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开始健康美好的人际交往
2009-01-19马丽亚
马丽亚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本调查报告针对小学高年级、初中年龄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试图通过对中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初探,让我们更多地接近孩子、了解孩子,从而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从学生自身发展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开始由家庭向学校、社会过渡。中高年级小学生和初中生对学校、社会的交往需求欲望呈现上升趋势。他们对交往对象的内在素质逐渐有了明确的要求,如会选择兴趣爱好相同的结为好朋友。绝大多数学生将结交诚实、正直的朋友作为他们交友的首选,他们把朋友之间不能坦诚相待看作是最大的悲哀,表现出对真诚的友谊和交往的需求欲望。
从社会交往形式来看,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基本上以三口之家为主,已经不再是以往“四代同堂”式的大家族群居。居住空间相对独立。和以往比邻而居的混合院落居住不同,传统意义上的交往层面发生了改变。此外,课业任务的改变。家庭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快捷应用等,把学生的课余生活较多地局限在家庭的小圈子内,学校里除了与同学交往,上学放学基本由家长接送,生活“两点一线”,交往的时间和空间都发生了变化。
一、调查的对象、方法
本调查选择的对象是本省经济、教育均高度发达的苏南地区的三所学校:一所聚集一流生源的民办改制初中,一所乡镇初中,一所以城市地段生源为主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62份,占所发放的96,2%。
问卷共涉及了四部分内容。即交往现状、交往心理、交往能力和家庭情况,题型涉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共38个小题。
另外,调查人员通过网络直接对调查学校和班级进行搜索。在百度贴吧对班级进行跟踪观察和分析。也深入到学生中进行访谈。
二、目前中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一)学生交往活动范围比较固定,父母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仍然占据主要地位。
调查学生的交往活动范围主要是家庭、学校,其次是社区、公共场所(如图书馆、书店、电影院等);交往的人员主要是家庭成员(包括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其他亲戚)、老师、同学、邻居、父母的朋友、业余培训班上认识的同学,对外交流程度高的学校中,学生有保持联系的异国小朋友。
问卷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孩子的感情非常亲密,交流也比较多。“对爸爸妈妈的谈话十分反感”、“对父母的斗嘴、吵架感到无所谓,习以为常”、“爸爸妈妈从来不过问我的事情,在他们眼里我是可有可无的”,这些问题。98%以上的学生给出否定答案。
“父母经常和你聊的话题是什么”,选择“与兴趣爱好相关的课题”和“生活中的一些苦恼和困惑”这两项的学生最多,分别为65.3%和56.5%,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非常关注。选择“国家和社会中的一些事情”的比例明显偏低。简答题“平时和父母经常去的地方”,答案也比较一致,集中在长辈家里、超市、公园、文化市场、培训班、饭店、旅游的地方。
“你认为生活中对你帮助或影响最大的人”。52.3%的学生选择了“父母”;其次是“老师”,36.7%;再次是“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的偶像人物”,8.9%;而“英雄人物和历史伟人”很少有选择。说明青少年学生主要还是受周边人群的影响。
(二)渴望友谊,重视同伴交往。
大多数学生都有3~5个关系密切的朋友,1~3个最要好的朋友。初中生结交好朋友主要还是在同性别同学之间,交往圈会有所变动。“你与好朋友的关系都容易改变吗”,半数以上的中学生表示会有部分变动。
他们愿意与年龄相仿的同学、朋友交往而且关系密切,许多心事往往宁可告诉朋友也不对父母讲。在“你最信赖,能说心里话、知心话的人是谁”这一调查中,86%的学生首选了“同学”,其次是“母亲”、“日记”,可见学生把同学作为他们倾诉、交流的第一选择。
考察他们的交友标准,结果占第一位的友谊标准是“乐于助人”、“有同情心”,其次是“兴趣、想法、意见和自己差不多”,也就是有共同兴趣爱好,共同语言多的;而朋友的外貌、成绩、家境等因素学生并不看重,交友更重人品,认为精神上的默契和交流是人与人关系中最重要的。
学习上互相帮助也是中学生交友的重要动机之一。而那些成人功利性的理由,如“朋友多好办事”则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可见,中学生交友的动机倾向于精神上的满足,是比较健康的。
(三)具有团体意识、团体的归属感比较强烈。
刚开始升入中学的学生一般和原来同一小学的同学往来密切,课余时间常在一起活动,节假日也常结伴外出。但这种情况随着在新班级与新同学的逐渐熟悉而改变。同时,随着与新同学的友谊进一步加深,还会出现人际关系的拓展。此时,原来小学同学的关系会逐步淡化,新的同学关系成为主要交往圈子,并且出现交往中的小群体。学生在交友过程中有被喜欢、被尊重、被赞赏、被接纳、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学生越来越容易接受同伴的影响也更重视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团体友谊看得很重要,甚至超过了与父母的关系。从百度贴吧上可以发现,以班级为单位的讨论群体比较多。
团体都有某些为大家所信服的中心人物,因为某种特有关系而形成。比如,篮球队、学校社团、居住在同一小区的,上学放学同路的,教室座位在附近的,都会形成3人以上的小团体。一般说来,青少年阶段很少有人长期独立而不属于某个团体。
(四)网络交往逐渐成为学生交往的重要方式。
学生基本以学校、家庭为主要的活动地点,网络为学生的交往提供了新的空间。个人空间、QQ群、MSN、班级贴吧等新型交往手段很受欢迎。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都有聊天的经历,60.9%的初中生拥有一个自己的QQ号码,而且发展迅速。某个团体中有一两个人有,整个团体都会利用这个方法交流。有部分学生为父母添加MSN、QQ号,这部分家长往往是比较开明,知识层次也比较高,在家庭中和孩子互相尊重。也有把老师添加进群体的,询问原因,这些教师平时深受学生信任。
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交往,询问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有何不同,最普遍的回答是在网络这个世界里是人人平等的。在这里,一般能敞开心扉,互相辩论,明确表示自己的观点。最反感的是父母和老师一提到上网就严加禁止,把成绩下降等原因归结于网络。“你是否能自觉控制网上交流的时间”,45%的学生选择了“能自觉控制”,20.7%的学生选择了“想控制,但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他们能意识到导致成绩下滑、交友不当的原因不在网络本身,关键在于自己的意志,但具体控制又因人而
