中的沙子和天然的沙子一起沉积在河槽里,所有的沙子都失去了使用价值,成为新的污染源。
“工业废弃物对环境有污染吗?”记者在行程中问一个当地农民。
“有。”农民斩钉截铁地说。
“有什么污染?”
“它上面寸草不生,不正说明它有污染吗?”一个农民的思维,虽然简单,但却最有说服力。
粮食,正在经历短缺之虞
说到山西粮食,人们很可能会想起“粮神殿”闹剧。2001年初夏,山西省粮食局局长高志信在永济游览五老峰时表态,由省粮食局出资。在五老峰景区内建一座上档次的宾馆。同年9月,名为“云峰阁”的五老峰宾馆正式开工。2003年9月竣工,工程造价690万元。2007年6月1日,中央纪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7部委向全国通报,“云峰阁”宾馆存在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在宾馆附近修建“粮神殿”。为个人树碑立传。
“粮神殿”,成了山西省粮食系统的一个笑话。在山西,谁是“粮神”?这位“粮神”能保佑年年五谷丰登吗?
中秋节前,在榆次,从北田到黄彩,因为多年罕见的干旱,成片成片的玉米几乎早早地被折磨死了。井峪,是距潇河不远的一个村庄,这里的地都是水浇好地,如果遇到旱情,只要浇两次水,庄稼就不会枯死。但是,今年干旱严重,加上地下水位大大降低,有的农户浇了一次之后,就再也从地下抽不起水来,没有办法再浇。井峪的庄稼枯死的很多。
“这样会影响大家的生活吗?”记者问。
“不会,反正种好也值不了几个钱。”一个农民说。
离开榆次,乘车向东进入太行山,和顺县、榆社县的旱情与榆次没有什么区别,放眼望去,枯死的庄稼连成了片。在左权县采访,记者碰上了一位正在搞“灾情调查”的政府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今年因干旱给粮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预估减产在60%。随着调查的深入,他说减产的程度可能会更高。
9月底,记者再次来到榆次,在南赵村看到农民们收割玉米。与玉米一起生长在地里的,还有谷子、高粱、棉花、豆子、萝卜、西红柿等。因为干旱,长势都不好。记者问:“今年收成怎样?”一个农民说:“至少减产500斤。过去一亩地产1200斤玉米,今年收700斤就不错了。”但是记者看到这里的庄稼比别的地方要好很多。有农民说:“正是数伏天需要雨水的时候,一个多月没有一滴雨。早坏了。不过这里的地可以浇水,但每浇一亩地要100多块钱。城里人都说小米贵,我们种地也不容易啊!成本高啊!”
榆次,是山西省会太原的南大门,是晋中平原上的富庶之地。在晋中流传着这样的谚语:“金太谷,银祁县,吃不完米面的榆次县。”榆次的主要街道叫“粮店街”,是因1907年石太铁路开通,粮食贸易繁盛而得名。榆次出口货为粮食、棉花等农产品。《榆次市志》记载了1935年榆次粮食贸易的一点情况:
榆次棉纱销往石家庄14907包,价值268万余元。棉花销往天津292万余斤,价值87万余元。小米销往石家庄14万石,价值42万余元。高粱销往石家庄11万余石,价值23万余元。杂粮销往石家庄2万余石,价值6万余元。小麦销往石家庄1万余石,价值6万余元。白酒销往邻县5万余斤,价值8千余元。
1927年,榆次已经成为晋中一带的粮贸中心。但这个产业依托的是榆次的土地。《榆次市志》记载,1928年,榆次人均耕地6.3亩;1949年,人均耕地5.66亩;1990年,人均耕地2.7亩。最近的统计数据记者没有掌握,一个小王胡村开出租车的刘姓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村人均0.6亩耕地。说到
种地,这位身份是农民的出租车司机很不屑,“那点地够干个啥?”
“那你们三口之家一亩多地,自己种吗?”
“不种,让别人种了。”
“他们给你们交粮食或者交钱吗?”
“还要啥呢!白种。不要荒了就行。”
“那就把地干脆给人得了。”
“那可不行,将来政府征地,有自己的一块,还给点补偿呢!”
榆次“吃不完”的米面,主要是指谷子和小麦的产量高。1934年,谷子的总产量达到5600万斤,小麦的总产量是2137万斤。当时的人口是13万,粮食尚可以出口。到1949年,榆次的人口数量是15万多。1990年人口为46万。而今,榆次人口一般的提法是53万到54万。七十余年间,榆次的人口增加了40多万,榆次的粮食还吃不完吗?
