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形势下本科生“生涯—学业导师制”长效模式的建构

2009-01-14杨忠旺郭修远张萍露

商情 2009年29期
关键词:导师制建构

杨忠旺 郭修远 张萍露

【摘要】本文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对比了国内高校常用的几种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提出了“生涯—学业导师制”长效模式的建构,将学校学习与学生个人的生涯规划相结合,促使其全面成长。

【关键词】导师制 长效模式 建构

一、我国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几种常见模式

1.班主任制。这是高校管理中比较传统的模式。学校通过指派一名老师管理一个班级。班主任可以比较集中的传达学校的政策、指令,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政方面的工作。但是班主任一般有自己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只能从总体上对学生管理,无法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学业、科技创新、就业等方面全面具体的指导。所以现在不少学校开始采用新的管理模式来替代这种方式了。

2.研究生、博士生担任班主任。学校通过挑选优秀的研究生、博士生担任本科生的班主任,但是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且在生涯发展、科技创新、就业指导方面缺乏经验,不能给学生全面的指导。因此,这种模式只能作为辅助的管理方式。

3.辅导员制。辅导员的工作与班主任比较相似,不同之处是他们不担任教学,可以比较集中的管理班级的思政工作和学生日常工作事务。但是辅导员制侧重的是对班级日常事务和学生生活的总体管理,在具体的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等方面力不能及,而且对学生的专业和科研探索等方面的指导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辅导员制需要与其他模式配合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

4.导师制。这原本是研究生培养管理中普遍采用的模式,是“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并全面负责的教学管理制度。”本科生的培养采用导师制,通过“组织学科带头人和大批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在本科期间对高年级本科生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的制度,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及工作的综合能力。”通过采用这种模式,学生无论在思政、日常生活方面,还是在学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科技创新、就业等方面,都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但导师制通常是在师生互不熟悉的前提下,通过行政手段将导师和学生结合在一起,可能会造成师生合作上的不协调,影响培养的效果,而且实施这一模式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师资力量。

二、“生涯—学业导师制”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生涯—学业导师制”的基本构架

“生涯—学业导师制”实施“2+2”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两年不分专业方向,实施“宽口径、大类培养”,强调通识基础教育,学生对各个专业方向的课程都要学习,对各位导师也有所接触,从全面的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然后通过双向选择,确定自己的导师,进入导师团队,开始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进而开始自己的生涯规划发展。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学生入学后,将全体学生分为若干个组,循环进入各个专业方向开展专业交流活动,活动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专业方向间的交流。即学生以组为单位,在各个方向导师带领下用一个月的时间接触了解该方向的情况,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第二部分:专业方向内的交流。即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选择导师。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入了解该导师的具体情况,最后确定自己的导师,进入导师团队开始有针对性的学习。

第二阶段,后两年实行的是专业知识的学习,采用“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育人模式。学生进入每位导师团队后,先由导师的研究生介绍导师及其专业方向的情况,领本科生参观实验室,了解导师的科研项目、课题及成果著作等,弥补了导师们精力不足的现实困境, 使本科生有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发挥了研究生的辅助作用。通过与导师的接触,可以直接获得专业知识和生涯发展的指导。这种模式架起了不同层次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拓宽了交流的层次,有助于本科生的学习和成长。

2.“生涯—学业导师制”长效作用的建构

首先,实行“宽口径、大类培养”模式,可以避免本科生专业选择上的弊端,让他们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实施“双向”的导师选择方式,可以避免师生互不了解的情况下结合所造成的不协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导师也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掌握、兴趣爱好及潜力等因素选择学生,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最后,实行“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育人模式,拓宽了交流的层次。这种模式集中了班主任制、导师制、辅导员制等模式的优点,充分发挥了导师的主导作用和研究生的辅助作用,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让学生乐于融入团队进行学习和研究,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三、“生涯—学业导师制”长效模式的主要成效及启示

首先,把大学生最基本的生涯、学业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主要对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服务育人的教育新理念。导师可以从学生最根本的需要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帮助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积极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方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其次,突破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更贴近学生,推动教育方式的更新。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与导师的交流和沟通中,学习正确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准确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导师搭建了了解学生和学生工作的平台,在与学生的密切交流中,教师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再次,发挥多种培养模式的优点,实现了教育形式的创新。“生涯—学业导师制”不再局限于一种模式,而是将各种模式的特点灵活运用,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每个导师团队通过各种活动,如专业知识讲座、学科前沿科技成果展、参观实验室、观摩实验过程等,通过现场体验,让学生全方位地学习,树立学习目标。同时也加强专业建设的有益契机,是一次专业间有序的良性竞争,有助于共同提高,而学生的受益最大。

参考文献:

[1]黎军,王九民.完善导师负责制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J].中国地质教育,2009,(2):33.

[2]李农.本科生导师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学习月刊,2006,(7):93.

猜你喜欢

导师制建构
建构模型 探求最值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导师制国内研究综述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