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向生涯发展中心的转变
2009-01-16陆倩倩唐林伟
陆倩倩 唐林伟
摘要:就业指导中心存在着终结性、功利性和表面性的弊端。实现就业指导中心向生涯发展中心的转变是改善就业指导中心功能的需要,是真正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需要,也是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需要。生涯发展中心构建的指导理念是职业教育的终身性、生涯辅导的个体性、生涯教育的全程性、就业信息的广泛性、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开放性以及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此理念指导下的生涯发展中心包括生涯咨询部、生涯课程部、信息服务部、对外联络部等七个部门。
关键词:就业指导中心;生涯发展中心;转变
作者简介:陆倩倩(1986-),女,安徽蚌埠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涯教育与咨询;唐林伟(1978-),男,河南泌阳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2007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中专学生生涯辅导系统的开发研究”,项目编号:44037600。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34-0024-04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与生涯发展服务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相关实施机构的设置及其功能的发挥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效能与吸引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向生涯发展中心的转变,不仅仅是机构设置的变更,也是就业指导中心功能的完善,更是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变。
一、就业指导中心向生涯发展中心转变的必要性
(一)就业指导中心存在的弊病
一般而言,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学校教育学认为,就业是学生从入学、接受学校教育到完成学业步入社会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过程。[1]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找工作即称为“就业”。因此,就业指导中心作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职能服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各系部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2]就业指导中心是社会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桥梁,是学生与社会沟通的纽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就业指导中心以职业指导理论为其理念支撑。职业指导,或者说就业指导,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经历了指导式咨询、非指导式咨询和生涯辅导的发展过程。[3]我国的职业指导目前还停留在英美上世纪初叶的阶段,其发展明显滞后于职业教育实践及社会现实的要求,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终结性:即就业指导是静态的和一次性的,它将职业院校学生的出路仅仅定格在就业上,目标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升学需要等其他生涯选择及职业变更的需要,学生无法从学校得到充分的辅导。就业指导以人职匹配理论为基础,认为“萝卜”和“坑”是既已存在的,把合适的“萝卜”放到合适的“坑”中,就业指导就已完成,奉行的是一步到位式的终结性指导。
2.功利性:从目前情况看,就业指导通常是临近毕业时才能享受到的“福利”,而对其他在校生提供的指导较少或几乎没有,就业指导往往沦为提升学校就业率的手段。这种指导还停留在“点”的阶段,适用性、功利性太强,缺少促进就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和完善的保障体系,具有季节化的特点。[4]
3.表面性: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停留在政策解读、技巧讲解等基础层面,形式单一,而且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教法呆板,不能调动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此外,由于就业指导及其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实施中往往流于形式。
(二)构建生涯发展中心的意义
目前,为大多数西方学者所接受的是舒伯(Donald.E.Super)的生涯定义:“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型;它也是人生自青春期至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职业以外,甚至包括副业、家庭和公民的角色”[5]。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博士第一次使用了“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一词,美国教育总署专门对生涯教育进行了界定:“生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career awareness)、生涯探索(career exploration)、生涯定向(career orientation)、生涯准备(career preparation)、生涯熟练(career proficiency)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6]在生涯教育的视域下,本文提倡学校运用生涯教育统合经济、社会、心理等各种因素,通过个体连续不断地发展来达成个体生涯发展的目标与结果。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构建生涯发展中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就业指导中心向生涯发展中心的转变是改善其功能的需要。传统的就业指导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做好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这种单一的工作职能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冲击下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与个体的发展要求。时代呼吁就业指导中心向生涯发展中心转变,职能上也要逐渐完善。不仅采用各种措施促进学生就业,更要为学生在生涯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困惑提供咨询与解答;不仅为学生提供职业准备方面的教育,更要开发促进学生终身、全面发展的课程;不仅坐等用人单位的“用人订单”,更要拓宽路径,“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企业的长期合作;不仅考虑全体学生的需要,更要关注个体的个性化生涯发展需求。