异,情况比较复杂。
三、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情感不稳定,对环境和交往缺乏客观认识。
情感上对父母过分依赖,心理承受力较低,对学校人际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父母在家里对孩子过多的溺爱和娇惯形成了孩子对父母强烈的依赖。随着年龄增长,自我的意识逐渐强烈。当他们进入新环境时,就会产生心理紧张和不安。在学习和活动中,老师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由于他们心理承受力低,受到老师的批评,没有勇气去面对,就采取逃避的态度。从调查中发现,有个别同学存在言语谨慎、情绪压抑、性格内向等问题或是与之相反,出现性格暴躁、易生猜忌等不良性格。“我觉得老师对我太不公平;,真想和他们大闹一场”,有15个学生选择“是”,占3.2%,有20个同学选择了“有时会这样想”,占4.3%,说明学生在情绪上有这样的情况存在。
另一方面,学生个性差异也会导致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因为社会阅历有限,中学生认知上容易片面,而感情十分丰富,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有时对人对事会过于敏感,这也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障碍。看待问题不够客观全面,使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一般而言,内向的学生不大容易交到朋友。活泼外向的学生总是到处能找到朋友,社交能力就越来越强。大家对脾气暴躁、态度生硬或者自私、不尊重他人的同学往往不会乐意去交往。
(二)小团体的存在利弊共存。
从积极的方面看,当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倾向于向同伴咨询和倾诉的,远远多于向家长、老师咨询和倾诉的,而小团体中的成员是最多的倾诉对象,是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交流的一个主要渠道。他们互相帮助,在感情上彼此依恋,很多学生之间情同兄弟姐妹。
但是团体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会产生不良的效果。如对团体以外的其他同学会有排外的情绪,有时会影响正式群体(如班级、中队)中同伴的和睦相处,成员之间有明显的情绪或情感色彩,他们相互之间重感情而轻理智,对一些是非原则问题缺乏判断,导致形成不良的团体。部分学生不受欢迎,被排斥在团体之外,受到孤立,造成这些学生本身发展的困难。
(三)网络交往存在隐患。
网上的人际交往必定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各方面造成影响,其中包括心理健康、情绪、学习生活、性格等。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问卷中我们发现,教育现代化水平越高的学校,学生家庭电脑的普及率越高,而往往不买电脑的原因不是经济上的。是阻止学生上网。家长和教师的忧虑不无道理,从电脑、互联网刚刚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开始。很多消极的东西就瞄准了这个拥有最大受众的信息平台。生活中“少儿不宜”的东西,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互联网,未成年人原本就有着强烈的好奇,这些信息垃圾必然会使他们受到极大伤害。
网络改变了世界,当然也改变了生活,一些学生陷在网络里,现实生活反倒成了点缀,这样人际交往反而少了,性格越来越孤僻。
四、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主要策略
(一)提倡积极的集体活动,通过活动在学生中发展正常融洽的交往,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经验可以借鉴。比如,初一新生入学时的军训,既培养了意志品质,也使学生在共同训练中相互了解,增进友谊。一些户外运动,如运动会、拓展训练、集体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都是学生向往的活动,也是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活动平台。在共同的活动中,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增加自信和力量感并在交往中获得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老师在活动中适时指导同学多接触、交往,教会他们交往的技巧,如在与同学交往中要有礼貌,懂得谦让,关心他人等。
(二)关注和重视学生异性交往,培养健康美好的交友观。
伴随着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青少年的性别意识被唤醒,青少年开始关注异性。大多数青少年对异性的好感十分纯洁,关系也只是限于“喜欢”、“欣赏”的阶段,同学之间往往相互开开玩笑,互相取笑。只要引导得当,环境条件正常,一般都可以发展成健康美好的情谊。但此过程中,家长和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要细心观察,潜移默化地渗透观念,利用学生团队之间的相互影响教会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男女同学之间的友情,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监管有力,网络交往的主流还是健康的,但教师和家长要熟悉学生交往中的新形式,发现新问题要及时纠正。
中学思品教材上,有《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课,就是针对这一新的交往情况,使学生掌握网络交往的规则和网上自我保护的知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使之为生活、学习服务。只有通过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其理解上网交友的意义,趋利避害,才能让网络在学生人际交往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简单的阻止和回避不是长久之计,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营造健康的网络交往环境。比如,一些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学生对电脑的运用能力远远超过家长和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特长,为班里做网页或协助老师做好网络管理员,对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活动给予积极支持,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