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篇报告文学《晋人援蜀记》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纪要

2009-01-20

山西文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山西人李杜报告文学

2008年11月25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作家》杂志社、山西省作家协会和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联合举行“长篇报告文学《晋人援蜀记》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该作由著名作家赵瑜和李杜以5·12汶川大地震为背景创作,《中国作家·纪实》2008年第11期刊发,山西教育出版社同时出版。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著名作家、山西省副省长张平,山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波,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齐峰,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翁小绵,著名作家、评论家雷达、何西来、胡平、李炳银、田珍颖、何建明、萧立军、李建军、白烨、白描、黄传会、徐剑、阎晶明等和该书两位作者赵瑜、李杜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主持。谨将与会专家发言摘要如下。

杨波(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晋人援蜀记》是赵瑜和李杜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冒着酷暑,在山西省委旁边的小招待所里挥汗如雨熬出来的。我看了这部书以后,觉得有两个特点。

第一,这部作品是我们山西3400万人民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的真实写照。我是分管新闻的。由于职务的关系,山西人上上下下在地震当中的表现,我了解得比较多。看完这部书以后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这部书写得太真了,太实了,这无私的支援,这义字当头、助人为乐的情怀,确实写出了我们山西人在四川人民遇到地震灾害之后表现出来的那种淳朴、善良、大爱。

第二,这部作品是我们山西人民,也可以说三晋人民精神品格的文学升华。山西人地处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身上流淌着我们先人遗留下的优秀品格。比如,临汾是尧的都城,尧在山西人的心目中打下很深的烙印。还有关公,山西人的血液里面也流淌着关公的文化因素:忠、义、仁、勇。还有晋商,大家都知道,晋商最核心的精神就是以义制利、以德为人。赵瑜和李杜的这本书流淌着关公的血液,让我们看到了晋商的精神。

另外,山西也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非常重要的地方。山西人的奉献精神、革命精神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锻炼、磨炼。山西是英雄的故土,有着优秀的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可以说,这部书是山西人民传统精神品格的文学升华。

齐峰(山西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大家都知道,5·12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震撼。面对地震灾难,我们出版人不能缺位。山西出版集团万余名职工心系灾区,积极捐款捐物,同时我们还先后组织出版了六七种以抗震救灾为题材的图书,比如诗集、救援手册,忠实地践行了我们的出版理念,那就是“做人类文明进步的播火者”。特别是我们于汶川地震发生六个月之后,隆重推出长篇报告文学《晋人援蜀记》,以文学的形式全方位反映山西人民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的英勇行为,歌颂那些曾经在抗震救灾前线或后方战斗过的英雄,弘扬我们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坚强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

拿到书稿以后,我们发现这部作品具有明显的特色。第一,既写了抗震救灾的前方,又写了后方,既写了山西,又写了全国,反映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空间。第二,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反映了我国人民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倾注了作者浓烈的激情、豪情和真情,描写细腻,刻画真实,曲折动人,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第三,选材独到,立意深远,引人思索,在众多的同类作品中间实属难得的上乘之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部作品不仅属于山西人民,更是属于全国人民共同的财富;不应只让山西的读者阅读,更应该奉献给全国所有的读者。

翁小绵(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我觉得《晋人援蜀记》真实记录了山西各行各业倾力援助灾区的曲折过程,读起来确实让人感动。说老实话,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表现这一主题的文章已经很多,但大多数关注的都是救援性的新闻报道,能够读到的文学作品并不多。但是看了《晋人援蜀记》以后,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感慨。我觉得,这部书把文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把精神的高度和思考的深度,都推到了一个极致。

赵瑜是全国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也是鲁迅文学奖的获得者。李杜是著名的诗人,他们的合作是强强联手。赵瑜对报告文学的控制力和他深刻的思考,结合诗人李杜的激情,使得作品读来既让人胸怀跌荡,又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慨。我认为《晋人援蜀记》具有文学和文献的双重价值,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和人性的关怀。

