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确理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2009-01-14郭晓峰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新理念课堂教学

郭晓峰

摘要: 新课程在我国很多省已经实施多年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产生了一些误解,只有清楚这些误解,课程改革才能深入的推进下去。本文主要阐释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消除误解推进课程改革;二是突破传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

关键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消除误解;新理念;突破传统;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245—02

一、消除误解,推进课程改革

1.误解一: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一切围着学生转。就是降低、忽视或否定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

(1)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高中选项教学有人把它理解为选修课。实际高中体育每周2课时左右,完全是一种必修课。而且规定必修是11个学分,所以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11个学分都属于必修课。选修指的是教材的选修。在11个学分中有2个学分,健康教育系列和田径类属于必修课中的必修系列,或者说必修课中的必修项目。其他几个学分是规定6个系列中可以有限制的选择,这是指必修课中的选秀项目,课程还是必修,项目是选择,这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此,高中体育健康课是必修课,是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不存在学生自主的选择问题,不是说你想选就选,不想选就不选的。

(2)高中选项课是由学生选的,那么内容完全由学生说了算,应当满足学生意愿,内容就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

除田径教学是必选内容外,其它运动项目是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但就某个项目中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言,应主要由教师进行选择,但有些内容也可征求学生的意见,协商解决。例如,乒乓球教学中学生的下肢练习比较少,可以适当的在乒乓球练习中增加一些下肢力量的练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协调发展。选项教学还要根据学校地理位置的不同、传统项目的不同等自行制定一些选项内容。据了解南方一些学校把游泳作为校定的必修选项,而北方一些学校则以一些冰上运动作为校定必修选项,还有的武术之乡则以武术项目作为校定必修选项各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做法,看来应当是允许的。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要认真考虑学生的主体需要,尽量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但是,客观条件是变化多端的,学生的个体需要有时也会脱离实际,因此教师不是一味地满足学生,而是作出必要的引导,因此,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等于一切由学生说了算。

2.误解二: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提倡“放羊式”教学这更是对这一新理念的误解。所谓“放羊式”教学,过去就将其看成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我们通常戏称的“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教学方式。过去在体育教学中都反对的这种教学方式,怎么可能在新体育课程中提倡呢?新体育课程强调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下的教学,更注重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但不能将学生充分的自主的体育学习和活动说成是“放羊式”教学,不能将民主、宽松、愉快、活泼、有趣的体育课说成是“放羊式”教学,更不能将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教学方式的体育课说成是“放羊式”教学。

3.误解三:新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就是不要常规教学和课堂纪律。这也是对这一新理念的误解。必要的常规教学是需要的,对有效地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要防止三种倾向:一是以抓常规教学为名,导致课堂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机械化,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学生学习体育毫无乐趣。体育学习无乐趣,谁又会喜欢体育课呢?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学生在学习中又怎么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没有主动性、积极性的学习,又怎么会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效果呢?二是过分地进行常规教学,一堂45分钟的体育课,如果常规教学所占时间过多,势必导致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和练习体能的时间减少,那么,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能水平又如何提高呢?增进学生健康的目标又如何实现呢?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又如何有机地统一呢?三是不能将常规教学单纯地理解成就是稍息、立正、报数、向右看齐、向右转、齐步走等等,毕竟体育课不是军事课,况且现在中学还有军事教育课。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过程中调节情绪、减缓压力、愉悦身心、体验乐趣、增进健康等。

体育课中的课堂纪律需要加强,这是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但不能理解成课堂纪律就是要求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在整个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都要整齐划一,所有的学生在整个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都必须按照教师的意图不折不扣地执行和完成。如果这样做,怎么能够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怎么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新体育课程下的课堂纪律更注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程度。只要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认真学习、积极练习,即使出现与有助于更好学习有关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认为这是课堂纪律不好。更不能将课堂气氛活跃说成是课堂纪律不好。因此,对新体育课程下的常规教学和课堂纪律需要赋予新的内涵。

二、突破传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

第一,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的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改变?“居高临下”的角色,改变支配、控制和包办学生的学习,改变总是扮演主角、学生扮演配角等状况,师生之间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体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概念,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教促学、互教互学、互相尊重、互相补充,与学生一起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共同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

第二,主动参与是学生发展的前提。主动与学习,一是要对学习有兴趣,二是要体育课有热情,三是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要具有内部动机。尤其是高中阶段,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懂得兴趣,注重其价值观的形成,又如何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克服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惰性。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学生按照老师的步伐按部就班去执行的传统模式,而是在教师掌握目标的前提下,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学习目标,并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和途径,教师加以指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学生选择或参考。这样学生的学习得到一定的赏识,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三,合作性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合作性学习是体育学习和活动最主要的学习方式,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有着强烈的依赖心理,表现出孤独、自卑或封闭式心理,我们只有创设环境,通过一定的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建立与他人和集体的联系,使其与集体融合为一体,才能自觉规范其行为,促进其参与竞争、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其实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大多是需要合作与交流的。例如,学习篮球运球技术练习,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练习方法并鼓励其大胆实践,在实践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然后让学生进行各自的体验总结,并相互观赏、交流,既能调动其合作意识,加强其相互间的默契,又能培养其创新意识。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的一切努力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一切教学成功应当反映在体育课中学生的主体变化上。新课程所需要的体育课是怎样的体育课呢?这是提供学生主体发展机会的体育课,包括了提供学生主体发展的空间,提供学生发展的展示平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发展,让学生在发展的满足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最终目的是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观,自觉地实现身心协调发展。

三、结语

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新体育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更是为了促进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和发展。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并不意味着降低和排斥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依然重要和必要,但指导作用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应从学生体育学习的支配者和控制者向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转变。实际上,体育教师的新角色较之以往传统的运动知识和技能传授者的角色从深层次的作用上看更为重要,需要体育教师具备更宽广的胸怀、更良好的沟通能力、更高超的教学能力、更好的综合素质。为了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角色,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学习,不断实践,善于总结,以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新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贯彻和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要注意防止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将体育课堂教学上成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不负责任的“放羊式”教学;二是不能将个别教师的“放羊式”教学归咎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使得新体育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循规蹈矩、机械教条、沉闷乏味、毫无乐趣。当然,对个别体育教师由于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而导致实践方面的偏差应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总结,从而正确贯彻和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更倾向是一种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师生平等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充满乐趣的教学。

(责任编辑/ 王建国)

猜你喜欢

新理念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聚焦“四性”新理念,预测2018年化学核心考点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