2.就业指导中心向生涯发展中心的转变是真正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需要。2004年4月,教育部颁布文件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是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是一种暂时性的策略,属于政策导向;而服务,尤其是要服务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是实现就业导向的根本和前提。高职院校的生涯发展中心要致力于服务全体学生,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就业纳入到个体的生涯发展中,不仅培养学生一次就业的能力,还要塑造学生继续学习(Retrainability)和多次就业(Reemployability)的能力。这种“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在生涯发展中心的指导理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3.就业指导中心向生涯发展中心的转变是增加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需要。一直以来,职业教育都是“批量生产的”,是“终结性的”,把不同的学生打造成相似的“成品”,以整齐划一的模式培养学生,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忽视了学生对未来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构建生涯发展中心,首先在理念上就是一个飞跃。受人本主义和发展心理学的影响,生涯发展中心更加关注个体的主体性,满足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生涯发展需求,丰富了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涯发展路径,使得职业院校学生的生涯选择趋于多样化,也让职业教育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二、生涯发展中心构建的指导理念
高职院校生涯发展中心构建的指导理念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的终身性
从关注学生就业的季节化的就业指导转向关注学生一生发展的生涯辅导,背后离不开终身学习理念的支撑。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世界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需要事先确定精确目标的职业教育面临着一个问题:对现有的工作种类的适应性并不意味着在未来职场的适应能力。在应对这一问题时,与就业指导中心相比,生涯发展中心显示出了它独有的优势。例如生涯课程除了涵盖就业指导中心提供求职准备的内容外,生涯发展中心的体验式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各种切身体会,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其适应能力。为了适应技术、技能的不断变化,唯一的解决方法是终身学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生涯辅导的个体性
传统的职业指导以人职匹配理论为基础,通过关注职业来帮助个人取得职业成功。职业成功被作为职业人的唯一目标,似乎把握了职业发展规律就能保障所有职业者取得成功。而生涯辅导则以每一个具体的人为关注的焦点,关注职业对于个人的不同意义,关注职业角色以外的多种角色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强调个人的自我觉知和自我接纳,注重个人独特的生活形态和生活风格,透视个体个性化的发展需求。[7]
(三)生涯教育的全程性
生涯教育不再如以往只针对毕业生开展,而应该是一项贯穿高职院校学生全部学校生活的活动,且不同阶段生涯教育的内容和侧重点都应有所不同。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触生涯教育,保证生涯教育全面覆盖高职生校园生活的不同层面,真正把生涯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中,让生涯教育贯穿高职学生求学生活的始终。
(四)就业信息的广泛性
生涯发展中心将为学生提供360度全方位就业信息,不仅仅是静态地提供企业用人单位信息,还是企业、学校及院系、学生互动的平台,设有学生信息库供企业选择,同时,企业也积极反馈对学生的要求。这样,不仅企业能及时录用到需要的人才,学校也能敏锐地把握社会需求,并能适时地调整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常新。如此,生涯发展中心才能真正发挥桥梁作用。
(五)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开放性
通过生涯发展中心构建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首先是系统的,它并非是零散的、应急性的,而是根据学生每个阶段的生涯发展任务不同来设置的。同时,它又是开放的,课程内容并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可以灵敏地对外界变化作出反应的课程体系,同时具备稳定性与灵敏性,教学形式多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六)师资队伍的专业性
必须严格控制生涯发展中心教师的资格准入,生涯发展中心的教师必须具备教育学或心理学教育背景,或是具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经验的人群。这样才能弥补目前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缺憾。从事生涯教育的教师要有能力接受学生的咨询,完成对学生测评的结果评价。承担教学的教师要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担当好生涯发展中心与学生的联络员。同时,生涯发展中心的教师必须具备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生涯发展中心也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知识补给,使中心时刻充满新鲜的思想与血液。
三、生涯发展中心的机构设置与职能构成
依据以上指导思想,结合目前就业指导中心的实际情况,笔者对高职院校生涯发展中心的机构与职能做了如下可能性设计,其整体结构如图所示。
(一)生涯发展中心:统筹领导全校的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工作
对全校各个院系的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方向性指引和保障工作。其选址必须是在学生容易发现和关注的地方,只要学生对生涯发展产生困惑,即可以得到相应的服务,使疑难得到解答。中心下设生涯咨询部、生涯课程部、信息服务部、行政事务部、就业指导部、宣传拓展部、对外联络部七个部门。
(二)信息服务部:负责信息的吸纳和传播,是学校和学生与外界沟通的平台
就业指导服务活动的开展也是就业信息收集、加工、传播和共享利用的过程,学校共享的就业信息是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基础。[8]信息服务部主要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信息汇总,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毕业生信息管理,为学生提供在线的生涯辅导和咨询。另外,此部还承担生涯教育课程的学生网上选课工作以及网络职业测评工作。这些职责被细分到两个部门——学生信息维护处和共享平台建设处。
