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性别制度对女性家庭角色的影响

2009-01-14常晓茗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隐性角色

常晓茗

摘要: 家庭中女性普遍成为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广大走入社会的妇女仍然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这是由于隐性性别制度在家庭中的潜在运作形成的,其表现为传统家庭分工及传统生育模式在家庭中的保留,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中对“女强人”的误读与异化,使女性更倾向于在家庭生活中获取自身实现的价值取向。本文在于解读女性作为家务劳动主要承担者这一角色,其缘由与实质。

关键词: 隐性;性别制度;角色;妇女解放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42—02

通过经济的发展、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以及妇女解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性别模式从社会层面上被突破,妇女从家庭走向社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家庭中,女性普遍成为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广大走入社会的妇女仍然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这是由于隐性性别制度在家庭中的潜在运作形成的,具体表现为传统家庭分工与传统生育模式在家庭中的保留。另外,由于社会中对“女强人”的误读与异化,使女性更倾向于在家庭生活中获取自身实现的价值取向。

一、传统分工模式的延续对女性家庭角色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将社会与家庭工作范围分为“公”、“私”、“内”、“外”四个领域。国家为公,家庭为私。婚姻家庭的分工又分为“内”和“外”。男性始终有条件与公领域发生联系,而女性几乎没有通过公领域获得资源的可能性。在公私领域的二元对分中,划分本身并没有问题,而将公领域与男性、理性联系起来,私领域和女性、感性联系起来,并赋予它们不同价值的时候,不平等也就产生了。中国传统社会将这种等级与不平等强化到了极大程度并通过官方将其制度化。

到了现代社会,制约女性发展的传统制度遭到毁灭性打击,妇女的生存境况和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女性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巨大变迁,但女性的传统家庭角色从未淡化,家庭中的“内外”分工生活方式被一直延续了下来。尽管家庭不再是女性唯一的活动范围,但其中的责任却是无法推卸的,妇女仍然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传统的性别秩序在家庭中被隐性地保留并延续下来,甚至包括现代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对这一问题也缺乏深刻的认识和应有的深刻反思。缺乏彻底地清理,也就无法完全地建立,传统分工模式保留了原有的运行方式,等级与不平等的状况仍然深深扎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并由父权制继续支配着生产与生活方式。

虽然说,情况和程度本身与过去的传统社会相比,女性不再被严格地控制在私领域,但其保留和延续下来的观念及模式仍然对今天的性别关系、性别分工有着深刻影响。

长期以来,女性一直是牺牲者的角色,尽管社会发展至今,这种牺牲不再是那样过分和残酷,但保留下来的仍然是:女性为了丈夫的事业和发展,为了子女的生活和成长,为了老人的晚年安康而牺牲自己的事业、时间、精力、兴趣和理想等这些对女性也具有重要意义的东西。尽管女性的牺牲在社会上受到褒扬和称赞,但它也常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女性的主体性在家庭中受到了漠视和践踏,女性的利益在不断的赞美声中被逐渐地“牺牲”掉了。

二、传统生育模式的保留对女性家庭角色的影响

由于女性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在人的再生产的过程中,女性成为主角。这里所指的传统生育模式,是把婴孩全部地交与母亲,母亲承担全责或者说与父亲相比,母亲要分散更多的经历和时间来照顾抚育子女,现实生活中,很多母亲在面临孩子的问题时要比父亲倾注更多的心血。

洛伊斯·霍夫曼就指出:“子女能够满足成年人获得地位和得到社会认同的需要。特别对女性来讲,父母角色能够证明一个人真正成熟与稳定;并且证实她是为社会所接受的成员。对许多妇女而言,父母角色是其生活和所履行的所有角色中的主要角色。”而且必须肯定的是,女性不仅仅在生养儿童方面作为主要角色,社会更把养育儿童的角色完完全全地和母亲、和女性等同起来,把母亲的身份看作是女性必然要承担的义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育儿适应性”理论认为,早期社会里女性的工作之所以与生育等家庭活动有关,是因为那些工作必须与带孩子的工作相适应。因为母亲对孩子的哺乳期平均长达两年之久,如果女性从事离家很远且时间很长的工作,带孩子出门就有潜在的危险,而且带孩子兼做其他工作,这种工作必须是允许被打断的工作等等。早期分工与私有制、传统父权制的社会意志相结合,女性就逐渐开始失去在整个社会领域中的地位,开始不再具备在公共事务中的决策和主导的影响力。尽管现代的中国社会通过执行独生子女的政策,减轻了女性生育的负担,但传统生育模式对社会角色的抑制作用仍然存在,抚育婴幼儿阶段的子女,主要是母亲的义务,即使有长辈相助,也难于完全摆脱抚育婴幼儿的负担。“女性的价值被紧密地和母亲的身份结合起来,使得女性本身的独立性价值受到损害。”可见,“母性与妻性一样是从属的。妻性从属于单个丈夫,而母性从属于整个男权的私有制。如果说妻性还以男权的对立面出现,那么母性则完全融化在男权私有制中而失去了对立的身份。”

