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体验式人才培养机制

2009-01-14闫小磊

学理论·下 2009年12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体验式

闫小磊

摘要: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从源头上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路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体验式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体验式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2-0265-03

大学生就业已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党和政府已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正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就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政策之一,但这也使潜在的、表现并不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更加显性化,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硕士研究生是个特殊群体,有关该群体就业现状、就业问题产生之原因的调查、研究并不多,笔者在对浙江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的所有高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体验式人才培养机制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

目前,硕士研究生就业遭遇尴尬,“高不成低不就”,出现待就业现象,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也不例外。据今年六月份笔者在浙江省9所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的抽样调查统计,在校生对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的预期和心态非常不乐观:在调查的学生中,对毕业后顺利就业持信心十足的心态学生所占比例为30.77%,持忧虑心态的所占比例为57.69%,持非常焦虑心态的所占比例为11.54%。对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尚不能很好预期,更何谈就业质量?之所以没有很好预期,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严峻的就业形势。以高校辅导员岗位为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上半年招聘辅导员7人,开出招聘要求是:211院校,硕士学位;非211院校,博士学位。即使如此,前来报名应聘硕士以上学位的人达1000人之多,录取率仅为0.7%,并且还有一些“海归”参与岗位竞争。类似情况在杭州师范大学也曾出现,该校2009年上半年招聘辅导员8人,要求硕士以上学位,前来报名硕士研究生达4000人之多,录取率低至0.2%。类似现象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温州大学也同样存在——就业岗位之太少,待就业研究生人数何其多!并且据有些在校研究生反应,有些高校为消化本校思想政治教育硕士毕业生(其实也只能消化其中小部分),提高本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已开始考虑不再吸收外校人才到本校做辅导员等相关工作。

之所以选择高校辅导员岗位作为就业形势之反映,是因为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对口”岗位,也是很多在校生向往的岗位,据六月份浙江省抽样调查统计,48.72%的研究生选择了事业单位,尤其是高校,33.3%研究生选择了党政机关(公务员),10.26%的研究生选择了外企,5.13%的研究生选择了国有企业,2.56%选择了创业。即使在参与高校辅导员岗位竞争中有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但用人单位在此却并没有对专业予以限制,这些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其竞争之惨烈程度可见一斑。选择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在校研究生,前景预期也并不乐观,据人民网报道,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全国约有77.5万人参加考试,录取率约1.75%。百里挑一,谁有足够自信敢于放言我一定能独占鳌头,无怪乎在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脸上都多少带点迷茫。如果小部分学生就业难原因可能是他们自身问题还可以接受,那么当大部分学生不能对毕业后有很好预期,不能就业(暂不谈就业质量),仍然把这一问题归咎于学生自身原因就过于牵强、言不由衷了。因此,我们必须把思考问题的视角从学生身上移开,审视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存在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原因之探索

通过对国家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文件进行解读,可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确实存在问题。1995年1月3日,国家教委颁布了《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硕士生培养的中心应调整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上来。要调整和确定不同类型和规格硕士生的培养目标,切实改革以往硕士生培养类型、规格单一的状况。大力加强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统筹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占硕士生的比重”,可得知: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单一学术性学位研究调整生到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重的模式上来。2009年3月26日,国家教委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着重指出“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我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可得知:国家扩大了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范围、扩大了招收全日制本科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比例,进一步扩大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占硕士研究生比重。表面看来,国家教委政策是一脉相承、完美无缺的,但细究一下,矛盾顿显。所谓专业学位研究生,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研究生而言,是指以实践为导向的学位的,主要通过利用基础性研究成果,创造和开发出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体现知识的再创新价值,研究成果具有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毕业后主要从事特定的、高级、专门化程度较高的一种技能结合的职业,它需要经过较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1]即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和具体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是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而在校研究生,绝大多数不清楚自己是学术性学位研究生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更何况基本是全日制本科生毕业后继续读研的,缺乏工作经验,脱离社会实践。具体到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我们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是与人打交道的,是做人的工作的,特别需要从事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我们在校研究生都在干什么呢?清一色的做论文。扩招全日制本科生攻读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国家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初衷是矛盾的。尽管这样做可提高毕业生学历、学位,但能力、质量不合格,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力而不是学历、学位。这也许能最好解释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尴尬。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建立体验式人才培养机制。我们不谈人才培养模式,因为“模式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特点和独立性,而应该构建这种体验式人才培养机制,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最适合学生发展方向。

三、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途径之探索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体验式人才培养机制,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反复观察、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行为、方法、思维方式等的进行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和掌握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方法、思维方式、工作技巧等,从而能满足实践需要,达到工作能力要求标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和。它由一系列制度和体系构成的,包括导师责任制度、高校研究生全程就业服务系统、入校即实习制度、导师激励制度、导师考核制度、完善的校友网络体系。该机制突出特点是在校生能在实践中发现自己,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1.导师制度。导师制度应该包括导师责任制度、导师激励制度和导师考核制度三个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否就业、就业质量优劣与导师考核挂钩,同时出台导师促学生就业激励措施。如导师在学生考公务员时提供支持,使其顺利获取岗位,将获得表彰和奖励等。如此,可以将毕业生获取公务员岗位、事业单位岗位、国企岗位、外企岗位、创业支持机会等分别评定分数,一届学生毕业后进行综合评定,一定分数段获取一定奖励和表彰。古人云:子不肖,父之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非本科生与辅导员所能比,他们情同父子,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无工可做,无法自立,导师=父亲,不可谓无过。

