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不对称冲突中的战略选择与互动逻辑

2009-01-14杨少华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逻辑战略

杨少华

摘要:在当代不对称冲突中,政治暴力有其自身的变化趋势和发展逻辑。要解释伊拉克、阿富汗等地所发生的令人疑惑的现象,我们有必要对冲突双方的战略选择以及两种战略的互动逻辑进行一番梳理。这种梳理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政策层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不对称冲突;战略;逻辑

中图分类号:D06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68—02

在当代的不对称冲突中,冲突双方通常使用着两种互不相同的冲突战略——“对称战略”和“不对称战略”。冲突行为体选择某种战略而非其它战略,基本的出发点总是因为行为体认为此种战略对自己更有利。然而,在双方都认定战略选择对已方有利时,当代的不对称冲突多是以出乎意料的“以弱胜强”而结束。要对伊拉克、阿富汗

等地所发生的令人疑惑的现象进行解释,我们有必要厘清不对称冲突中的战略选择和互动逻辑。

一、冲突双方的战略选择

从总的历史轨迹来看,战争暴力虽然被人们有意地加以限制,但其主导的趋势还是向着越来越大、越来越烈的方向发展。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暴力无限化的逻辑并没有过时。这种逻辑其实早被克劳塞维茨所论述过:“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1]

从纯逻辑推理的角度来说,克劳塞维茨的观点是很有说服力的。一旦战争走上以“打跨敌人”为目标,就必然要走向使用一切力量和手段,运用一切新发明的武器的道路。只要人类之间仍存在无法以和平方式解决的矛盾,只要冲突和战争仍然关系到冲突各方或一方的核心利益,只要暴力对抗仍然以战争胜负作为最后的裁决,那么使用一切方法和手段来获取胜利仍将是冲突方必然的选择。正是这种“战争要素的自然倾向”,推动战争历史运动向越来越大、越来越烈的无限化方向发展。不过,正如克劳塞维茨自己所意识到的那样,这种逻辑经常需要进行“在现实中的修正”。

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人类有些时候选择无限的暴力,而有些时候却又愿意对暴力进行有意识地限制呢?本文认为,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敌对关系”的基本认定。毛泽东曾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2] 从本质上讲,战争的意义就在于敌对关系,而决定战争暴力使用的也正是敌对关系。对敌对关系的不同认定会导致行为体在战争暴力上的不同选择,而对敌对关系的认定则通常取决于利益。

如果是为了核心利益而战,那么冲突行为体就会把对方视为“绝对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唯一的目标是把对方消灭。相应地,行为体在手段的选择上也不会施加任何的主观限制。如果是为了次要利益而战,那么冲突行为体就会把对方视为“有限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体的目的并不是将对方彻底消灭,而只需要通过某种暴力迫使之屈服即可。相应地,行为体在手段的选择上也会施加一定的主观限制,表现在当代就是遵循广为接受的国际战争法或相关规则的约束。这里面既有对目标与手段之间“对等原则”的考虑,同时也是为避免暴力升级后遭到对方的疯狂报复。

根据冲突双方对于“敌对关系”的不同认定,我们可以把国际冲突大致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绝对的敌人——绝对的敌人”、“有限的敌人——有限的敌人”、“有限的敌人——绝对的敌人”。第一种类型在历史上并不鲜见,比如罗马人犁翻迦太基人土地并在上面撒盐的做法,图密善皇帝“禁止纳萨莫尼斯人生存下去”的诏令,成吉思汗对花剌子模帝国的大屠城,西方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大肆灭绝等等。第二种类型则是近代以来欧洲国家间战争的常态。这种战争通常有明确的开始(宣战)与结束(缔约),参与军事冲突的通常是带有政治目的的国家,而军事行动也基本遵从得到广泛认同的国际社会规范与准则。尽管战场上厮杀的烈度不断加剧,但双方至少还是承认对方的主权国家地位。战败国家的生存基本上是可以保障的,而且有希望被重新吸纳进国际体系。第三种类型则经常出现在本文所集中关注的不对称冲突中。在这种冲突中,弱势的一方往往是为了组织的生存或者民族的生存而战,而强势的一方却远没有如此强烈的动机。

从本质意义上讲,当代不对称冲突大多属于上述第三种类型的敌对关系,而这种敌对关系很大程度上又是由当代不对称冲突的结构所决定的。如前文相关定义中所说,不对称冲突是物质实力悬殊的行为体之间的跨国武装冲突,因此冲突双方在手段的选择上是严重不对称的。除此以外,双方在目标或者利益诉求上也极不对称。从当代导致以弱胜强结果的不对称冲突来看,这些冲突通常都具有如下特征:即强国到弱国的国土上作战,一般是为了建立或维持殖民统治,或者是为了通过入侵扶持一个维护自己利益的傀儡政权,其目标是争取霸权利益;而弱势一方通常是为了民族解放或者争取主权而斗争,其目标是为了生存。在这样一种手段与目标都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冲突双方对于敌对关系的判定是大相径庭的,相应地它们对暴力方式的态度也极不相同。