再一点,读了《晋人援蜀记》后,有一个词老在我耳边回响——“同胞”。山西人牵挂着地震灾区的同胞,干部牵挂,企业家牵挂,老百姓牵挂,各行各业、许许多多的人的牵挂和行动都诠释了一个词,就是“同胞”。在危难关头,在大是大非面前,山西人的热情和品格都展现出来了,用我们山西省作家、副省长张平的话说,就是:山西文学界一直有一个关注现实社会,关注百姓命运,敢为人民代言的优良传统,这部书既有对文化积淀的透视,也有对时代精神的张扬,把前方和后方结合起来,而且以大后方为主体,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空间,也引出了深刻的现实思考。更重要的是,这两位作家在采访、构想和创作过程中,得到了省委宣传部和省作协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本书应该是一部人性的书,一部社会的书,一部时代的书!

雷达(原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我看了赵瑜、李杜这部作品以后,觉得它是流出来的,不是挤出来的,也不是拼凑出来的,不是临时抱佛脚,找了一堆材料凑起来的。这个作品有几个特点。其一,它避免了我们平常宣传上的,意识形态很强的话语,而采用了民间的视角、民间的话语、民间的语调。我不是提倡所有作品都应该这样写,有些题材还必须那样写,要正面宣传,要庄重严肃。但赵瑜写地震的时候,给人非常亲切的感觉。其二,作者不是以外面的感动者的角色去写的,而是把自己放进书中去写。由于作者赵瑜、李杜本身是晋人,由晋人写晋人援蜀记,本身就有打动人心的地方,使读者一看到这部作品就很容易进入,感到很亲切。其三,这部作品的语言很优美,话都是家常话,甚至还包括许多古典的东西,没有夸饰的、夸张的、教化式的、教训式的语句。书中的语言是非常亲切的,是以民间心态知底贴心地写的。这一点,我觉得作者做得很棒。

何西来(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瑜和李杜的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我发言一般不用“非常”这个词,但这次我要慎重地用这个词来评价这部报告文学作品。截至现在为止,我所看到的反映汶川地震的,反映地震当中所焕发出来的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我认为这本书是写得最好的。这本书值得肯定的很多,我这里主要讲三点:

第一,在《晋人援蜀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

大写的义字。本书一开始就推出农民渠川斌率领第一支民间的救援队伍,不讲任何理由,就去了,而且他刚从医院出来不久,带着伤。他们不是经过号召,不是经过动员,而是自发地,一看到灾情就去了。这就是一种本能,但是本能的后面是理性,是道德理性,是理性经过几千年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区域文化心理或地域文化风格。山西是北方诸省中最懂经济的地方。一个最懂经济的地方,又是一个最讲义气的地方,这一点在赵瑜、李杜的这部报告文学作品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怎么看待利和义?这部报告文学告诉我们,晋人精神的支撑点,就是讲义气,始终把义摆在前头。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写出了道德,写出了道德理性。文以气为主,气盛则文畅,有了道德坐标,文章读起来就有精神,有气象。

第二,赵瑜作品的着眼点从来都不小家子气,而是从大事上着眼的。他的文笔很大气。既写了地震一线救援工作,又专门一章写了中央临时指挥中心的中枢系统。有了这一章,《晋人援蜀记》就不仅仅是晋人援蜀了,就有了普遍的意义和价值。我认为,这一章写出了这一次抗震救灾的精神、灵魂的制高点。同时,赵瑜又不是着眼于一个组织机构怎样运转写的,而是着眼于民族精神。所以我觉得这一章写得很棒。