9月中旬,记者到榆次区粮食局采访,局长尹铁荣安排调供科的张丽接待了记者。因为粮食市场放开,所以粮食局对榆次人吃什么粮食的事情,并没有掌握准确的数据。他们唯一掌握的数据反映的是粮食局下属的修文国家粮食储备库的情况。2007年,修文储备库收购玉米4000吨,旧麦子轮出后从外面调入小麦3000吨。另外他们知道酿醋使用的高粱有600多吨。而酿酒所使用的粮食数量,他们没有掌握。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干练的张丽抱出一些表格给记者找数据。但是整个粮食局的院子却很冷清,更多的房子出租给了一个私人办的英语学校。《榆次市志》介绍说,1990年,粮食局下属全民所有制单位有:粮食仓库、面粉厂、油厂、粮食供应公司、饲料公司、粮油议购议销公司。下属集体所有制单位有:综合加工厂及各单位下属粮食门市部39个,乡镇粮站15个。张丽介绍说,那时候粮食系统好几百人,购、销、调、存、加工一条龙。现在,经过多次改制之后,在机关的只有16个正式职工。面粉厂、饲料公司都独立了出去,只剩下粮食储备库,有30来个人。个体粮商,是今天维持榆次人吃饭的主力。国有粮食局已经被边缘化了。
“榆次生产的粮食够榆次人吃吗?”记者问张丽。
“不够。”张丽毫不含糊,“榆次农民都买粮吃。”
记者在粮食局门口的一家私人粮店看到,有五六个面粉品牌,本地产的和外地产的都有。外地品牌主要来自河南、河北。著名的“古船”面粉不是榆次品牌,但在榆次有加工厂。张丽有一个数据显示,2007年榆次调入25000吨麦子用于面粉加工。我问张丽:“你个人是选择本地产的品牌,还是外来的品牌面粉?”张丽说:“我家人口少,吃不了多少白面。古船面粉麦子来源可能比较旧,我还是愿意选择我们修文粮库加工的强生牌面粉。这种面粉麦子的新鲜程度比较有保障。”为自己下属企业做宣传,我很理解张丽,但是,强生的生产能力与古船是无法相比的。张丽说:“是呀,我们国家粮食储备库把面粉加工作为一个附属的产业经营,因此无论规模,还是产量,都无法与专业的面粉加工企业相比。”“产粗粮吃细粮”,这是榆次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特点。而榆次农民是“卖粗粮买细粮”。大量种植的玉米都到哪里去了?“人吃玉米吃不了多少。”张丽说,“玉米主要用于饲料生产,用于粮食酒的酿造。”一个数据显示,2007年从榆次运往四川的玉米在2800吨到2900吨之间。而全晋中市2007年粮食总产量是26.2亿斤,其中玉米达20亿斤,占总产量的76.33%。本地消化掉的玉米15.8亿斤,另外4.2亿销往四川、安徽、贵州等地。2007年晋中农民曾出现了卖粮难的窘境,自己产的粗粮卖不出去,却要花钱买白面、大米吃。那么榆次人要消费多少细粮呢?
