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应理性增持黄金储备

2009-01-18贾峻搏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10期

贾峻搏 董 静

摘 要:黄金这个古老的硬通货曾经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就渐渐淡出了金融核心的地位。但是随着中国和印度相继增加黄金储备之后,我们开始重新审视黄金储备所扮演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分析黄金储备的过去和当前的作用,以及持有的利弊,提出我国应当在权衡储备结构,以最利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为原则,适当的增持黄金储备。

关键词:黄金储备 储备结构 战略储备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黄金储备现状

历史上,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黄金也渐渐退出了金融本位货币的舞台,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元的萎靡不振,黄金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各国纷纷调整对黄金的战略储备以及黄金在各国储备中的结构比例,以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009年4月24日,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及《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之际,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胡晓炼透露,自2003年以来,我国逐步通过国内杂金提纯及国内市场交易等方式,增加了454吨黄金储备,从2003年的600吨至2009年的1054吨,增长幅度高达76%。而中国的黄金储备总量继美国(8133.5吨)、德国(3408.3吨)、意大利(2451.8吨) 、法国(2445.1吨)之后,一跃成为世界第五。 而就今年在11月,印度政府紧急购进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弥补财政不足所出售的403.3吨黄金之中的200吨,随后,国际金价大涨,日前,国际金价已经突破了1100美元/盎司大关,黄金再度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焦点。可见,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货币管理局增加对黄金储备的持有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我国的GDP在2008年就已经突破30万亿人民币,对于这么大的经济体来说,黄金储备的增持是一种必然。

二、 国外有关黄金储备增减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与当前中国积极地增持黄金态度相反的是,在2001年以前,许多国家减少了黄金储备总量,如:荷兰在1994至1995年期间共抛售总量为324吨的黄金,而在千禧年9月又售出100吨;比利时也在1994至1995年期间抛售了290吨黄金;1999年7月至2002年3月, 英国又出售了全部715吨黄金储备中的415吨。

各国之所以纷纷选择抛售黄金储备,而非囤积黄金储备,其原因综合考虑如下:

首先是在黄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其作为国际货币储备以及国际支付的功能严重下降。在1976年召开的牙买加会议确认了黄金非货币化原则之后,黄金的地位渐渐下降,之后主要由美元为主的发达国家货币渐渐取代,成为了国际支付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各国对于黄金的国际支付储备需求大幅下降。

其二,黄金在失去了国际支付的功能之后,其作为储备资产的收益能力低下的缺点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上述国家选择减持黄金,换取可生息的外汇资产,这种对其储备资产结构的改变增加了其储备资产的盈利能力和流动能力;同时,多层次结构的外汇储备也提高了储备资产的多样性,分散了风险。

其三,某种特殊时期的应急支付的需求直接导致了储备黄金的兑换。如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 韩国政府为了获得IMF的贷款,广泛收集了民间藏金约250吨,,并将其兑换成外汇以弥补贸易缺口,缓解金融危机;同样在2001年,俄罗斯为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发生,出售了部分的黄金储备,用于西伯利亚重建。

其四,各国或者经济体为了各自的目的。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黄金市场萎靡不振,金价在1997年底至1998年初阶段跌破300美元/盎司大关,由于欧洲中央银行持有1/4的黄金储备,欧洲各国竞相抛售黄金的行为会导致金价更加一步大跌,所以为了面对这一局面,1999年9月欧洲中央银行与14国中央银行签订了《华盛顿协议》,协议重申了黄金在货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并承诺在5年之内每年出售黄金总量不得超过400吨。因此黄金价格得以反弹,黄金市场供不应求。

除此之外,还有南非和加拿大等产金大国认为,本国若对黄金有需求,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生产来解决,所以本国不必持有过多的黄金储备。

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2001年以前的各国对待黄金储备的态度多是以减少持有为主,但是目前来看,各国对于黄金储备的态度又开始有所转变:其中印度在11月份增持了200吨黄金,欧盟央行在10月早些时候也增持了为数不多的黄金,种种迹象表明,世界各国现在又开始重新审视黄金储备的价值,重新调整本国总储备的结构。

三、我国目前情况下增持黄金储备的必要性分析

由上可以看到,黄金虽然自古以来就是被全世界所认可的交易硬通货,但是其在现代经济中作为各国资产储备的劣势也愈加明显。主要是因为黄金虽然可以保值,并且可以在各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应急支付,但是交易起来却极为不便。更重要的是,黄金无法产生任何金融杠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财富。黄金必须要进行实物交易,因此也制约了经济发展的速度。黄金储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但无法带来外汇储备所能提供的收益,反而会带来相应的管理费用。长久来看,黄金储备仅仅是能够作为战略储备为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体系提供支持。但是这一传统理论在危机或经济出现动荡的时候并不为主权国家所信奉。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元的疲软使得我国外汇储备瞬间蒸发掉千亿元的外汇储备,面对如此困境,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黄金储备的价值:

首先,黄金具有绝对价值。当外汇储备风险不断变大的时候,黄金的绝对价值优势就显得无可比拟。试想,若有一天,美国突然面临巨大的经济危机,美元变成废纸,各种美元账户仅仅代表着空头数据的时候,世界金融将面临怎样的混乱,那些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和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将面临怎样的损失?虽然他们国家本身并未受到任何经济冲击,因此,黄金储备的绝对价值优势,是无可替代的。

