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读出一片天
2009-01-16周兆燕
周兆燕
一、研究的缘起:现代诗歌教学上存在一些误区
《新课标》突出“欣赏”、“体验”,体现了对初中语文文学教育思想的回归。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诗歌在初中课本中人选的比例明显增加,全套初中教材中,收录了17课23首诗歌。这样,对诗歌教学的重视也提上了重要日程,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教学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问题日益突显。
但是,反观现在的一些诗歌教学的教研课、观摩课、展示课、评比课,仍然普遍存在缺乏一种语文本位、文学本位意识,过于偏重诗的思想意义,用教师的传授和讲解取代学生“读”的体验,放弃学生的认知特点,无视语文学科诗歌的特质,把诗歌教学变成一个机械操作的过程。
误区一: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缺乏个性体验
初中课本所选入的诗歌都是中外名篇,有些篇目浅显易懂但内涵丰富,教师往往会认为学生生活阅历与社会经验不足而不足以理解诗歌内容。因此,对诗歌内容及语言特色方面的解读,往往采用发令的方式,直接告诉学生所学诗歌的内容及语言特点,忽视了学生对诗歌的个性体验。长期以来,诗歌教学就一直局限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模式,根本谈不上对诗歌美的语言的赏析。长此以往,诗歌教学也就裹足不前,走进了死胡同,直接导致课后的机械背诵代替了课堂上有韵味的诵读。
误区二:学生朗读,教师点评,缺乏特色新意
诗歌教学重视读,重要的是教师要能指导好学生的读,还要注重学生读后的点评,这样学生才能有所提高。而对学生朗读的点评,最能见出教师的文学素养。对于诗歌的点评,教师若没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点评永远是任何体裁一个“味”,没有特色,没有新意,而新课程的实施,又使得教师对诗歌朗读重视的基础上,放任自由地去读,不着边际地去读,看上去整堂课读得沸沸扬扬,实际上是失去方向的瞎读,结果是偏离了作者的原意,曲解了诗歌的真意。
误区三:机械操作,肢解诗歌,缺乏整体感悟
诗歌是无声的音乐,诗歌是无形的图画。只有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感悟,才能从文字符号的背后,观赏到诗人内心闪现的灵光,获得一种曾经有过或未曾有过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可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诗歌的文体特征,采用与其他文体同样的教学方法,操作的方法很是机械,从学习生字生词、交代时代背景、理清段落结构到分析语言特色,激不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半点兴趣;有的教师则运用多媒体的现代手段,肢解了诗歌的各个“部件”,表面上色彩斑斓,实则抹杀了诗歌的生命。以上做法,都不能让学生领悟到诗歌的精髓。其实,接近诗歌的最好方式不是解释,不是用繁复的解释来肢解诗歌,而是对诗歌的整体的感悟和体会!
误区四:重视含义,营造意境,缺乏联想想象
诗歌是“依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它们的魅力在于可以给读者带来无限的遐思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教师往往为了达到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目的,创设课堂气氛、展示直观形象和画面,或者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等进入意境,其实以上环节完全可以由学生来操作。另外,感悟诗的意境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只是通过推敲语言、琢磨构思、研究修辞手法等,来认识诗中所创造的形象的意义及审美价值。这样做,谈不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更别提融入自我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感情了。
二、实施途径:探索走出现代诗歌教学误区的策略
基于以上认识,一年多来笔者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就如何走出误区,进行了一些实践尝试。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读”的策略:
1,加强诗歌的朗读指导,读出个性体验
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而“诗歌是一种更纯粹的语言艺术”,那么我们的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就应该是诗歌的言语形式,这言语形式体现在教学中就是朗读。新教材在每一首现代诗的课后练习中,都有朗读方面的要求。就拿七年级语文来说,《在山的那边》中“朗读全诗,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理想》课后的朗诵比赛,《秋天》中“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想写景的次序,再背诵全诗”,《化石吟》中“这首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反复朗读,体会这一特点”,《郭沫若诗两首》中“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黄河颂》中“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等。由此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教者更应明白现代诗歌教学中朗诵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标》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此高要求,仅仅在诗歌教学的朗读环节中做到读音正确、轻重缓急清楚是不够的。它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对于中学生来说,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读出诗的韵味,才能更好地让他们喜爱诗歌,进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诗歌的朗读方法很多,可以根据诗歌的特点选用适合的朗读方式。如《在山的那边》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可以配乐朗读,可以小组朗读,可以男女生齐读等。《黄河颂》可以采用齐读或男女生搭配齐读。增加气势。《秋天》可以举行比赛的方式朗读。总之,无论采取怎样的方法,最主要是要适合文章的内涵,适合学生的口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朗读,大体把握诗歌大意,也给学生提供了不同体验的参考,更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全面理解。
