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知识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实践

2009-01-16杨柳岸

关键词:法律条文劳动法庭审

杨柳岸

在初中政治的法律知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巩固法律知识的内涵,笔者进行了法律知识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实践。

研究实践涉及以下内容:通过一系列结合实际案例的法律条文解释、案件审理分析,首先让学生建立法律意识,在校期间就懂得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知道怎样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自己依法应当承担哪些义务;走出校门后,应懂得如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实际合法权益,怎样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步入婚嫁年龄后懂得如何依照法律行事,怎样依法承担家庭义务,等等。具体步骤为:读—听—观—画—模。

一、读——读法制材料

1,在法律知识教学中系统地指导学生结合实例学习法律条文,有利于学生认识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和经济活动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规则;认识经济犯罪侵犯了(公私)财产、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公私财产罪是包括暴力、盗窃、哄抢;记住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下列行为,迷信,制黄、贩黄,非法出版,赌博,吸毒。认识环境问题、违法行为,知道所有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和双重性;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2,学科间可相互渗透。如社会常识课讲到水资源与森林资源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与森林资源的现状,还要通过《水法》与《森林法》的宣传,强化学生保护国家环境资源的意识;科学课讲到动物:植物时,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国家要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法》;在“知法、守法”主题班会中,通过多媒体刻画知法守法的重要性;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主题活动中用,可引用大量文字及图片进行自主宣讲,均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课外引导学生收看法制新闻节目,阅读法制类的新闻报道。通过实时的新闻报道,让学生在对法律条文单一的理性认识基础上,增加些感性体验;通过一则则的法制新闻,使学生加深对条文的理解,提高法制意识。

二、听——听法律讲座

听外聘的法制副校长或政治课教师作法律讲座。讲座的主要内容涉及法律基本知识、交通法律常识、学生易发的违法犯罪事件、易违反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如何远离盗窃、抢劫、打架、吸毒、赌博等违法现象。通过相关讲座,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如何远离违法犯罪、如何遵守法律规定,使法制教育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观——观庭审现场

利用案件庭审机会,带学生去法院旁听庭审全过程。通过检察官对案犯的起诉,审理时律师的辩护,被告的答辩乃至最后的陈述,判决时法官对案犯的判决宣读,将整个案件始末完整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实地观看整个庭审的过程中,会产生法律条文、法律执行、违法后果与侥幸心理之间的强烈碰撞,真切感受法律的威严,认识自觉守法的重要性。

四、画——“画说法律”

在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的“读、听、观”教育活动后,为使学生深化体验,可指导他们联系自身感受,用手中的笔,揭示周围违纪、违法现象及其恶果;宣传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宣传毒品的危害性、禁毒的必要性以及怎样预防艾滋病。活动采用配文连环画、配图宣传栏、大小黑板报等用“画说法律”的形式,使法制教育成果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深化。

五、模——模拟庭审、模拟招聘

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讨论、实践操作,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模拟庭审

庭审前,需要让学生了解哪些情形属于赌博,哪些情形属于犯赌博罪,这些行为该受到怎样的处罚;哪些状况属于寻衅滋事,该行为违反了刑法中的哪一条;哪些现象属于扰乱社会秩序,该负怎样的刑事责任;对盗窃、诈骗、抢夺行为,依照刑法中的哪一条定罪处罚;对以暴力、胁迫手段索取超出正常交易价钱、费用的行为,以什么罪处罚;故意伤害他人犯罪的,依照刑法第几条规定处罚等与案例相关的法律条文。

庭审时,以审理刑事案件为切入点,待学生对《刑法》、《治安管理条例》等法律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理解后,继而审理民事案件。当学生对《婚姻法》《劳动法》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要接触到的条文有了基本概念后,开设模拟招聘会,指导学生提高法律水平,进一步体验法律的威严。

2,模拟招聘

模拟招聘前,先了解合同的种类,包括劳动合同、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保管合同、委托合同等。主要了解签订劳动合同要遵守的原则。合同要符合《劳动法》中关于劳动时间、劳动报酬、保险金缴纳的规定,要讲平等,任何一方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遵守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模拟招聘时,虚构若干个用工单位进班设摊招聘,让学生参照去人才市场找工作的方法,自备求职简历去应聘。应聘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与用人单位协商劳动时间(劳动合同最短签一年,一年的合同试用期为一个月,周工作40小时);劳动报酬(本地最低月工资660元);保险金缴纳(至少交纳养老保险金、大病保险金、工伤保险等)等条款合同。模拟招聘后,及时进行总结反馈,并就已签的劳动合同进行逐款逐条的解释、修订,直到最后完成合同的签订。同时,指导学生将修订后的劳动合同进行保存,以供以后真正求职时参考。

法律意识的形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上课、分析、讨论,教学过程显得不够丰满,缺少整体魅力。在“模拟招聘”与用人单位商谈合同条款的过程中,有学生碰到这样的问题:用人单位坚持认为某技术工种需延长试用期,劳动者如果不同意,就只能放弃;而同意延长试用期,就等于同意少拿劳动报酬。还有学生碰到这样的问题:用人单位要求的劳动时间超出了《劳动法》规定的最高限度,而劳动报酬只是本地的最低工资,如果不干,就没有工作,无法养活自己;如果勉强签下合同,自己明显吃亏不算,还违反了《劳动法》。

就上述涉及社会就业环境的问题,作为只持有法律文凭而没有社会法律工作经验的学校教师,做出的解答是理想化的,是否行得通还有待市场来验证。所以,当遇到实际法律问题时,应该增加家长、法律工作者的参与,使学生将自我防范的准备做得更为充分,提高自觉依法行事的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法律条文劳动法庭审
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法教育实践研究*
实质判断如何结合法律条文——“德发案”再审判决中的利益衡量评析
民事庭审优质化的标准
2018劳动法规定:员工因降薪调岗而辞职,单位必须支付补偿金
西夏武器装备法律条文与唐宋法律条文比较研究
贯彻《劳动法》 且行且完善*——我国劳动立法的发展与完善
自动到案后仅在庭审时如实供述能否认定自首
行政公益诉讼庭审应对的探索
言语主体与庭审转述行为主体的多元同现
劳资冲突背景下的中国劳动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