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像样式着色的变化从“随类赋彩”到“随意赋彩”的风格转变

2009-01-14蔡莉佳

学理论·下 2009年12期
关键词:颜料

蔡莉佳

摘要:面对当下全球经济浪潮下的文化交流,中西艺术的相互渗透,如何在我们的创作中找到最有灵感的切入点成为大多数艺术创作者们苦苦寻觅的东西。我认为西方艺术不是我们艺术创新的唯一支持。从自己本土中的古代传统壁画色彩中仔细探究,拥有丰富的色彩素养是我们艺术探求者的基本功之一。因此本课题针对中国古代壁画色彩探析,关注核心是“色彩”。

关键词:古代壁画;颜料;壁画色彩;色彩探析

中图分类号:J206.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2—0128—01

前世祖先留给我们百味千品的,艳丽四射的壁画色彩篇章,穿越了千年历史的风雨沧桑,依然光彩照人,当我们静静沉心,面对满壁的艺术,即使不够了解它们的旁观者在内,也时不时会心神荡漾,更易让艺术探寻者们灵感突现。在中国古代壁画中,对佛像的改造,对外来宗教的吸收借鉴后的创作,首先是对佛像的各个局部的改造,随后才‘慢慢影响了佛像的总体面貌。在我们纵观中国古代壁画因为佛像的绘制而色彩变化斑斓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前提,即我们本土的世俗信仰的影响力。以敦煌为例,史苇湘先生曾谈及“是敦煌的世俗信仰特点决定了敦煌佛教艺术的特点”以下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古代壁画中佛像色彩样式的变迁。

最普遍引起关注并容易造成变化效果的部位最初被改造的是佛的衣饰,这是普遍引起关注并容易造成变化效果的部位。例如早期佛像绘画中,通常只用鲜艳的色彩敷就,引起观者的注明。到4世纪后,北印度服饰,西域诸地的“悬增擂盖”、“金银雕莹”等装饰开始影响了佛之装束。因而自北魏始,佛画中佛的装束变得金光闪耀而华丽,在装饰的边饰上加以波浪线的各色线描,衣纹处理运用了中国绘画中的用笔。佛的手指甲与脚趾甲亦涂以彩色(变化后只留下白色粉迹),以示有类金玉点缀的效果。袭装愈变愈宽大,佛像从本质单一重肉体显露之相到色泽丰润重衣饰装扮,再到重形色描绘重衣裙飘扬。“菩萨”的形象由庄严、肃穆转向亲切、慈祥,谈笑风生。(敦煌285窟供养菩萨)

朴素无华——多彩华丽——民族审美特色之变。“佛像”的顶光、身光、佛座、法宝等,在画壁中由较朴素无华转向多彩华丽,再向具有民族审美特色的流程、飘动方面发展。手势描绘中逐渐有选择与创作。佛座中的“狮子座”演化成莲花座。顶光与身光在早期佛像之中,是单一色彩的光环,甚至没有身光,仅以佛头上二小飘带为饰。在克孜尔佛像中,已在光环边饰上杂以红、青、白、绿诸色,后来甚至饰以金玉,或饰以繁密精细的火焰纹。在敦煌时期的佛像中,佛光色彩艳丽丰富,多选取有流畅用笔或晕染方式填色的火焰纹,佛像的衣饰背景越来越多地适应着中华文化的审美眼光了。在印度佛画之手势单一的“合掌印”“转法轮印”佛教手势的含义最好有参考未能在中国佛画中流行,而“施无显印”则由于有变化、有态势而广为流行。且中国佛画壁画中,大多数手形优美修长而变化多,描绘角度多,有的已脱离宗教语汇了。再者,手脚的交搭,以及上下臂的连接都吸纳构成了新的风格。再者,壁画之的伎乐天和飞天已由原来的自由狂放不羁变为比较活泼,再变为庄重肃穆,以适应中华文化对师徒、父子、君臣关系的普遍理解。

在壁画着色中,“天竺遗法”的凹凸法为早期所用北魏时中原传统着色法传入敦煌,其晕染位置与前者相反。凹凸法,粉白色用的多,重肉体质感,色彩的真实感,而中式晕染则重在表现容光焕发的颜面以及衬托点漆之眼,追求色彩淡雅之美,中华传统的色彩本身仅具有与实体照应的象征性意义,有观念性的性格,很少用粉色。佛画中的凹凸法用色并不能过多地赋予色彩自身的能动作用,反而因为色彩过多依附于“实体”而限制了它们在观念上的联想与感性上的烘托。而中原画法的引入及改进之,粉色少了,色彩变纯正了,色彩之间的配合、对比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如敦煌第285窟《五百强盗成佛图》,用色大胆,骑兵白绿相间,强盗们的肤色深浅不一,画面更显明快。佛教壁画早期以晕染着色为主,但随着用笔之改变,单色多层晕染大量使用,“随类赋彩”的色彩法则中增加了用色的主动性,画面明快而鲜亮,装饰味增强。佛画的总体面貌得到改观,宗教佛像本身已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面象,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已反作用一于宗教的实用观念,有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尤其在壁画着色上由随“类”赋彩转向顺从中华民族色彩审美的随“意”赋彩了。

总观中国古代壁画中有代表性的佛教样式着色的变化——由随类赋彩到“随意赋彩”的中国民族风格转变,我们可以发现那句俗语“只有满足的才是世界的”深远意味。艺术的魅力是相互传递,相互浸染的,如同十月桂花的浓郁,也如初冬的腊梅香气馥郁,总会有沁人心脾的时刻,而这也是我们之所以享受其中,并会由此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之一。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易存国.敦煌艺术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祝重寿.东方壁画史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颜料
红颜料
怪物吹画
无毒颜料成功问世
颜料和水
颜料抹在了脸上
彩虹是画家的颜料架
上帝打翻了颜料盘
五颜六色的指印花
颜料打翻了
塑料瓶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