朗诵不仅应讲究方法,更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如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再是美读,即有表情地朗读,以体会诗歌的情感节奏,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仔细揣摩作者的感情,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最后反复朗读,读出个性,即能够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教学《在山的那边》一诗时,通过对“山那边是海吗?”“妈妈,那个海呢?”“在山的那边是海”“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几句的朗读指导。感知作者对理想的渴望以及坚信自己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的情感。朗读《郭沫若诗两首》时则要把握两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另外,在诗歌教学中,还应注意朗读不应只是教学的开始,而应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中,可以说诗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了朗诵,应根据每一步的教学任务提出不同的朗诵要求。只有由浅入深的指导下的朗读,才能把握诗意,准确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句话,诗歌教学必须重视诵读。在循序渐进诵读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不能不说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2,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读出情感体验
初中教材人选的现代诗歌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诗歌,教会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注入到诗歌的朗读之中,让他们读出对生活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更深入地领会诗歌的内涵。如《未选择的路》一诗中有这么一句,“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
立。”在朗读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在路的岔口也会有踌躇的时候,这是真实的,学生能自我体验到的自然之路。
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在读诗歌时所注入的情感也大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诗歌中,要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走人文本,与诗人进行直接的交流,并进发出火花。在读到《未选择的路》最后两句“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时,也能让我们明显感受到有的学生从口中自然流出了诗人选择后的惆怅,选择后无限的感慨之情。
可诗歌毕竟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要求诗人用“形象”而非简单、概念化的语言来处理他所反复体会的痛苦、激情、信仰和经验。所以,有时学生不能理解诗歌意象或蕴涵的象征意义时,教师必须通过讲解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体会,学生再通过自己体会,朗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在《未选择的路》一诗中,学生由于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理解自然之路是可以回头的,只是浪费时间,但人生之路如射出的箭,无法收回的道理,因为时光不会倒流。这时,教师就应该运用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通过感受教师的感受去朗读,这种感受后带着一丝惆怅的朗读更能打动自己,更增加学生对诗人面临选择时忧郁情绪的理解。
3,借助联想与想象,读出诗人之思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感悟力和创造力,任何文学作品的欣赏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诗歌更是如此。读诗时一定要读到诗人的心里,将诗人心里之思品味后朗读出,化为自己心中之思,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充分借助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去感悟作者之思。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特别是进入初中的第一篇课文——现代诗歌《在山的那边》。在探究“山”所蕴涵的意思时,要联想到爬山是怎样的吃力,还要想象山是一座座山,无数座山,才能读出“山”的沉重,读出挡在我们面前的困难。
另外,也可以根据书中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走入诗中,感悟诗人之思。如《秋天》一诗,诗中那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反复朗读加上联想和想象,使自己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仿佛听到诗人在觉悟絮语,仿佛看到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经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日见提高,能更近地触摸到诗人的心。
4,通过品味语言,读出诗的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审美范畴。在我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歌,都蕴含着美的意境。而美的意境往往通过极度凝练的语言来创设。这高度凝练的语言必须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去提炼那几百个、几十个,甚至几个词语,通过这极少数的文字去表现最丰富的内容,用最贴切的词句去表达最深远的意境。《秋天》中“农家丰收图”,通过“飘”“饱食”、“稻香”、“栖息”几个词,那农家丰收场景松弛、娴静的氛围,就被渲染到浑然天成的境界了。意境又以其广阔和谐的艺术空间,给学生提供了驰骋想象的天地,以其丰富的内蕴,诱发学生的反复思索、体验和品味,使学生能从具体表层的“形”象,飞跃到气韵生动的“神”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同时,促进学生的朗读。
5,进行仿写训练,读出创作的激情
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读写联系,学用结合。所以,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需要克服以往“光说不练”的弊端,要让现代诗歌教学深入课堂。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积极性,也可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如通过反复朗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第一诗节,学生会感到此诗语调亲密和婉,热情坦率,似乎诗人在与学生交谈。有了此种感悟,我就要求同桌互读,将同桌看作需要安慰的对象来朗读,娓娓地与同桌进行“交谈”,再通过变换诗中“生活”为“同学”或“家长”等,让学生练习运用诗中的格式进行创作。这样,通过阅读促进写作,通过写作深化阅读,一举两得,效果甚好。
另外,也可以根据诗歌本身的实际特点,让学生运用诗中的修辞手法、变换主题等方式,使学生的创作激情得以释放,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和作者的创作情感。真情的释放,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这也是教育所希望达到的最高境界。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悠悠数千年,这种文学体裁至今仍有着不竭的生命力。可见,诗歌教学也应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走出误区,发挥独创精神,不断在教学上进行探索、改革,让初中现代诗歌教学在“读”的旗帜下,打开一片又一片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