个体粮商每年会从外地调入多少粮食供应榆次人消费?因为太分散,所以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
记者从山西省农业厅获得的一个数据是,山西省粮食产量从解放初期的30亿公斤,提高到了2007年的100亿公斤。这个数量只占全国总量的2%。如果山西省的粮食产量稳定在95亿公斤以上,仍不能完全自给。3000多万人口的山西省,对粮食的年需求量为110亿到120亿公斤。每年的供需缺口是20亿公斤。
2008年,对山西农业来说是个严重干旱的年份。“粮神”没有惠顾山西,不少地方只有半成的收获。100亿公斤的总产值,如果打个半折,那么2009年山西将需要从外面调入50亿到60亿公斤的粮食才能保证用粮安全。这个问题是山西粮食部门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下篇变局,果菜兴农
山西农业的问题,山西农业部门没有意识到吗?不是。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一场悄悄进行的农业革命就在山西各地推进,只是与煤老板的风光比,农业的魅力被掩盖了。
《第一财经日报》曾经用较大篇幅报道过山西的煤炭产业。那篇报道说:1980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题为《尽快把山西建成强大的能源基地》的社论。当年7月,山西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计划纲要》。国务院提出“国家修路,群众办矿”的指导思想,继而又把这一指导思想演化为“有水快流”的指导方针。于是乡镇煤矿发展非常迅速。山西采了60亿吨煤,可是浪费了300亿吨煤炭资源储量。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山西进入煤炭小循环的误区,煤炭粗加工造成的影响是最严重的。煤炭炼成焦炭,要产生大量的煤气。土法炼焦是全部排出,污染社会。国外对煤化工的研究基本都失败了。德国鲁尔区的解决方式是将17座焦炉关闭了16座。以2000年为基准年,山西省的大气污染损失约为80.97亿元。2004年山西省境内26条主要河流中63.2%的河流断面处于劣五类水质,山西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0%,由于采煤造成的地下采空区和塌陷区使地下水每年损失10多亿吨。
意识到煤炭单一产业的负面影响后,1990年代后期开始,山西省致力于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确立了以煤电为基础的能源产业、以不锈钢和铝镁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及其制品业、装备制造业、煤化工和医药产业、新型材料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以及旅游文化和现代服务业等“七大优势产业”,并从1999年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农业结构调整是这个大调整中的一个局部调整。
2008年,山西农作物因干旱而减产,但是果树却获得了丰收。国庆期间记者在榆次庄子乡看到,一车一车的苹果从地头运回农家院落。农民们说,去年这个季节收苹果的人很多,现在,苹果大丰收,没有人来收。但他们采摘果实的时候依旧很高兴,说今年是苹果的“大年”!
2008年10月3日上午10点,祁县子洪村民贾永生在文水县收购酥梨的现场接受记者电话采访。说着说着,来了两辆运货卡车,不得已中断了采访。贾永生今年40岁了,1991年开始与七八个合伙人一起从祁县、平遥、文水收购梨运往广东销售。他说他是祁县第二个做这个生意的人。后
来这七八个人都赚了点钱,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就散了,各自做起了梨贩子。
梨下来的时候,一般的收购价是四五毛钱一斤。过几个月价格就会上涨到1.7元到1.8元。贾永生甚至收过2块钱一斤的梨。因为梨刚下来的时候太多,就便宜。一些梨农有土窖子,储存起来,晚卖,价钱就上去了。
贾永生受此启发,1998年自己建了土窖子。以便宜的价格大量收购进梨,随后往广东销售。
贾永生介绍,晋中、运城,及陕西,是较大的产梨区。梨刚下来到春节前夕,运城和陕西的梨统治着广东市场,因为它们色泽好。但是,晋中的梨耐储存,耐运输。陕西和运城的梨冷存后在冷库里看见挺好的,一出库就发黑。所以晋中祁县的梨,春节以后就在广东全面收复失地,占领了那里的市场。一直到7月份,晋中窖子里的梨全部运出去了,运城、陕西的梨又该上市了。
2002年,贾永生建了冷库,这在当时梨贩子中也是创举。他的冷库16米(长)×6米(宽)×6米(高),有两个,可以存30多万斤梨。冷冻机的电费消耗,从现在起到明年7月,要一万多块钱。一元钱收购的梨,经过冷库储存,每斤的成本又提高了8分到9分钱。
因为梨贩子多了,贾永生估计晋中有100A,左右的贩梨队伍。所以,2006年收梨的价格上涨到一元钱。2007年,跌至9毛。贾永生自己的冷库规模小,去年他收购了s0多万斤,不得不租用别人的冷库。于是,他两年赔进去五六十万。
梨贩子赔钱了,收购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而2008年梨丰收了,多得很。梨农着急卖出去,于是价格又下来了,7毛的,6毛的,都有。
在祁县、文水一些地方,看不见种庄稼的,都是梨树。“千树万树梨花开”,真是美不胜收。
“价格低了,梨农有的可赚吗?”记者问。
“赚,肯定赚。”贾永生说。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
