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创设语文课堂教学的新佳境

2009-01-20安海燕

新课程·上旬 2009年18期
关键词:激情预设活力

安海燕

教育应具备一些理想的追求,一点青春的激情,一点创造的活力,一份深深的执著,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事业。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置身于活跃而兴奋的课改大潮中,面对教育的种种纷繁,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时常以此来叩问自己:我呈现给孩子们的该是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新佳境?

一、真实,课堂教学的生命之本

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而语文教学价值也就在于引领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从而获得生命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难免会说错话,做错事。

然而,时下的许多公开课,太过“顺利”、太过“正确”、太过“精彩”了,使听课的老师又惊又怕,惊的是学生的表现居然能这么出色,担心的是自己的班级与之差距竟然这么巨大。然而,透过“精彩”,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个精心制造的亮点;透过“精彩”,我们可以想象反复演练的试教。这样的课,省略了复杂的训练过程,只呈现了精彩的学习结果。这样的课,只不过是“作秀”,师生怎么会有激情?这样的课,学生的认识是重复的,语言是复制的,感情是“作态”的,甚至可能在师生的心灵上投上“双重人格”的阴影。

二、个性,课堂教学的灵性之光

在实际教学中,为数不少的教师习惯于把教参、教案的内容搬到课堂上,完全是一种毫无个性的教学。在课改的今天,有些教师听了一些公开课,没有剖析实践背后的理念,只学会了外在的教学形式。于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解难、表扬激励,乃至肤浅如“你真棒”“拍拍手”也都模仿了.教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它因人而异,极具独创性。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教学设计应该有所不同,别人的设计再好也只能是参考。一个注重专业发展的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并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才能使课堂教学闪动灵性之光、智慧之火。作为语文教师,心中应确立一个坚定的信念:我就是我,我要上出独具个性的语文课。

三、激情,课堂教学的精神之魂

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做教师的绝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这句话也许有些偏颇,但它却鲜明地指出了激情对于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尤其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不断推进的今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绝不能没有激情。教师是课堂的灵魂人物,教师的激情能够燃烧每一个学生。激情是什么?课本是情的载体,一篇篇课文无不渗透着情、浓缩着情、洋溢着情,既有浓浓的亲情,又有真挚的友情;既有澎湃的豪情,又有温润的柔情……教师的激情,就是内心对文本的感动,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体验,外显于他的言行举止,用语言、用表情、用眼神传递给学生,展示一个内心丰富的自我,伴随学生度过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四、开放,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源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叶澜语)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我们深知课堂教学因为“人”的参与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动态生成也成了一种不期然而然的“相遇”。既然动态生成已经成为教学中的必然,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回避,而应以开放的心态来直面它。预设时,让我们抛开一些束缚学生思维的框框,抛开学生学习的“标准答案”,来预设一下怎样广开学路学习,预设多元解读,预设课堂的各种变数,力求使预设的空间具有更大的包容度、开放性。在教学进程中,不固守预设,将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根据学情机敏地对预设进行有创意的调整。如此开放的课堂,必将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课堂,因真实而有了生命力,因个性而有了魅力,因激情而有了感染力,因开放而有了活力。让我们用激情、活力与执著来追求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享受,成为师生共同的期待与向往。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西县兴城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激情预设活力
活力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改制增添活力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