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化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研究

2009-01-14

学理论·下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网络文化促进作用

孙 进

摘要: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网络在给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影响。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平等性、交互性特征。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主要面临着传统教育模式下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缺失;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致使个性化、需求性的缺失;教学手段多样性的缺失等内在的困难,同时,也面临着网络文化导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裂变;威胁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铸造;致使大学生思维能力、创造力的弱化;渐趋失去健康心理;盲目崇拜技术主义,走向违法犯罪等外部挑战。对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限制、消除网络文化负面影响,以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关键词:网络文化;问题;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09) 32-0139-05

1987年中国向世界发出了第一封内容为“越过长城,通向世界”的电子邮件,标志着我们迈入互联网时代。从1997年到2008年,仅仅十来年,我国网民人数从62万上升到2.9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人,年增长率为41.9%。而且在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就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并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1]可以说,互联网已覆盖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对网络汹涌澎湃的浪潮之势,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网络给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新的外部教育环境,形成了新的资源优势,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同时,网络作为双刃剑,在网络游戏、网络聊天、色情信息等方面对大学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加以正确引导和利用,身陷其中,非但培养不了人才,很可能贻误终身,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痛苦与不安。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教育工作者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网络文化是建立在Internet基础上的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信息文化。它是以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作为物质载体,以上网者为主体,以虚拟的赛博空间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为基本技术手段,为人类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3]网络文化是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正迅速改变人类传统的认知渠道、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对经济生产、社会生活、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强烈影响。就网络文化所呈现的特征而言,虽然各个学者从不同角度归纳和提炼出不同的观点,但就共性而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性。随着Web2.0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被前所未有地发掘出来, BLOG、MSN、QQ、BBS等成为人们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渠道。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性的空间,它不限制任何人的进入,任何人都可以去网络上自己感兴趣的BBS、各种论坛等网络平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共享资源。网络通信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缩短了人们之间交往的距离,使人们置身于更加广泛的联系和接触中,将人们带进了一个直接相互影响的境地。任何观点、任何思想、任何民族文化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容纳上下四方,古往今来的开放式格局将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同时,价值多元的开放体系,也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在思想和意识形态根底上也带来新的挑战。

2.多元性。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并跨越时空、具有巨大包容力的多元文化的文化。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必将带来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和交融,并导致世界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多元格局。在网络文化中,各种信息资源丰富多彩,浩如烟海。国家的、民族的、政府的、民间的资源和信息并于一体,各阶级、各阶层、各行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宗教等共处一“网”,形成共居共荣共斥的局面。因此,网络文化共生着不同的文化形态,各种文化的形式多元共存。网络文化的多元并存的必然结果是激烈的竞争,激发人的智力创造,这必将进一步激发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热情并加大其前进的步伐。

3.虚拟性。网络世界是通过对现实的模拟而虚拟构建的,它既模仿现实又独立于现实,虚拟性是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网络上提供的信息和空间,使得网络上的人可以组成一个虚拟组织,过一种虚拟的生活。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有形障碍,尽情享受虚拟的生活。在网络世界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表现出多元的人性特征。性本善与性本恶的人性矛盾,现实世界表现的有限性与内心世界倾泄的无限性冲突都会在网络行为中体现出来。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在网络世界中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一方面使青少年不受时世的羁绊而在网络空间中放飞想像的翅膀,冲破世俗的束缚而求新求变;另一方面也使少数青少年身染“网瘾”不能自拔,网络黑客、网络色情、网络病毒、网络犯罪等大量的社会问题或心理问题,使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时必须正视。

4.平等性。在互联网上,信息的发布权并非为一家所独有,各种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力发布信息,这种无中心、散布式的网络结构使平等自由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网络为普通的个人提供了新的话语空间,赋予了他们面向他人和公众的话语权利。事实上,网络中发表思想的主体是大众,接受思想的主体也是大众。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少数人说给多数人听的“权威”话语局面。就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而言,在网络上,不再有师道尊严,没有师生之分、高低之别,所有人的人格、权利、地位等都是平等的。平等的氛围带来了自由、宽松的人际关系,学生将会在网络这个特殊情境中,倾吐心声,交流思想,沟通情感。而这正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所必须的学术氛围,没有平等意识,学生只能仰望“大师”,只能按部就班,不敢挑战“权威”,亦不能推陈出新。