“山西农民收入与全国的差距主要在种植业、养殖业上。”关建勋副厅长对记者说,“造成山西省农业效益低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差,二是农业结构不合理。”
资料显示:山西国土面积中山地占35.7%,丘陵占44.6%,平川占19.89%,水土流失严重;6100万亩耕地中,水浇地只有1600万亩,中低产田占到三分之二,十年九旱。
关厅长说:“以这样的土地条件,种粮食优势不大,亩产低、效益差。加上过去长时间里,由于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人们更多从种粮的角度看待自然条件的优劣。”
“种粮食是劣势,种果树很可能就是优势。”关厅长说,“重新认识了‘粮食之后,建立起‘大粮食观念,把蔬菜、肉类、禽蛋、水果、干果都看成是粮食,那么山西自然资源的劣势就可以转化成优势。1994年到1995年,山西省农业厅经调查研究强烈地意识到:山西提高农业效益必须面向市场配置资源,从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来调整农业结构。”
为了实现10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农业厅采取的措施:一是打基础。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二是调结构。稳定小麦播种面积,做好小杂粮市场开发,大力发展玉米、高粱、谷子、豆类等本省优势粮食品种。三是兴科技。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由35%提高到50%。重点抓好晋东丘陵土石山玉米谷子旱作农业区、晋西沟壑山地玉米杂粮旱作农业区、晋东北高原杂粮旱作农业区和晋西北高寒丘陵薯类杂粮旱作农业区建设,走出一条旱地农业增产的新路子。四是建基地。对45个粮食生产基地县和重点县,要采取优惠政策和投资倾斜,改善生产条件,发展规模化生产,兴建相关的加工企业。五是增投资。
传统粮食生产要以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那时候制定的目标是,到21世纪,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亿公斤以上,做到粮食总量基本自给,结构性余缺通过市场来调剂。2007年,山西省的粮食总产量达到103.7亿公斤,成为历史上第五个突破百亿公斤的年份,第一次连续两年过百亿公斤。
山西不像河北、河南、东北那样有大面积的平整土地,发展单一品种是劣势。但是因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发展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种植就成了优势。勤劳的山西农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种植了各具特色的作物,被誉为“世界小杂粮王国”。晋中市榆社县耕地面积32.3万亩,其中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就有11.297亩,总产量1687.8497公斤,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口粮和农民人均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榆社县种植的小杂粮主要品种有谷子、大豆、马铃薯、莜麦、糜黍,当地人发挥境内无大型厂矿企业耕地及耕作环境无污染的优势,建立“无公害小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树立名优小杂粮形象,一样创造了效益。
2007年,山西省农业厅整合6000多万元资金,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的模式,重点扶持24个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县。以雁门关生态畜牧区为重点,建设了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省市两级共扶持规模养殖小区211个。
2007年,山西省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由1460个发展到4796个。
“同”是优势,“不同”也是优势。山西农民正在努力。
助农兴林,变庄稼为果木
“山西发展经济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关厅长对记者说,“这种优势表现在,一是土多土厚,土壤类型繁多,适于多种经济林发展。二是气候适宜,地处中纬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干鲜果品着色好,含糖量高,品质优良,历史上就形成了诸多名特产品。甚至连山区干旱这一不利的农业气候,也成为发展红枣等干果的有利条件。三是北方果品生产有向西北部转移的趋势,山西处于这一地区的前沿,向东部南部销地运果条件便利。四是果品市场是迅速扩大的趋势,加之山西干鲜果特别是苹果、梨、红枣、核桃、仁用杏等五大主要品种有着明显的品质优势,这就可以在将来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权,获得大规模发展经济林所需要的市场支持。”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山西省农业厅认为,经济林是继煤炭之后山西又一大经济优势,必须狠下决心,大力发展经济林,在经济林中建设第二个“山西”!