许多女性由于各种原因,比如丈夫不在身边、丈夫工作繁忙等,主动或被动地完全承担起养育子女的责任,至少很多女性要比男性更加注重孩子的各种成长需求,甚至可以放弃已经拥有的职业或做出其他某些方面的牺牲。

三、对女性的异化:“女强人”

现代社会中,事业成功的女人被称为“女强人”,这些女性同男性自由竞争、一决高低,并通过自己的实力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实质上,“女强人”的称呼却含有异化女人之意。

戴锦华认为,对事业成功女性称为“女强人”、“女才子”,本身就是性别歧视的表现,“‘强人的最直接的含义是‘强盗,而所谓‘女才子几乎是一个定型化的喜剧中的丑角”,即“人们不再把你当做一个‘女人”,“同时,你还必须为这种种不‘公平承担全部责任:是你‘异化、是你‘男性化。”[1] 英国的艾华博士直言道:“中国人爱把事业成功的女人叫做女强人。认为这些事业上特别成功的女人缺少女人味。我觉得这种观点对女性是一种压迫。”[2]

社会性别的刻板定型使人们认为典型的女性应该是:娇柔的、感性的、斯文的、心软的、有同情心的、属于家庭的。事业成功的女性打破了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定型,人们认为她们不符合社会文化所界定的女性形象,与传统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不相容,并武断地认定她们是生活上的失败者。所以一直以来“女强人”都是作为女性异化、雄化的形象出现,现实社会或文学艺术中也有对女强人的丑化和否定,更有甚者认为“女强人”是一种性别的畸形。这严重束缚和制约了女性的主体能力和独立人格,影响女性的全面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马蒂娜·霍纳认为,女性的成功恐惧远远高于男性。她报道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聪敏伶俐、功成名就的妇女中存在着由于成功而致焦虑的现象,霍纳称之为“回避成就动机”或“成功恐惧症”。许多女性害怕因打破社会文化已经塑造好的、具备“女性气质”的形象而受到社会的拒斥,担心一旦被划入“女强人”的行列,将面临社会的压力和误解。这种对女性的异化,使得女性在职业成就的追求上举棋不定,产生畏惧心理,转而开始加强对家庭事务的关注,以强化这种“温良贤让、牺牲、顺从”的妻子形象,通过“替代成就感”(即通过丈夫、子女的成就来表现出自己作为女性的成功)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回避传统社会文化影响下的巨大压力。

甚至女性本身的潜意识里都觉得成为女强人的确会背离许多传统女性的规范要求,比如不能更好地照顾小孩,没能维持好家庭和婚姻等等。这反映的正是现代文化背景下和文化建构下整个社会对女性成为事业强人的“异化”和不认同。很多女性最终选择去顺应社会文化塑造的“传统女性”的标准和要求,从关注事业到转向家庭,也许她们中的一部分人并不感到遗憾,然而这种选择的确反映了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以及由此带来的传统观念的深化和对女性行为的内化。

四、总结

许多学者认为,在推进男女平等的进程中,我们始终没有自觉地从根本上去动摇父权文化的根基,这一失误造成的直接结果是明显的,那就是最终导致了建立在家族文化制度之上的“男尊女卑”的延续,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传统性别模式并没彻底改观,伴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在“传统性”和“现代性”之间频繁转换,同时又在两种规范要求下不断作出选择和平衡。的确,在推行男女平等的过程中,我们单方面注重了女性从家庭到社会的解放,而忽视了对男性由社会到家庭的教育和鼓励,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女性解放进程中的遗憾和缺陷。这也就是说,“目前社会对女性的负面评价,对女性传统角色的认可和怀念……是推行男女平等政策不全面和不彻底的结果。因为正是由于诸多政策在关注改变女性角色的同时,忽视了对男性传统角色的挑战,才会在政治和文化环境变化的时候,许多问题得以浮现。”

化解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内冲突,其主要途径包括:消除刻板印象,调整角色期待;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水平;推进性别意识主流化进程;强化女性主体意识;社会提升对个性自由选择的宽容度和包容性等等。

尽管在解决该问题的道路上有不少的既定缺陷和未知困难,笔者认为,推进男女平等、加速妇女解放发展进程,并不能一蹴而就,是必须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对业已存在的不足和缺憾,我们只能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努力来逐渐弥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小江,等.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艾华,李银河.关于女性主义的对话[J].社会学研究,2001,(4).

[3]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4]杜芳琴.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J].浙江学刊,2001,(1).

[5]刘霓.西方女性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郭爱妹,张雷.西方性别角色态度研究述评[J].山东师大学报,2000,(5).

[7]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童芍素.角色的困惑与女人的出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责任编辑/ 陈鹤)

猜你喜欢

隐性角色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论清洁能源技术中隐性知识转移的知识产权法应对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小议戏曲中角色的发展趋势
《冰雪奇缘》开启迪士尼剧本角色新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角色问题研究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米歇尔.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隐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