最后一点,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写汶川地震,也不仅仅是写晋人援蜀,它的笔墨也深入到了山西,深入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纵深处,写出了历史感。书中写到1902年,渠川斌的先祖为了不把山西的矿产卖给外国人,自己集资200万两白银又把矿权买回来了。后来又讲到长治,写了一场非常惨烈的决战,写出了川人的精神,写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那些川军,十冬腊月穿着单衣服,光脚穿着草鞋,长治一战死了八千多。血流漂杵之中显现了蜀人的风骨。这是晋人气质和蜀人气质的共鸣,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热血的沸腾。如果没有对这块土地的深爱,没有长期的知识积累,作者是写不出来这种历史感的。当前,我国写表扬稿的作品有很多,但是写得好的实在又太少。而赵瑜是一个有批判理性和反思精神的人,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站在文化的世纪反思的前沿的作家,他的《革命百里洲》就是这种文化反思的代表作。这样的一个作家生在山西,我觉得是山西人的骄傲;他活跃在北京。我觉得是我们报告文学界的骄傲!

胡平(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首先,我喜欢这部作品的书名《晋人援蜀记》,我认为它可能是所有这类题材中我最喜欢的标题之一。这个书名文学性很强,很平易,很朴素,它比很多宏大的题目都要亲切得多。

其次,我喜欢这部作品的讲述方式。我们经常看到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有的作品基本上是纯客观地讲述事实,但这部作品讲述事件时的主观情调很浓。这本书一开始写的是日子平常。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很平易的记录。写抗震救灾,需要记录的材料很多很杂,如果没有一个讲述的主调,就无法把这些材料串起来。这类作品不像别的作品那样只讲一个故事,只需要一个结构就可以一环扣一环地把情节推进下去。

其三,这部作品的写作角度也很好。《晋人援蜀记》表面上看题材不是那么宏大,就写山西人,但实际上角度有了变化,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这本书写出了地方色彩,而且这种地方色彩的描述也带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着重写了山西人的文化传统和山西人的性格,虽然没有写国家,写中国,但反而增强了作品的文学化成分。

何建明(作家出版社社长):抗震救灾期间,黄传会、徐剑、赵瑜都在第一线。我去过灾区三次,我一直在寻找人的生命在自然面前的感觉,现场的景象使我感到悲痛。只有在那种场景下,我们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许多作家所写作的东西。

赵瑜的作品一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这主要得益于赵瑜一贯独特的视角和叙述方式,而这一点在《晋人援蜀记》中也有所体现。今天,我们的报告文学面临着众多的正面题材,那么,如何找到一个突破口?解决了突破口的问题,我们的作品就会更好。对于报告文学作家来说,如何处理好“报告”和“文学”的关系,是他们写作报告文学时面临的一个考验。而在这一段时间,我们的读者恰恰关注的是纪实作品,大家都希望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赵瑜、李杜在几百个同类题材中选择这样一个角度写了这部作品,我认为是填补空白的。而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能够重视并打造出这部作品出来,对于我们回顾、梳理、反思抗震救灾斗争中的民族精神、晋人精神非常有好处。

白描(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以往,赵瑜的报告文学是以思辨性,以思想的锋芒来对生活、对人物进行剖析甚至尖锐批判为重点的。但这部报告文学写得很真实,平民化色彩很浓。无论是作家的叙述方式,还是作家的整个写作姿态,都是非常平民化的,具有草根性,减少了思辨的特征,增强了平实的叙述,所以记录的视角让我们感到更亲切,也更客观。

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是草根性。我们看到,很多作家在写作抗震救灾题材的过程中,常常选择的是政府的立场,官方的立场,但是赵瑜选择的是完全个人化的立场,选择的是民间的立场。赵瑜非常纯粹地选择民间的角度切入,写出了我们通常看不到的一面。

当然,因为写得比较急,这部作品也存在明显的弱点。山西的民间发生了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抗震事迹,甚至是受委屈的事情。比如说海鑫集团捐了两千多万,但报纸上登的第一个捐款没有到位的就是它。还有,本书开宗明义地写了渠川斌这个村委会主任,也非常感人。这个山西汉子就是山西汉子,不是南方的,也不是西北、东北的。我们看到,他的这种行为背后,是山西这块中华文明发源地的古老精神,是几千年以来渗入到山西人血液里的强大的文化基因,我觉得作家发掘得还不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作家开宗明义说的一句话,那么,黄土养了山西这方人,黄河的文化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作家发掘的东西。所以,渠川斌的这种行为,不能用简单的“义”字来解释,不能用简单的“冲动”一词来解释。山西人为什么有如此的大情大义、大仁大爱、大善大美?我觉得,这可能要从它悠远的文化传统里寻找一些根系,而这两位作家在这一点上着力不够。