(三)行政事务部:主要负责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
下设学生就业事务受理处和企业事务受理处,分别负责处理学生事务和企业事务。学生事务受理处负责办理就业协议书的签约手续,编制毕业生就业方案;负责毕业生派遣和离校手续以及综合管理等工作。企业事务部负责企业的疑难解答、录用毕业生政策咨询、向用人单位发布毕业生求职信息;收集全国各地用人单位信息并及时发布给毕业生;负责并组织各种大、中、小型供需见面会等。
(四)生涯课程部:是生涯发展中心的核心部门,是中心面向全校开展生涯教育的通道
下设生涯课程开发部和生涯课程教学部。生涯课程开发部负责开发生涯教育课程,时刻与各院系保持联系,对学生和企事业单位的建议积极做出反馈,致力于构建灵活、开放、适切的课程体系。生涯课程教学部是生涯课程实施的载体,因此,生涯课程教学部应竭力开发新型的教法,如灵活运用体验式等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自身的切实感受。教学部和开发部应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协作,实现课程开发理念共分享,教学方法共商讨。此部下设院系联络处(人),这样做,一是为了积极听取各院系学生对生涯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二是便于各院系拥有自己的课程开发工作室,近距离与社会需求保持联系,并结合自己的院系特色开设相关生涯教育课程。
(五)宣传拓展部:外界对生涯发展中心的认识主要来自宣传拓展部的工作成果
宣传拓展部的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校内宣传工作,力保校内实现无缝隙的就业信息覆盖,在学生宿舍、餐厅等学生比较密集的地方发放纸质宣传信息,借助校内广播台、数字屏幕等,及时传达相关信息,采用网络等多种宣传手段相结合,确保学生对最新的就业信息触手可得。二是校外宣传,这里主要针对用人单位做好宣传,工作职责涉及向用人单位发布每年毕业生的总体情况,做好供需见面会的宣传等,力保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不会断线。此部下设院系联络处(人)。
(六)对外联络部:是生涯发展中心对外联络的窗口,为学校与外界搭建沟通的平台,也是校内外信息交换的通道
其主要职责是与社会建立广泛联系,为学生顶岗实习挖掘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涯体验机会,拓宽就业渠道,打开学生的就业市场,召开校园招聘会、参加校外人才交流会,策划举办与市场变化相对应的项目培训。此部下设院系联络处(人)。
(七)生涯咨询部:是最具生涯发展中心理念特色的部门
开展生涯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发现自我与外界环境的一套系统方法,从而能使学生在尊重自我个性特点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择业,实现生涯发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是充满个性化特征的,传统的“一刀切”的解答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生涯咨询部应运而生。此部主要接受在生涯课程中无法为生涯发展困惑找到答案的学生的咨询。生涯咨询部下设生涯测评处和一对一辅导处。生涯测评处负责开发职校学生的生涯测评系统,并通过和就业信息服务部合作,将生涯测评推向全体学生。生涯测评需要有专业人员来实施,需要有科学、完善的测评手段,并给测评对象以科学、客观、公正的测评和解释[9];此部专门负责接待学生的个别来访,下设院系联络处(人)。
四、生涯发展中心的职能特征
与传统的就业指导中心相比,生涯发展中心在职能上具有以下特色:
(一)生涯教育工作落实到院系
生涯发展中心的角色从以前的“一刀切”转向了“量体裁衣”。中心根据需要,在各个院系设立了部分部门的联络处(人),分管院系的生涯教育和就业工作。院系联络处(人)要将针对全校的生涯教育在院系具体化、特色化,做好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涯讲座,积极开展校友咨询等形式的活动。如此,不仅有利于中心统筹安排全校工作,也有利于院系在中心的理念指导下,开展富有自身特色的生涯教育与就业服务,让学生享有个性化、富有专业特色的生涯教育。
(二)生涯咨询成为独立部门
将生涯咨询独立为一个部门,不仅体现了生涯发展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生涯教育以重视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人为本”做好学生的人生指导,将就业指导变为生涯辅导、生存教育,[10]真正做到普遍指导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让每个学生都能沐浴到生涯教育的阳光。
(三)就业教育仍然必不可少
生涯教育最深刻的变化是将视点从关注学生择业期的一个点扩展为对人一生发展的关怀。生涯教育最终解决的是知识教育与人的社会化的整合问题,解决的是人的生存与生存质量的问题。[11]但是,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问题困扰着高职院校,就业率也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让人不可小视。生涯教育的目标是长远的,而就业是眼前的、现实的问题。要完全推翻应时的就业教育来实施目标长远的生涯教育是行不通的,二者必须相互交融。学校可以在现有的机构设置下,对其加以完善,结合学生生涯发展需要,依据生涯发展中心机构设置图来增设相关部门,并调整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7]石伟平.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08,268.
[2]袁宏.高职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职能定位的思考[J].决策管理,2008(17):39.
[3]吴志功,乔志宏.美国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4(6):52-61.
[4]娜林.日本高校就业指导及给我国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3):45-48.
[5]Super,D.E.(1976).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Monographs on career education. Washington,DC:The office of Career Education,U. S. Office of Education.:4.
[6]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9.
[8]周红,夏义堃.英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发展启示[J].江苏高教,2006(5):122-124.
[9][11]王昕.美国生涯教育及其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7):137-138.
[10]张涛.发达国家高校就业指导给我们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8(8):89-91.
责任编辑肖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