二、两种战略的互动逻辑

对冲突关系的不同认定会导致冲突双方战略选择的不同,而不同战略之间的互动逻辑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代不对称冲突大多以“以弱胜强”结束。一般来讲,冲突方有两种战略可供选择,即“对称战略”与“不对称战略”:所谓“对称战略”是指使用已方的正规军队,通过一场或数场决定性的会战击败或消灭敌方的正规军队,由此来控制对方的人口、土地、城市、重要工业或商业中心并取得战争的胜利;而“不对称战略”则是指区别于对称战略的其它所有战争方式,在当代具体是指游击战略和恐怖战略。不管是“对称战略”还是“不对称战略”,它们的目标是共同的:即如何使用既有的手段来“迫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

从强者的角度来讲,他在不对称冲突中所追求的利益并不关系到其生存,因此这场冲突对他来说只是一场有限的冲突,相应地他也不把对方视为绝对的敌人。这种关于敌对关系的认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强者对于暴力方式的态度与选择——既然是有限的目标,强者通常希望通过有限的暴力来实现。尽管强者通常具有将暴力升级的能力与手段,但是,升级暴力总是会带来成本的上升,“用牛刀杀鸡”在“费效比”的理性层面上是不划算的。另一方面,强者也希望冲突的对手同样只使用有限的暴力,否则的话,弱者的拼死抵抗将可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成本,而且倘若强者像拿破仑所说的“必须作为游击队与游击队作战”,那将会导致“恐怖与报复性恐怖出现螺旋式上升的怪圈”[3],因而从长远成本上看仍是得不偿失的。

近现代战争史也表明,使用绝对手段的战争其战况总是空前惨烈且旷日持久的,战争的结局通常也都是两败俱伤。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从长远来看,强者更倾向于为战争制订某种规则,以此来限制暴力的无限循环与升级。事实上,对暴力的制约也正是“对称战略”的本质特征,尤其是在不对称冲突中,按照这种规则进行的战斗总是有利于强者的。相应地,作为“常规”战争的既得利益者,强者总体上对战争规则的制订持积极的态度。

从弱者的角度来看,不对称冲突的结果往往对他来讲是事关生存的,因此冲突在他看来通常是一种绝对的冲突。这种敌对关系至少从主观动机上使弱者在暴力的选择上更少限制。而且由于双方物质实力的巨大差距,遵循“规矩”地进行对抗几乎肯定要招致失败。因此,在生存利益的驱动下,弱者有很强的动机趋于使用一切可能的暴力方式。这里的“可能”有两层意思。

从第一层意思来讲,暴力的升级能否成为弱者取胜的力量源泉?答案是有可能的。因为关系到核心利益,他们在暴力成本方面的忍耐力不说是无限,也可以说是巨大的。和强者主要关注“费效比”不同的是,弱者更多地关注于是否能够取得胜利。只要某种战略能够取得胜利,而且又在自身条件所允许的范围以内,那么弱者总是有很强的动机去使用它。从当代不对称冲突的历史来看,这种战略或手段就是不对称战略。这两种战略的共同特征是不遵守强者设定的“游戏规则”,也就是说,这两种战略都倾向于将暴力不断升级。这种升级不仅仅是单件武器威力的提升,更主要地是说,它将暴力的时间与空间都无限地扩大了——战时与平时、战场与居民区、士兵与平民这些传统的区别统统被超越。这种超越总是会给冲突双方都带来巨大的成本,而当这种成本达到足够高昂时,甚至强者最初所追求的胜利也变得无足轻重了。

第二层意思所关注的是,弱者运用这种暴力方式是否为客观条件所允许?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就意味着弱者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在不对称冲突中也就只能俯首就范或是迎接失败。不过在当代条件下,弱者至少在两个方面有了升级暴力的现实可能。首先,作为一种暴力运用的方式,不对称战略自西班牙抵抗拿破仑的游击战肇始以来,历经劳伦斯、毛泽东、武元甲、格瓦拉等人的发展与实践,已经成为一种有着较高理论与经验传统的斗争形式,这就为当代的弱势行为体进行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其次,在全球化、信息化不断演进的当代,全球性的经济、信息、人员、技术联系远非过去所能比拟,而且由于知识经济的可复制性以及科学的发展,不对称冲突中的弱者在暴力选择时有了更多的现实可能性。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对称战略”与“不对称战略”的本质区别在于对既有暴力使用规则的遵循或违反,“以弱胜强”的结果则直接取决于冲突双方对于成本与收益之间的评估与权衡。冲突结果是由采取不同战略的行为体之间的成本博弈所决定的,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市场上的买卖双方来加以形容:“确实只有在以下的情况下才能达成一致,即胜利者为达成政治目的而愿意付出的军事努力的程度,与失败者承认失败并接受较强一方要求的程度相一致。”一个胜利的进攻方可能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但却发现敌人不想接受关于失败的现实,而他已经付出了他认为取得胜利所值得的全部努力;另一方面,保持了战争意志的弱者有能力通过不断升级暴力使强者的成本收益比失衡,那么就可以迫使强者从政治上放弃战争。

参考文献:

[1][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下卷[M].军事科学院,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64:15-46.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

[3][德]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M].刘宗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59-372.(责任编辑/ 陈鹤)

猜你喜欢

逻辑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VR平台的战略选择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逻辑
2021年高考“集合、简易逻辑”经典问题聚焦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从逻辑隐喻看培根《散文集》翻译的隐性逻辑连接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