5.交互性。网络世界的信息,打破了传者和受者的严格区分,突破了信息单向流动方式,扩大了交往的范围,表现出多方向、大范围、深层次的特征。可以说,互联网区别于其它信息传播工具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它可以使传播者和受众进行双向互动和信息传播。平等的交互关系为主体间的互动提供了前提,广泛的交往对象为互动提供了可选择的互动对象。交互性的核心在于参与,在网络环境中,每个参与的人都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接收信息,并通过网络发布信息表达自己观点,宣传自己的思想。远距离的即时互动成就了网络文化异常独特的魅力。就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而言,网络的交互性特征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有针对性地接受教育和实现自主教育,充实教育内容,弥补传统教育陈旧、单调、时效性差的不足。青少年接受教育由原来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领会。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主要面临着内外两个方面的困难与挑战。

1.就高校“内部”而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育模式下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缺失。传统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师生之间面对面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即老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传统教育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其内在的精神需求,把学生看作是“待填的鸭子”,“知识的接受器”,其结果导致其主体精神的沦丧,成为考试的奴隶。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因而难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病。

(2)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致使个性化、需求性的缺失。课程体系是高校培养人才目标的具体体现。学生借助于课程的学习,不断发展自己的智能,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因此,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我国现有的课程体系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课程体系比较单一,所学知识是适应岗位需要却不适应市场需要。同时,课程体系结构也不合理。主要问题有:课程间的比例失调,如必修课目多,选修课目少,公共课、专业课的学分较高、学时较多,选修课的学分较低、学时较少等;大多数高校的课程种类有限,缺乏个性化,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课程设置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课程的先后顺序及相互衔接的研究不够。课程体系比较单一,结构不合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难题之一。

(3)教学手段多样性的缺失。传统教学方式是在普通教室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缺乏对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教学工具就是静态的粉笔和黑板,教学手段单调、枯燥。

2.就高校所处的网络文化这个“外部”而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手机网民数达1.137亿。3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7.1%,其中20岁以下的占35.6%。随着我国3G牌照的发放,预计未来几年无线互联网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4]据有关统计,高校大学生上网率达95% 以上,可以说青年大学生已把“网络”作为接触世界、认知世界的重要渠道。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模式、思想方法、个性心理都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就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来说,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又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导致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裂变。网络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信息的海洋,浩如烟海,不可否认,它对开阔大学生的眼界,满足其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网络文化的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其中不乏色情的、暴力的、迷信的信息。这些不健康的信息会影响到大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从而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为,大学时代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正处于旺盛的青眷发育期,身心的发育还不成热,他们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对外界环境的影响缺乏抵抗力。尤其是网络文化帝国主义的流行,更是会威胁到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彻底打破了原有信息的封锁局面,摆脱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性质的文化得到空前融合。西方发达资木主义国家凭借其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来兜售他们腐朽的价值观念,企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传播黄色淫秽、种族歧视、法西斯主义等信息。大学生在上网过程中很容易被裹着西方腐朽观念的“糖衣炮弹”所击中。显而易见,大学生在互联网上接触到的多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念,在自身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难免会烙上资产阶级腐朽观念的印记。

(2)威胁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铸造。每一种文化背景都会产生出与之相适应的、与这种文化相对称的人格。网络文化的现实虚拟性和平等开放性,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和崇尚平等的价值观念。但由于网络的虚拟化和数字化特点,人们看到的图像、文字,听到的声音都变成了数字的终端显现,人也退到终端背后,以一个“符号”作为身份在活动,人与人之间彼此不再熟悉,上网者可以完全隐去自己真实的社会身份,以一个或多个“虚拟”的身份从事网上活动和交往。一旦自己不满意,可以随时终止自己的某种“虚拟”身份。在网上,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网络世界的自由自在使得许多人学生在网上留连忘返,逐渐疏远有一定约束的现实世界,甚至逃避现实,把网络作为理想的避风港湾。由于一些学生终日与网络打交道,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事物,如虚拟朋友、虚拟情人、虚拟父母等,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的机会减少了,随之社会交往的领域也会日趋狭窄。于是,导致与其他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变得冷漠。这样不利于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完美人格的铸造。毕竟,人是社会的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现实社会这个人环境,人永远只能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一种非开化的状态。而健康的人格是在现实社会中,在不断地满足需要和追求自我实现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3)致使大学生思维能力、创造力的弱化。网络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在开阔大学生的眼界,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弱化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已经把网络当作自己新的生活方式,离开网络寸步难行。在大学生眼中,网络是万能的,自己想要的资料,只要轻点鼠标就能如愿以偿。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论文、总结、汇报材料,都是从网上下载,将他人的成果复制粘贴、改头换面或略加包装,缺乏自身的思维和创造。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会产生一种学习的惰性,完全依靠网络、计算机来解决一切问题而忽视自己思考。最终,部分学生的思考力日渐萎缩,难以进行艰苦的思想劳动,创造力也逐渐丧失。