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作家的创作可以分两种情况来看待,一种是有根的写作,一种是无根的写作。有根的写作是一种根基扎实的,有持续的发展力的创作。我个人对赵瑜的创作,印象特别突出的一点,是他从一开始到现在,尽管写过很多题材的作品,但始终有一点没有放弃,就是他的作品里一直有一个写作的根据地,那就是山西,再具体点就是山西长治,就是上党地区。这一点对他的创作的可持续发展特别重要。无论对于小说家还是报告文学作家。甚至诗人,这种有根据地的、有根基的写作都至关重要,它是作者自信力的天然的表现,也是文学创作的坚实的基础。从标题来看,《晋人援蜀记》本

身很朴实,作者用它作为书名其实很冒险,很大胆,因为他选择的是一个比较窄的角度,里面没有特别高调的东西。但是这种选择恰恰是一种文学的选择。这部作品的成功使我更坚定了我对“有根的写作”的一些理论思考。

第二点,这部作品继承了赵瑜一贯的写作特点,同时也加入了李杜作为诗人的写作特点。这部作品里有很多明显的文学的笔法,有小说的笔法,也有诗歌的笔法,而不完全是报告文学的写法。我认为一点特别好,它保证了作品基本的文学性。刚才大家提到报告文学要具有批判性、思辨性,我倒是觉得,如果赵瑜在报告文学方面有什么特点的话,我个人印象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特别注重细节。细节描写在《晋人援蜀记》中同样用得很多,很到位。

第三点,我非常担心的一点在这部作品里其实并没有出现。四川地震了,我们作为山西的作家写山西救援四川的事迹,说得难听一点,很容易写得小家子气,让读者看了以后觉得好像就你们山西支援了四川似的。但我看完这部作品之后,发现赵瑜和李杜在这一点上也处理得非常好。他们虽然主要写的是山西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方方面面的表现,但又没有排斥其他的地方,也写到了全国其他省市的表现。看完这部作品之后,读者不会认为这只是一部写山西的作品,实际上会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可以说,作者这样做,体现了他们在题材选择上的聪明睿智。

李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对于赵瑜的报告文学,我一直很期待,因为他是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我认为,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至少要有三个重要的构成要素:一个是事实,一个是激情,一个是思想。事实,大家都能看得到;但在叙述的时候如何充满激情,又如何挖掘深刻的思想,如何进行反思,这就很难了。

赵瑜的报告文学始终有一个特点,就是反思性写作,或者批判性写作。尽管是面对巨大的灾难,尽管有一些感人的场景,作者不可能过于把反思性的东西写得淋漓尽致,但他还是给了反思一定的地位,比如他关于体制改革的思考,尽管写得很短很少。我想,这种非常时期的达到很高境界的道德化生活,跟我们平常时期的普遍的非道德化生活之间的矛盾,怎么通过巨大的社会灾难或社会事件来实现平衡和转化。事实上,赵瑜是有这样的一种反思成分在里面,我认为这些反思性成分正是报告文学作家至关重要的激情、思想的投射。

田珍颖(原《十月》副主编):我们在汶川地震之后经历了一个世界狂欢的奥运会,又投入了一个回顾改革开放辉煌历程的纪念。在这两个大的历史事件之后再来读《晋人援蜀记》,是一种什么心态呢?在读的过程中,我仍然热泪常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作者把我们民族的记忆写出来了。

