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当让学生健康成长
2009-01-20张京生
张京生
我国就社会保障法全民征求意见后,现在又就教育改革的问题“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征求意见,无疑我国的民主化又向前迈进了一程。
作为一名在基层教育工作近30年的普通老师,真是有太多的感慨,有太多想说的话,希望能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制定作一些贡献。在这里我想就“教育应当让学生健康成长”的话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学生现状
1.视力方面
目前,近视在青少年学生中发病较高,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据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同学调查,由后天引起的近视占92%。近视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严重问题。
2.睡眠方面
新华网记者刘丹和朱峰于2007年3月21日在石家庄市第15中学采访时,一位学生家长说:我的孩子读初三,成绩在班里算不错的,但是每天晚上要上夜自习,回家后还有一大堆作业。一般情况下孩子晚上11点以后睡觉,早上5点半起床,能睡7个小时就算很好的了。
3.精神方面
睡眠不足可导致儿童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引发各种行为和心理问题,阻碍儿童认知功能发育。此外,睡眠不足还会扰乱生长激素正常分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等——上海新华医院儿童与青少年保健科张劲松教授介绍说。
二、成因分析
1.家长的原因
中国的父母亲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焦虑的家长了,尤其是在教育问题上。有些家长受“世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影响,逼迫孩子“读死书、死读书”。学生除了为实现父母的理想(有时候根本不是自己的理想),几乎没有什么自主,自由,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2.社会的原因
社会、家长、教育部门目前评价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仍然是唯一的:看高考分数。
当地政府用考试分数(升学率)考评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用考试分数(升学率)考评学校,学校用统考分数(升学率)考评教师,教师为了职称、工资待遇甚至岗位,再简单地说是为了最基本的生存,必须(只能)死盯学生的考试分数。为了考试分数教师无可奈何地、加班加点地、残酷无情地“死整”学生,学生为了迎战考试被迫死记硬背、题海奔命,甚至弄虚作假!教师死教,学生死学,教师教怕了,学生怕学了,师生身心交瘁、疲惫不堪!现状惨烈,不堪目睹!
三、应对策略
1.改变考核教育、学校、师生的办法
2.从严执法
改变上述现状需要加大有关法律和制度的执行力度,真正按教育法规和制度办事。彻底遏制“补课”“加班加点”“阳奉阴违”等违规现象。让学生不再成为被动的“学习机器”,该上课时上课,该休息时休息,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就参加,给他们欢声笑语,让他们健康成长。
其实,我国不缺少相关的法律和制度,缺少的是对法律和制度的有效执行。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严格按教育法规办事,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让“假放”成为“放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节假日“放假”被戏称为“假放”,两个字前、后一颠倒,意思大不同,直中要害,节假日本应正常放假的,或者安排补课,或者布置堆积如山的作业,自然放假就成了“假放”了。
2006年12月30日颁布施行的《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第11条规定: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在校活动总量分别不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家庭作业量分别不超过1小时、1.5小时、2小时。
作业的量太多,也是影响学生睡眠的另一因素。就小学一年级作业来说,有的学校的做法是在摧残儿童,布置的是“滚雪球”式的作业,学完第一课做第一课的作业,学完第二课做1、2课的作业,学完第三课做1、2、3课的作业……老师说“这样可以防止学生遗忘”,学生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一是不能保证休息时间;二是忙着完成作业,无暇顾及认真书写;三是没有时间嬉戏,最终导致长期的睡眠不足,导致学生写不好中国字,有的甚至渐渐讨厌学习,长期这样学生怎么能健康成长?
除了严格控制学生在校的总时间外,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也是一个不错的举措。
(2)防止其他形式的补课出现
受长期补课的影响,有很多家长已经认同补课能提高自己孩子的竞争力,学校不补课了,可能会选择社会上的组织机构或请教师搞家教,如果这样就等于把补课换了一个地方,所有的问题最终还是得不到解决,遏制其他组织和个人的有偿家教行为也需出台相关的措施。
3.多部门合作配套做好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当各学校都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后,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在现阶段多数孩子为“留守儿童”的情况下,没有引导又会走向另一端,少数学生可能会整天无所事事,整夜泡网,甚至因为“三个一群,五个一档”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家政指导、参观访问等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做到这一切,仅有教育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很多部门的配合或理解。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一起按人的成长规律办事,按教育规律办事,让全中国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车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