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电化教育有关书刊述评
2009-01-14叶微波
叶微波
摘要: 从20世纪20年代我国电化教育开始兴起,有关电化教育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各界轰轰烈烈地开展,随之相伴的有关电化教育的理论探讨也在不断地前进完善。文章对近代我国电化教育有关书刊进行评述,希望从另一个视角研究近代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状况。
关键词: 电影;播音;电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249—02
从20世纪初开始,我国近代一批批抱着教育救国理想的有识之士,筹办教育,进行教育革新,我国早期电化教育就是在这些运动中起步并发展的。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电化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研究电影教育的理论和实践[1]。从1933—1948年,我国先后出版了《教育电影半月刊》、《电化教育》、《电影与播音》、《电教通讯》、《电化教育概论》、《有声教育电影》、《电化教育讲话》等一大批有影响的电化教学理论书刊,这些书刊在当时对于刚起步的中国电化教学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期刊
1.《电化教育》。1936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陈友松、卢时白两位理事在上海合办了一个“中国电影教育用品公司”,并出版了《电化教育》,这是中国最早的一份电化教育领域专门刊物[2~3],旨在积极推进电影教育,至抗战爆发停刊,共发行了6期,16开,非卖品,每期万份赠送全国教育机关。《电化教育》刊登电教理论著述、技术推广文章和相关法令,如:《电化教育总动员》、《编辑电影片之简易工具》、《各省市电化教育人员服务办法》等,该刊还登载教育部播音节目每月预报,报告教育部电化教育当月实施动态,推荐教育影片。
2.《电影与播音月刊》。1942年3月15日创刊于四川成都,由金陵大学理学院创办,孙明经亲任主编[2~3], 16开本,每年出刊10期,1948年9月出至第7卷第5期后因经费困难停刊,前后历时7年,共出63期50本,合计1 468页。1946年4月,当时在教育部和四川教育厅的推动下,教育部参与《电影与播音月刊》编辑工作,使该杂志成为全国性的电化教育刊物(后改为《影音》)。《电影与播音月刊》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有关于电影、广播、电视、摄影的综合性学术月刊,杂志最初编译性的文章占多数,随着电化教育的开展和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我国电化教育工作者自己的文章逐渐增多,专门介绍电影与播音技术的施教方法,呼吁将电影服务于教育,同时介绍了许多国外电化教育概况和相关理论。《电影与播音月刊》对近代中国电影、电化教育事业的普及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当时的电化教育刊物中是办刊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影响最大的刊物。
《电影与播音》曾在2卷1期上刊载了一篇文章《一个理想的电化教育学生》,文中概括了当时对培养电化教育学生的具体要求。“电化教育专修科的目的,是为了培植从事电化教育的专门人材。凡为该科学生应该具有下列四端:(1)事业的认识……。(2)基本课程的基础……。(3)活动的才能……。(4)多才多艺……。”[7] 这样的一篇报道相当程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电化教育工作的急需和认可,认为电化教育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有很大的贡献,电化教育人才要具有多方面的活动才能,文章贴切地反映了当时时代、社会给与电化教学的认识评价。
二、书籍
1.《有声教育电影》。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友松著述的《有声教育电影》,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电教专著[2~3]。全书内容分为自序、电影教育之地位、视听教育之总检讨、世界各国电影的现状、教育有声电影之制造、视听教育行政、中小学有声电影教育的实施、大学及成人电影教育的实施等12章,24开,共258页[4]。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视听媒体的特点、功能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对国外的电影教育也作了介绍。
“电影可以征服空间与时间,能把一切现代的工具所能获得的知识都表白出来,把一切实物实事表现得活动如真”;但是,“电影教育限于视听教育,不包括其他官觉的教育,所以劳作教育不可偏废”;“电影限于实物实事的代表,究竞不如实物实事的真实,所以直观教育如参观、旅行、博物院、展览会、科学实验与模型等不可偏废”;“电影教育(下转274页)(上接249页)也决不能取教师而代之”[4]。
2.《电化教育讲话》。1948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舒新城的《电化教育讲话》,全书分电化教育的实际问题、电影放映、电影教学、教育电影制片问题,教育电影的教育观、摄影技术等8章,32开,共188页,成为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电化教育专著[5]。该书从电化教育的实施问题、电影教学的优缺点和教学法、教育电影的教育观、教育电影的摄制技术等方面对电化教育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教育平民化”的教育观和“电影与播音不过是教育上的工具”的电化教育观。提出各种媒体的综合运用的重要性,指出工具是为教育方针服务的。“电影与播音不过是教育上的工具,它们有超过其他工具的效能,但在学校教育中决不能完全代替书本、仪器、标本、图表等,在社会教育中,也决不完全能代替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等……。要重视电影与广播的效用,尤其是重视它们在中国教育上现阶段的效用,但决不可轻视其他工具的效用。” [5]
从我国第一部电化教育专著,1937年陈友松《有声的教育电影》提出 “新时代的教育机关要应付新文明的要求……于是采用视听教育的工具” [4],到1940年教育部电化教育司《电化教育》定义:“电化教育是利用电力进行各种教育……它包括电影和播音教育”[6]。可以看出,当时的电化教育都是专门指电影教育和播音教育。1948年舒新城《电化教育讲话》指出:“电影和播音不过是教育上的工具……但在学校教育中决不能完全代替书本、仪器、标本、图表等”[5],说明当时学者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了电影和播音作为课堂教学工具的局限性和制约性,这些理论和现今认为,“电化教育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有目的的传递教育信息,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有着接近之处,说明近代我国电化教育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体系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在扬.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刘志波.教育技术发展[EB/OL].http://www.chinaet.org/content/16/
1442.aspx,2001.
[3]阿伦娜.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讨论稿)[EB/OL].http://www.chinaet.org/content/16/1219.aspx,2007.
[4]陈友松.有声的教育电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5]舒新诚.电化教育讲话[M].北京:中华书局,1948.
[6]谢学斌,林嘉欣.浅析电化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12).
[7]辛显铭.我国综合性大学早期培养电化教育专业人才的先例和经验(上)——金陵大学推行电化教育三十年系列述评之一[J].电化教育研究,2005,(7).
The books of the modern audio-visual education in China
YE Wei-bo1,2
(College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Normal College , Hangzhou 310036, China)
Abstract:20 years from the 20th century the rise of Chinas audio-visual education began, The practice of audio-visual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o carry out spectacular, With the attendant accompanied on the theory of audio-visual education is being continuously improved to create . Articles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s reviewed on audio-visual education and hope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studying modern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dio-visual education.
Key words: films; broadcast; audio-visual education(责任编辑/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