山西省农业厅规划发展经济林的目标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省水果400万亩、干果700万亩的基础上,到21世纪前5年,力争总面积达2400万亩以上,其中水果1000万亩,干果1400万亩,农村人口达到人均一亩经济林。
山西省以五大优势品种为主建设基地:以运城、临汾、晋中为主,在太原以南地区发展600万亩优质苹果;以黄河沿岸和晋南产麦区为主发展500万亩红枣;以吕梁山区和晋东南山区为主发展300万亩核桃;以雁同地区为主发展150万亩仁用杏。
山西省是产核桃大省,左权县是产核桃大县。深处太行山中的左权县东南部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非常适合核桃产业的发展。核桃种植覆盖左权县的8个乡镇,占到全县总面积的
80%。到2008年,核桃经济林种植折合面积17.8万亩,204万株,产量500余万斤,销售收入一亿元。
“太行山里产核桃,黄河边上产红枣。”关厅长给记者描述。记者的一个爱好摄影的朋友年年在黄河边收枣季节到那里拍摄,他很陶醉在黄河、黄土、红枣丰收的情景中。国庆期间,正是黄河边收获红枣的时节,他驾车到那一带拍摄去了。
关厅长说:“果业的产业化要以销售为中心来展开。近百亿公斤的干鲜果能否顺利进入市场,决定着果业能否成为山西第一大产业。”农业厅设计的方案是:45%的果品直接进入市场,40%的果品贮藏,15%不宜直接销售的搞加工。
“除了经济林,山西发展畜牧业也有比较好的客观条件。”关厅长介绍说,山西省饲草资源丰富,成片草坡和零星草地合计6760万亩,居全国农区之首;秸秆资源丰富,大量秸秆可以利用,年总量在150亿公斤以上;玉米饲料资源丰富,数十亿公斤的玉米可用来发展饲料工业;此外还有大量的高粱、麸皮、薯类、落果等。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山西省农业厅提出的发展规划是,发挥山西兼有牧区和农区畜牧业的双重优势,草粮结合,突出发展牛、羊、鸡,积极发展生猪,到21世纪,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以上,农民人均纯养殖收入(不变价)达到200元,现行价收入超过300元。
太谷县位于晋中盆地东北部,太岳山脉的北麓。境内地势自东南向西、西北倾斜。东南部山峦重叠,西北部地势平坦。总人口29.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38万。这里农业基础好,以孔祥熙创办的农学院为基础成立的山西农业大学就坐落在太谷城北。太谷是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县,是山西畜牧十强县。2007年被财政部、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太谷县43万亩耕地,5.2万亩种植蔬菜,6.1万亩是果树,仅有31.7万亩种植粮食,2007年的产量30340万斤,其中玉米21620万斤。太谷县鸡存栏235万只,猪存栏30万头,年需饲料28800万斤,消化了本地玉米后还需调进玉米5096万斤。太谷县是山西省生猪存栏第二大县,过去存在散、小、标准化低的问题。近年,通过合作组织形式,由分散养殖向小区集中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过渡,建起了小王堡富农合作社万头猪标准化育肥园区、绿苑乳业合作社奶牛养殖示范园区、河西兴民牧业合作社大型现代化养鸡场。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太谷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舍粮种菜,变农田为菜园
瑟缩的秋风里,空旷的菜场上堆放了更多的玉米,在几个玉米堆中间,有一堆西红柿。大约就占几平方米的地面,张瑞生却说有3000多斤。
10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榆次张庆乡北胡乔村的“晋中市同裕蔬菜专业合作社”。这里是当地有名的蔬菜集散地,38岁黑黑壮壮还有几分帅气的张瑞生,是这里的董事长。
每年的7月20日到9月10日,是这个蔬菜集散地最繁忙的日子。忙的时候,门前车水马龙,整个村庄的道路会拥堵得水泄不通。周边十几个村庄的1000户菜农,用各种车辆把最新鲜的青椒和西红柿送到这里,张瑞生和他的伙伴们,按照约好的价格,现金支付,然后装车。每车两万斤西红柿或者青椒,送往河北、河南、广州。一年中,张瑞生最忙的就是西红柿、青椒大批量产出的三个月。这三个月时间,正好是河北、河南没有西红柿和青椒的季节。旧的一茬拉秧了,新的一茬没有成熟。而一到10月,山西汾河边上的这两种主力菜没有了,河北、河南新一轮的菜又续上了。
张瑞生做了蔬菜生意多年,在榆次城里买了房子,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在城里念书,他在乡下收菜。他说自己挣的是辛苦钱,一斤菜赚一分钱的代收费,一个夏天忙下来,也就是赚两万来块钱。
“大棚菜你不收吗?”记者问。
“大棚菜产出的量小,本地市场就消化了。不需要这样大规模地组织。”张瑞生边说边指着场院里的西红柿要记者装一点,可惜记者总不能带筐西红柿乘飞机,所以没有带。
“冬天你就歇业了吗?”