2.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即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有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两位导师,导师不分正副、不分第一导师与第二导师。“术业有专攻、分工有差异”,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理论研究、学术科研等方面能力培养与提高,校外导师主要从就业指导、社会实践、就业信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这项制度可行性非常高,并且经过实践检验,效果颇佳,如浙江师范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就采取这项制度。理论上也可行,校内导师理论功底深厚、学术科研能力强、需要有学生继承其所学精华,而校外导师社会经验丰富、社会资源多,也需要有人能继承和发展其志向。两者如能很好结合,将会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质量保障,定能很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顺利就业。

3.完善的校友网络体系,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构筑就业信息获取和交流的平台。校友资源为非常之宝藏,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尤为如此。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去向往往是党政机关、法院、检察院、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常常是单位负责人,并且我们的校友都非常希望能回报母校、一般都对培养自己的母校抱有“拳拳之心”、“赤诚之心”,他们都时刻准备着为母校贡献,可惜“报校无门”。所以高校需要而且应该在条件成熟之地域建立自己校友会,这样既可给我们高校已毕业的学子提供回报母校的途径,也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搭建广阔的就业信息平台。笔者有幸偶遇厦门大学上海校友会之现场,深羡慕之,特对建立高校校友会尤为推崇。

4.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该体系包括职业测评、职业规划、职业考察、就业指导等,并且需要建立督促机制,责任到人,没有人能比导师能更有效的督促学生了。笔者在浙江调研统计结果表明,34.62%的在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做了职业规划,65.38%的在校生没有做职业规划。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做职业规划,何以谈工作?在和在校学生访谈中,很多学生提起职业规划感到很冷淡,而和已毕业思想政治教育硕士毕业生交流中,他们非常强调做好职业规划,并且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专业研究生进校后就应该多和导师谈谈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及进展状况,这样导师就可有所侧重、有针对性、有效的给自己提供支持、指导和帮助。

5.入校即实习制度。在和中国计量学院一2007届学生访谈中了解到,进校既根据学生职业规划提供实习岗位——这是中国计量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一大“亮点”,其学生也表现出非常之自信,干练,俨然已工作人士形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性很强,需要较早接触一些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另外,就业过程中,很多用人单位非常注重工作经验,如果没有,就基本没有笔试机会,更谈不上面试。所以,中国计量学院这一做法非常值得推崇和发扬。

四、体验式人才培养机制价值性探讨

之所以构建这种机制是因为它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性:

1.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实践性,思想品德要表现在行为实践上、检验思想品德是否形成也要表现在行为实践上,并且证明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实践活动。受教育者的认识的验证和加深、情感的陶冶、信念的形成和巩固、意志的培养和锻炼、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强化等都是通过实践来完成的。我们专业学科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实践、注重工作方法和方式,而通过这种体验式培养机制,让在校生亲自去高校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很好体验、模仿、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既可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材料,又可作为他们的工作经验储备。

2.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多样化职业发展需求。在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想从事职业肯定是不同的、多样化的,因此,导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职业规划和个性,因材施教。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天赋可以搞学术研究,对于一个不愿意搞学术研究的学生而言,导师若天天要求其搞论文,是教育资源、人力资源的一种扼杀,也是对导师和学生宝贵光阴的浪费。而这种体验式的培养机制,就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如果学生在某方面有天赋、优势、兴趣,可以和导师交流、沟通,然后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学生的发展方向,比如科研、教学、创业、培训、领导等。

3.符合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国家调整研究生培养政策的初衷是适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的应用型的人才,而本科毕业后继续直读硕士,没时间接触和参与社会实践,即使顺利拿到了学位,但这种人才在质量上是存在问题的。于是就遇到就业问题,不能顺利就业就退而求其次,从事本科生即可从事的工作,这是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和学生本人时间的浪费。而体验式培养机制中入校即实习制度,能让在校学生也与校外人士一样接触、从事同样的工作和积累同样的工作经验,给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质量上的保障,从源头上消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尴尬影响因素。

4.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核心竞争力。体验式培养机制可让在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根据自己职业规划和和个性选择不同的职业,在导师的指导下朝着职业目标一步步推进。比如,想考公务员的学生在导师的推荐下进行实习,导师可在科研要求方面有所减轻,也可在公务员考试、公务员培训方面给予指导和培训,可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为其顺利就业做准备。

5.能消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指导、论文评价等诸环节所采取的特定方式的总和,它具有滞后性、被动性特征,且忽视学生主体性、个性和独立性。培养人才的目标之一是为社会实践服务,而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肯定也随之不断变化。高校教育具有“相对封闭性”,不能随着社会人才需求而进行及时调整,国家教委政策的调整也是如此。而思想政治教育体验式人才培养机制,具有机动性,灵活性,因它是根据学生不同的职业规划和个性特点进行指导和服务的,学生是主体,学生对校外信息获取具有及时性,从这个角度来讲,这种机制能够适应外部条件发生的不确定变化,具有“自适应系统”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吴光然.“体验性学习”三步曲[J].教学与管理,2006,(1).

[2]胡玲琳.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

[3]任迅.将研究生就业与导师考核挂钩[J].人才资源开发,2009,(1).

[4]何期.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7).

[5]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体验式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The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and how does this range affect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衔接困境和思考
唐维泽、段立作品
法国优秀硕士奖学金项目:France Excellence”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目标与质量保障措施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