(4)渐趋失去健康心理。网络的特质决定对人的心理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是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刺激各种感官进行有益信息量接收与处理;消极的一面表现为:行为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心理自私、麻木和冷漠。网络中,行为主体往往是“虚拟”的,人们在“虚拟世界”里生存,是“人机”交往,不是实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这种交往是没有规则的。久而久之,必然会改变人的生存方式,产生人际障碍,使行为主体变得冷漠、苦闷、消极、人际关系淡化,道德准则弱化失去责任感和事业心,甚至性格变得多疑、恐惧、反常、变态、产生攻击、自残等心理现象,形成以麻木、冷漠、自私为特征的“网络综合症”。

(5)盲目崇拜技术主义,走向违法犯罪。在网络时代,人们只要轻点键盘、鼠标,就可以办公、经商、就医、求学、游戏、聊天等。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在网络上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通信技术革命给人们带来先进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世界观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赋予了人们更平等的权力和竞争机会,只要有一台终端设备,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有些具有实力的大学生加入了“黑客”队伍,运用网络技术挑战自我,有的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篡改数据、偷窃、传播病毒、侵犯知识产权等;有的甚至还利用网络进行高科技犯罪。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1.利用马克思主义网站,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网站是宣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利用现有马克思主义网站,在互联网上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展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宣扬社会主义价值准则,宣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判断力,唤起他们自觉维护真理,维护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责任感,提高抵制愚昧,反对邪教的能力,以抵制西方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的侵蚀,应对不良信息造成的负面影响。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通过网络传送到每个家庭和每个个体,把日益分散的个体凝聚成强大的社会整体,完成新的社会组合,进而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标,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2.注重网络心理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校园网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首先,利用多媒体制作网页,指导学生了解心理保健常识,学会控制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思维方法与行为。其次,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热线,学生可以在网上和咨询老师进行心理对话,倾诉自己的烦恼,咨询老师针对学生心理的问题作理论分析和实际指导,帮助学生矫治心理障碍,塑造健全人格。再次,通过校园网开展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借此形成各类型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档案资料。最后,高校“两课”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软件资源,开展心理测评与训练,如自信心训练、情绪控制训练、语言表达训练、潜能拓展训练等,辅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帮助他们尊重自己,认识自己,同时了解他人,适应人际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利用网络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网络教学能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地“航行”在网络海洋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是网络教学可用于集体学习方式。网络的传播功能可以方便地将各种教学信息传递到每一个学生的显示屏幕上,使学生掌握培养创新思维必备的基本知识;二是学生自主控制个别化学习方式。这种方式能有效地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它把学习的主动权控制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务、学习风格来使用信息,选择自己的认知环境。二是多层次学习。网络教学提供的学习环境,包含了“动作”、“图示”、“符号”等信息表达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使学生的各种思维都得到培养。

4.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学,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师能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以网络为主的多途径来获取信息,开展问题研究,培养信息素养。学生有了任务和目标之后,就可以凭借个人或是合作的力量,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信息,选择信息以及处理信息。除了静态信息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论坛,利用实时聊天或邮件方式向对方提问,也可以利用相关软件计算结果或做出决策,互联网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体验网络的乐趣。另外,图书馆资料查阅、深入社区调查都有助于问题的研究,在研究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与生活和经验密切相关,以这样的形式获得知识和技能将是深刻难忘的。

5.利用网络法规教育网站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正确选择和运用网络文化知识。利用各种法律网站,开展富有特色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开设法律咨询信箱、开展在线交流、开展网上法律顾问、校园守法指南等工作,建立法学研究会,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网页设计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努力成为不当“网虫”、不做黑客、不抛垃圾、不散黄毒、不毁信誉、不搞侵权、不易轻信的、知法守法的“四有”人才。