这本书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展现。

什么是国家形象呢?我所理解的文艺作品中的国家形象,在中国人的作品中就是中国形象,也就是中国人民的形象。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以为赵瑜和李杜的作品就展现了我们的国家形象,展示了我们民族、国家在经历了巨大的同胞死难、财产毁灭以及精神创伤之后所迸发出来的大善、大爱的情怀。这不就是我们民族的形象吗?因此我们说,这部作品起始于山西,而落笔点则在我们民族。

在作者笔下,晋人的社会性、时代性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国难意识上。当遥远的四川发生灾难的时候,晋人想到这是一场国难。所以晋人的态度,是不用号召就行动,是没有理由也要上前线。这种胸怀是在巨大灾难面前一种民族意识的提升,是晋人大善至上的胸怀和大爱至上的胸怀的提升,是一种爆发。他们用这样一个提升,创造了在突发事件中的中华民族的伟大胸怀,因此我说它展现了我们国家的形象。

黄传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有三点感想:

第一,铁凝主席在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晚会上曾经说过: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的作家不能缺席。赵瑜和何建明、徐剑等其他一大批作家都在第一时间奔赴抗震最前线,没有给作家丢脸。赵瑜和李杜用他们的书做了一个最好的例证。

第二,这部作品对这一场灾难中展现出来的爱心以及反映出来的道德层面上的意义做了最真实的记录。这两位作家把这场灾难记录下来,让我们后人在将来可能忘记的时候,能够突然看到这么一本书,知道在这个阶段山西人干了一些什么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本书把山西人在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真实地记录下来,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流水账式记录。它是文学的记录,这个功劳是功不可没的。如果我们将来过了三年、五年把这场地震忘记了,那对我们这个民族是何等悲哀的事情!

第三,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人民,是山西的普通人,这个特别有意义。这一场地震发生以后,温家宝总理到前线去,这是应该的;我们当兵的到前线去,这也是应该的。但是普通的老百姓,普通的山西人要不要去?去前线并不是老百姓的义务,不是他应该去,而是老百姓的一种良心使然。可以说,老百姓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大爱、大善才去前线的。所以,我更看重这本书中所写的普通的山西人,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普通的志愿者,普通的义务工作者。

白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这是特别的作家写出来的一部特别的作品。全国人民都在援蜀,但以一个省的名义写援蜀的,这是第一部。这“第一部”背后其实还有很多含义。为什么其他省的作家没有写出本省援蜀事迹的报告文学,比如陕西、江苏、河南,而唯独赵瑜、李杜写了呢?一个原因是山西本身的捐助活动很感人,另一个原因是作为作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作家的人文情怀,看到作家的满腔热血。赵瑜在报告文学作家里面,尤其可以称得上是热血作家。我读这部作品的时候,经常会感到在众多的人物和众多的形象背后突然有作者站出来亮相。

李炳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汶川大地震刚一发生,赵瑜就匆忙地从湖北的恩施采访地赶赴灾区。但是,作为一个成熟的报告文学作家,在他看到很多作家都在从正面出击,直接面对灾难的现场和救灾的过程的时候,他有意自觉地躲开了这种可能造成大量重复和总是步新闻传播后尘的写作,而将眼光转向后方的支援情景,这就有了现在他和李杜合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晋人援蜀记》。在我已经看到的所有有关抗震救灾的报告文学作品中,《晋人援蜀记》是最具个性和独特叙述方式与内容的作品,因为个性而给人记忆深刻。仅从作品接触对象的特殊和叙述方式的个性新颖这些地方,就很能够见出二位作家的锐敏和机智,看出他们不同凡俗的追求努力。

《晋人援蜀记》从后方,从山西这样一个点上;从民间,从底层民众的自觉救援行动来记述后方人们对地震灾区人民及时、无私、勇敢、充分的救助行为,表现出来自民间的大善、至爱和尚义精神,读来非常使人感动。像在最早的时候带领12位村民弟兄奔赴四川救灾的祁县的渠川斌、

猜你喜欢

山西人李杜报告文学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和李杜合影
和李杜合影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转型综改看干部担当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带个“西”字就穷吗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走出李杜优劣论的怪圈
——李杜优劣之争研究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