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的性质

2009-01-18

科教导刊 2009年13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决策

唐 帅

摘要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分析宏观调控决策的性质也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目的在于分析宏观决策权的特征符合战略决策的特征,所以,宏观调控决策是一项战略决决策。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调控 决策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进一步完善, 宏观调控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宏观调控决策内部由些什么权利构成?先打个比方,在企业中,有三个系统决定企业正常运行:一是决策系统,由股东会组成。二是执行系统,由董事会组成。三是监督系统,由监视会组成。在一个国家中,也有三个系统。如决策系统由人大组成,执行系统由国务院组成,监督系统由法院组成。由此可以类推到国家的宏观调控,我认为宏观调控也可以由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系统构成。

那么宏观调控权由谁来决策?谁是决策的主体?本文仅分析宏观调控决策的性质。通过文献总结,把中国近几十年来的宏观调控决策做了一个概括:从国际形式来讲,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为推动中国经济平衡有序地发展, 我们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实施宏观调控。从国内形式来讲:不仅要经济增长, 还要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促进收入均等化等等。十六大以来, 胡锦涛提出了适合新形势的宏观调控思路。强调宏观调控应始终遵循积极稳妥的原则。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提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1 决策的概述

决策是决定采取某种行动。在管理学原理中,通过分析企业的决策可以知道,管理学所讲的决策,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和在处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时,从各种备选方案中作出选择的活动。决策是指向未来的,而未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但是对于什么是决策,不同的人却理解不一。凡是根据预定目标做出行动的决定,都可称为决策,企业决策分为三类: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那么,决策可以分为哪些层次?

第一,战略决策。战略决策,是解决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问题的决策。一般多由高层次决策者作出。战略决策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它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识别环境的变化,进入市场是企业存续的原动力,通过战略决策企业可以改变生存的市场环境,把握发展机遇,以获取先发优势。战略决策是战略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起着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战略决策有三要素,即战略背景、战略内容、战略过程。战略背景是指战略执行和发展的环境;战略内容是指战略决策包括的主要活动;战略过程是指当战略面对富于变化的环境时,各项活动之间是如何联系的;战略背景、战略内容和战略过程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一个战略决策。

第二,管理决策。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局部问题的重要决策,由中层管理人员作出。相当于比战略决策低等一级。是为了实现战略决策而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使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一种决策。管理决策有多种方式,对于不同的管理者来说往往会采取不同的管理决策,所以导致不同的管理者有不同的管理绩效。

第三,业务决策。是指基层管理人员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相当于比管理决策更低的一个等级,是企业内部在执行计划过程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日常工作效率的决策。

2 宏观调控决策的涵义

首先,认识什么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 一般意义而言, 是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 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 引导其沿着政府的目标发展, 实现社会资源配置和运用最富效率, 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它是保持社会经济总量基本平衡,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 是政府调节市场的主要手段。

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社会生产资源,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以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达到可能高的速度,同时又不使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从而产生通货膨胀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解决国民经济高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

其次,宏观经济调控执行权,是一国最高政权机构中的宏观经济调控执行机关,通过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的一种战略执行权。该权力之所以是一种战略执行权,其原因在于:一个组织决策的执行通常也可以分为战略执行、管理执行、业务执行三个层次。如上所述,宏观经济调控决策属于一种战略决策,而对这一决策的执行——宏观经济调控执行,显然属于战略执行层次的执行,并且这种执行的权力——宏观经济调控执行权,当然也就应属于战略执行权的范畴。应当指出的是,如果再进一步划分,宏观经济调控执行权这一战略执行权本身也由管理决策权、管理执行权、管理监督权三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具体权力所构成;并且,其中的管理执行权,又是由业务决策权、业务执行权、业务监督权三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具体权力所构成的。

3 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的性质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宏观调控决策主要是针对经济的长期运行,解决经济的周期波动问题。宏观调控决策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货币,财政,税收等宏观政策手段,(下转第188页)(上接第185页)间接影响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

因此,宏观调空决策属于战略决策的特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宏观调控的理念发生了明显转变,符合战略决策理念。企业战略作为面向未来的决策,如何从环境变化中发现机遇,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是战略要回答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战略的制定者具有深邃的洞察力,能够认清环境变化的基本趋势,并根据这些趋势来构想企业的未来形态。这样,企业才能利用环境变化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战略决策的性质是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重大全局决策,由高层管理人员作出。对关系战争全局的问题作出的决定。

第二,宏观调控的目标更加全面, 调控手段更加多样,并注重政策的有效搭配。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总水平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控制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确立战略的纲领性地位。同样,企业战略从整体上对企业的发展进行规划,起着统率全部经营活动的纲领的作用。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成员都肩负着实施战略的任务,因此使每个成员都熟知企业的战略目标,认清自己承担的责任,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是获取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三,国际经济环境及外部因素, 对宏观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的影响日益明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加入WTO, 中国经济已经高度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自2002以来,国际经济整体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比较良好的外部环境。通常,战略的稳定性意味着战略方案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应该是不变的,而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又迫使企业必须适时地进行战略调整,这就对战略决策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准确判断环境变化的长期趋势,缜密地设计和选择战略,预先制定必要的应变方案,这些都是成功的前提条件。可以肯定地说,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称不上是战略,没有稳定的方针也称不上是战略。由此可知,宏观经济决策是一种战略决策。

4 结语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由于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是对一国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进行调控的一种决策,涉及一国的组织目标——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和发展,以及战略规划——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的重大事项,具有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因此,这种决策应当属于战略决策的范畴,而这种决策的权力,即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权,也应当属于一种战略决策权。可以看出,战略决策的特征符合宏观调控决策的特征,因为宏观调控是国家为了保持国民经济能持续、稳定、健康迅速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引导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而采取的经济措施。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注释

沈田青.我国宏观调控决策演变探析[J].集团经济研究杂志,2007.7:7~8.

俞家文,王保敏.企业战略决策中竞争信息的获取与运用[J].当代经济杂志,2008.10:72~74.

岳翠芝,朱永波.管理决策应以人为本[J].黑龙江科技信息杂志,2008.35:13~139.

郝家龙,高鹤.“整体均衡、局部过热”之实证分析及宏观调控决策建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3(2):57~60.

景维民,张慧君.中国当前宏观经济走势与宏观调控特点分析[J].领导之友杂志,2008.3:26~28,

李艳营,田杰.如何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J].民营科技杂志.2009.5.114~114.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学决策
什么是好的决策
好的决策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面向港澳籍外招生教学中的案例应用
宏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MBA宏观经济学[HT19.H]教学理念的多维视角探讨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