其次,黄金储备对于所有国来说,具有绝对主权。这不同于外汇储备存放或投资于储备货币发行国,黄金储备一般都存放在本国,即在任何情况下,黄金都会作为本国主权的财富存在。

最后,黄金是永恒的财富。1999年5月20日,格林斯潘在对住宅银行委员会的讲话中指出:“黄金仍然代表着世界上的最终支付形式……”虽然IMF已经确认了黄金的非货币化,但是黄金作为财富的价值却没有改变,黄金依然是全球公认的具有永恒价值的财富,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黄金储备的增加都意味着国家所拥有的永恒财富的增长。

笔者认为,我国黄金储备的增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中国是一个外汇储备大国,2009年9月份的最新数据中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已经增长至22725.95亿美元,2009年除了2月以外,外汇储备都保持着一定速度的增长,并且相对2008年1月至08年9月外汇储备总量的增幅,09年1月份至09年9月外汇储备总量的同期增长量多出了约334亿,9个月的增幅达到3591亿美元。 但是中国目前黄金所占总储备的百分比仅仅达到1.9%,相对于世界黄金储备总量前20的其他国家,明显偏少。而且中国目前持有的外汇储备主要是以美元的形式存在,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元的疲软导致了大量中国外汇储备的凭空消失使得中国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储备结构,以期最小化美元疲软带来储备损失。

其次,目前全球的大救市行动很有可能引发日后的流动性泛滥,中国政府此举可能为了应对其预期到的日后可能的流动性泛滥。在2007年时,金价曾经达到1031美元/盎司的高峰,而彼时,正是全球流动性泛滥之时,当今金价已经突破1100美元/盎司大关也预示着全球流动性泛滥可能正在发生。相对于持有黄金,在欧美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形势下持有美元或者美国国债显然不能带来理想的收益。

除了加息之外,黄金对于通货膨胀也具有一定的防范作用。长期的历史证明:黄金的价格随通货膨胀指数同步上涨,并且上涨幅度领先于通货膨胀指数;而通货紧缩期间,黄金的价格不一定同步下跌或者下跌的幅度低于通货膨胀指数。

四、 我国增持黄金储备的具体对策

中国目前对于黄金储备的一系列动作很明显的说明中国正在重视黄金,希望通过购进更多的黄金来改善自己的储备结构。而与此同时,中国建议IMF一股脑卖掉它所有的3217吨黄金储备,如果IMF照办(IMF确实在最近为了弥补财政不足而出售了403.3吨黄金,文章开头已经提及),那么国际金价理应有所下跌。人们会顺理成章的,联想到中国希望购进更多的黄金的同时,也希望金价不应过高。而且中国政府此番建议也说明了中国政府并非单单是因为想要在黄金市场有所作为,而是真正的要购进黄金并作为自己的战略储备来使用。

但是,中国一方面在增持黄金储备的同时,一方面也应该注意保持谨慎的态度适度增持,以防止矫枉过正,出现不可预测的后果。

首先,由于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同属于中央银行的资产,因此在货币政策上,增加黄金储备与增加外汇储备会产生相同的货币乘数效应,所以,通过减少外汇储备来增持黄金才能达到对通货膨胀的防范效果。而中国在经历了救市以后,中国虽然还没有面临广泛的物价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但是业界已经有人提出通货膨胀已经到来了,其观点在于:虽然中国目前没有出现广泛的物价上涨,但是奥地利学派看来,通货膨胀对经济体的真正危害本来就不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而在整个经济体的相对价格结构遭到扰乱。多发的货币导致不同行业、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不同时间、以不同幅度上涨,从而给企业家们发出错误的价格信号。现在的资产价格上涨就已经诱导原来实业领域的企业家将大量资源投入到股市、房市中,这就是相对价格结构被扭曲的结果,而这对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是不利的。

其次,中国政府需要谨慎增持黄金储备,因为过量的增持行为必然导致市场预期的上升,国际金价必然会上涨,这种政府行为必然会严重影响市场的正常供给需求均衡,这种破坏必然导致社会福利下降,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了国民生活质量。

再次,我国应该权衡黄金储备在总储备的合适的比例。如黄金储备总量前5名的其他国家:美国黄金储备总量8133.5吨,占总储备比例77.4%、德国黄金储备总量3408.3吨,占总储备69.2%、意大利黄金储备总量2451.8吨,占总储备68.6%,法国黄金储备总量2445.1吨,占总储备70.6%,甚至黄金储备总量排名第13位的葡萄牙黄金储备总量占总储备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90.9%!

我国政府也不应对黄金储备的持有量矫枉过正,黄金的价值如上文所述,最关键的是其保值性与绝对价值性。如果我国政府通过减少外汇储备的手段增持黄金储备,必然导致资产收益率下降;而如果我国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增持黄金储备,则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生活质量。

因此,我国政府应以最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和最有利于本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为原则,谨慎持有或者增持黄金储备。

(作者:贾峻搏,南京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董静,南京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注释:

数据源于世界黄金协会09年9月公布的各国黄金储备.

数据源于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官方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