“不会,冬天往回调种子,也有生意。”张瑞生笑笑。
张庆乡是榆次的农业强乡,享有“晋中粮仓”的美称。在1995年山西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农业发展向纵深延伸,向效益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转变。涌现出弓村等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村,演武、北胡乔等特色规模养殖村,特别是养殖业的发展使张庆乡成为全区乃至全晋中市最大的养殖基地之一。
山西省农业厅关厅长说:“在山西,蔬菜生产具有发展为主导产业的条件,其依据是:自然条件好:一是昼夜温差大,便于积累养分和干物质,尤其是茄果类和根茎类蔬菜,在全国有明显的质量优势;二是7、8、9三个月,是我省茄果类蔬菜生产最好的季节,而同期南方处于最不利气候条件,我省对南方市场有很强的补充性;三是全年日照充足,有利发展日光温室生产。近年来全省蔬菜生产已有一定基础,在许多地方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一批基地县、乡正在形成。从稳定‘菜篮子的角度看,蔬菜生产也应予以高度重视。”
20世纪90年代中期,山西省蔬菜面积为200万亩,其后每年增加30万亩甚至更多,现在已经达到400万亩,其中保护地生产70万亩(日光温室35万亩以上)。
这次结构调整制定的大体布局是:在城郊县区建设50万亩长年蔬菜基地;在运城、临汾地区建设100万亩春提前、秋延后的大路菜和保护地蔬菜生产基地;在晋中、晋东南建设100万亩茄果类为主的大批量向南方外调菜生产基地;在忻州、雁北地区建设50万亩根茎类蔬菜生产基地;在各地建设100万亩具有传统优势的名、特、优菜生产基地。到2000年,全省蔬菜总产达到120亿公斤,总收入达到90亿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元以上。120亿公斤菜,省内市场消费50亿公斤,以茄果类和根茎类两大类优势菜种为主外调65亿公斤,加工出口消化5亿至10亿公斤。
张瑞生的生意,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一个具体案例。他在市场的边上,盖了一排平房,十几问。张瑞生告诉记者,拉菜最忙的时候,这些房间里,床上,沙发上,都睡的是往外运菜的司机。每天早晨等在这里,菜农把菜送来,装满一车,快中午了,开始往外走,下午到了石家庄,很快就把货销完了,然后返回,回来就是半夜,都只能睡这里,等早晨另一批菜农的到来。记者注意到,因为人多人杂,这里的床单有些脏。
张瑞生经营的是山西许多批发销售市场中的一个。在山西农业变局之初,关厅长就分析到了“蔬菜业产业化开发要以建立大规模批发销售市场为主”。这个市场,农业厅又将之细化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省内市场实行大中城市与蔬菜生产基地挂钩,稳定50亿公斤蔬菜的生产、销售与供应。
第二层次是以调出60亿-70亿公斤茄果类、根茎类和反季节菜为目标,在大同、晋中、长治、运城建立四大专业批发市场目标是每年向京、津、唐及东北地区销售25亿公斤,向东南部外调35亿公斤,向陕、甘一带销售5亿-10亿公斤。
第三层次是以脱水菜为主攻方向提高加工能力,到21世纪年产量达到5万吨,消化10亿公斤蔬菜,开拓国际市场。
张瑞生是属于设计中的第二层次。他很骄傲地告诉记者,在2008北京奥运会前,北京有关部门把他的合作社确定为“奥运菜”,只要山东、河北出现问题,他的菜可以马上顶上去,解决北京奥运菜的需求,因为张庆这一带的菜都是无公害蔬菜。不过,最终他的菜没有给北京奥运会运送,这不是菜的质量问题,主要是更近的菜源充足。但是他的菜能选成奥运准备菜,他也很高兴,他不仅仅是为孩子老婆挣钱,也为中国争气。
农业结构调整十六年了,山西农民富了吗?
既然农业产业收效甚微,山西不要农业行不行?
“不行。”山西省社科院潘云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第一,从整个国家的角度讲,要有粮食安全意识。山西粮食至少要做到自给。现在我们每年的产量是95亿到100亿公斤,消费也基本在这个水平上。第二,虽然我们没有出现大的农业产业,但是我们的多样性也是不可替代的,每个中小型的小杂粮加工企业也都是有利润的。整个社会对小杂粮的需求也是在增加。白面、大米之后,是不是要依靠小杂粮来改善一下生活?”
调整还在进行,问题依旧很多,这需要潘云这样的经济学家继续研究。调整结构的同时,是不是需要调整心态,要更长远,而非更沉迷于眼前的利益?农业产业能不能成为煤炭产业的替代产业,现在还说不好。环境允许不允许?投入有多大?与立马见效益的能源企业比,人们关注农业的热情还有多高?山西人能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耐心吗?
“吃了祖宗吃子孙”,是一个农民对单一产业的愤怒。
“农业的问题在农业之外”,是一个农业干部的忧思。
责任编辑鲁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