6.利用网络平台增强大学生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平等意识。网络文化强调平等性,这种平等表现在网络内容和上网者地位上的平等。网络彻底撼动了现实生活中“长者为尊”、“师者为尊”的地位。在以往传统社会的交往方式中,个人的身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同时也带给人很多无形的负担和枷锁。电子空间的建构以及网络的非中心化、虚拟化特征,消融了人的职业、地位、种族、性别、时空等差别,使人们从现实生活的各种交往规范和礼节束缚中解脱出来,体现出高度的民主与平等。在大学校园内,大学生通过学校网站以及校园网络论坛及时了解学校的重要改革措施、校内突发事件以及对学校声誉、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等;了解学校对这些事件的处理过程以及工作措施等,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网上信箱、网上投票、网络舆论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以影响学校教育管理者对于事情的判断,影响学校管理过程中具体决策的形成和实施。借助聊天室、游戏室、论坛、博客等网络平台,大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相应地,参与网络文化也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在探讨、对话、学习活动中的平等价值观,从而促进大学生平等意识的形成。

7.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网络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提供了空前优越的文化环境。大学生对网上浩繁的知识尽可能兼收并蓄,也就促使他们调整知识结构,构建以精深的专业知识为核心广泛地吸收邻近的学科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系统,不断实现知识更新,为创新不断地输送养料。网络世界及时提供给大学生的是美不胜收的新奇知识与问题,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他们从过去强制而消极的学习与思考状态下走出,进入积极而主动的学习与思考状态,催化认识上的突破创新。另外,网上的丰富信息总是引发他们的广泛兴趣,注意接收多种知识信息,在各种启发中,促进创新的成功。再则,随着上网大学生兴趣的广泛拓展,由于个人时间和精力的局限,兴趣竞争的问题便突显出来。这时,他们便收敛兴趣,对各种网上信息做出选择,忽略或放弃一些兴趣不高的追求,在一定时期内他们会围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形成一个中心兴趣,增强了创新的坚韧性和穿透力。

8.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大学生多元化观念、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网络文化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源,有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信息的数据库充满在网络空间。学生一旦进入网络世界,只须具备一定的检索方法,即可实现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网络增加了大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给大学生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开放性的网络使大学生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接触大量的网络信息,接触不同的文化、多样的思想。多元的文化、多元的观念、多元的生活方式,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更能打破他们封闭、局限的观念,有利于他们多元化观念的形成。网络文化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一座知识宝库,让同学们一搜而网罗天下,更重要的是为大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念,引导大学生在全方位、多角度接触网络文化的过程中,逐步摆脱固有、狭隘的个人有限视野,同时,促使个体以全人类的利益为重,从个人本位向类本位转变,形成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

9.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辨能力。网络极大地扩充了大学生的学习资源。大学生可以在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宿舍检索书目,预借图书,浏览期刊或数据库,以前需要四处搜集而不易得到的学习学术资料,在网上可以轻松地搜索下载,这为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把握学术动态、开展学术研究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给学生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全新平台。但虚拟网络上不负责的批判攻击,以及一些低级恶俗的言论,对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学生一方面对网络上的信息要具备审视和判断能力,分清良莠,不被垃圾信息所淹没,善于辩证思考并做出甄别,把有用的信息进行有意识和有目的地应用与归类,把信息加工成为真正的知识,并且懂得不把已取得的知识成果作为发展的终点,而是作为发展的起点,使他们从知识传递中找到的不仅是已有的结论,更主要的是找到尚未解决的问题,从而树立变革的观点和革新的精神,实现以辩证法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为指导的思想解放;另一方面,要懂得承认差别,在对待网络不同文化时,应学会尊重有差异性的他人和有差异性的文化,从而使大学生们能放眼世界、接受差异、见贤思齐。

10.利用网络技术拓宽大学生思维方式、开展协作学习。信息网络技术是以网络的形式构筑和处理信息,是一种跳跃式、立体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线性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广泛性思维,交叉性思维和变换性思维。这无疑将对于大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利用网络构成的协作学习环境,可以使多名学生不受地域的限制,犹如坐在一起进行某种问题的讨论,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观点的学生可以进行学术交流、共享成果资源。大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以及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网络还可使老师和学生形成协同学习的模式,通过网络学生可向老师提出问题,寻求辅导和答疑,老师亦可向学生进行调查和询问。与课堂面授相比较,通过网络可避免由于直接面谈带来的种种不便,学生可更大胆、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形成一种双向交流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且这种接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参考文献:

[1][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1月.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92.

[3]李琳.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功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网络文化促进作用
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的促进作用探究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浅谈当代网络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
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解析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