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

2009-01-20秦军强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8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解题情境

秦军强

素质教育是目前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实践数学教学中,心理素质教育至关重要。一方面,少数学生由于心理素质的缺陷,抑制学习潜能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教学效益,激发兴趣,提高思维,开发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在学生步入思维临界状态时,教师抓住时机,积极创设多种情境,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内驱力,触发学生的探索意向,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已知参与掌握求知的活动。这是教学中启发学生主动思维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它常表现为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法灵活多样,如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史实故事:勾股定理、《九章算术》《黄金分割》优选法等故事。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可以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进入状态,然后顺着其思维走势达到理想境界。

二、渗透数学思想,培养思维品质

教学思维方法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它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逻辑划分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等等,掌握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坐标法等基本(下转第95页)(上接第94页)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课堂教学时就注意让学生:1.熟悉类比方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要从初中低年级的模仿阶段开始,有意识逐步向外层次渗透,提高分析解题速度,增强应变能力。2.掌握分类、归纳、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减少思维的盲目性,促进学生的思维模式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向理论型的逻辑思维转换。3.明白正难则反,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虽然初中《几何》第一册就指出命题的证明,对假命题的证明的关键在于反例,现行初中教材对反证法的要求虽然不高,但其思想在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有益于培养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

最后,学生掌握了一般解题方法之后,还要注意培养他们思维的独创性,使学生开阔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读书质疑,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读书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根据美国和前苏联对几十所名牌大学的调查表明,一些卓有成效的科学家的知识有75%~80%是他们离校后通过工作、自学、科研获得的,根据心理规律,初中学生已经具备阅读能力,所以从初一开始就应帮助他们树立数学课本同样需要阅读的观点,教给阅读的方法,即听课之前细心预习,找重点难点,作业之前认真复习,熟悉例题解题格式,步骤,方法,在读书作业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四、磨炼、激励、拥有健康的情感

数学教学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能解题,会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体味到探究数学知识的情趣,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身心融入到特有的情感氛围中,同时,数学的抽象性又使得问题的解决经常伴随着困难,会使学生体验挫折和失败。而这正是磨炼意志,提高耐挫力的时机,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良好心理素质不会在一帆风顺中形成,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它的数学教学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

数学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或者主要不在于培养科学家,而在于人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通过开拓头脑中的数学空间,进而促进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第二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解题情境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解题勿忘我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