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专用线运输安全问题及对策

2009-01-14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安全对策

王 平

摘要: 结合我国铁路实施第六次提速后,铁路运输模式从“大重量、高密度、中速度”转向“快速度、大重量、高密度”的要求,分析了目前企业专用线(含专用铁路)在运输作业和货物装载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安全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作业标准、运输效率,建立同铁路部门多层面沟通机制等方面提出强化企业铁路专用线(含专用铁路)作业安全方面的途径和措施,并对推动运输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铁路专用线;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36—02

铁路专用线(含专用铁路,以下简称专用线)是我国铁路网的延伸部分,在我国铁路货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用线的所有者一般是路外企业,专门服务于厂矿企业等单位的铁路运输设备,为满足企业货运需求及铁路门到门运输提供了条件,促进了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在中国的铁路上实施提速工程,铁路原有运输模式发生重大突破,从“大重量、高密度、中低速度”的运输模式转向“快速度、大重量、高密度”运输模式。这就需要在铁路专用线的运输上通过科学管理,先进技术装备和高效的运输组织,探索出一条具有本行业特色,实现列车速度、密度、重量最佳匹配的运输作业之路。无疑是对专用线货物运输安全工作提出新要求。

一、目前铁路专用线作业现状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铁路专用线一般为一家专用或多家共用。由于所属企业地理环境,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差异,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安全影响。

(1)设备质量低。一些企业对专用线的维修资金投入不足。个别专用线年久失修,线路枕木腐朽、砼枕裂缝、钢轨有龟裂、防爬部件损坏失效,纵断面坡度变化大,路况恶劣,对行车安全形成很大威胁。(2)作业环境差。有些专用线是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在为便利而修建的,这样受条件限制,有的处于长大坡道,有的大曲线延伸到仓库内部,有的修有高路基,高站台,有的曲线半径不足与当前机车车辆长度相匹配,线路夜间照明差,安全条件“先天不足”。(3)货物装载计量方式落后,加固不到位。部分专用线货物为散装货物,装载方式全部用装载机。装车计量采用测比量车划线,比重采用立方容积计算法,装完车后人工平车,或者轨道衡不能在装车时控制,势必造成人为误差加大。个别专用线所属企业只算经济账,使用劣质加固材料或不按规定加固制造安全隐患。从而出现装载情况不良发生事故。(4)职工整体素质和操作水平低,专用线所属企业大多都把铁路运输业作为辅助业,导致从管理层到操作层在思想意识上产生误区。管理上软弱,工作没有从基础管理入手抓,思想上本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种花,少栽刺”。身处一线的操作层,责任心极差,实际作业中简化程序,马虎了事。对规章一知半解,碰到问题不分析,盲目求快,身在岗位,心在外,埋下了“事故祸根”。(5)企业与铁路部门沟通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相互学习,多层级掌控专用线安全作业体系。

二、关于对策的思考

(一)摆正安全与效率效益的关系

1.安全控制的重点应体现在运输组织中的“移动”环节。所谓“移动”泛指与列车车辆移动有关的作业,包括接发列车、调车、停留车。因此,车务系统要把抓安全的重点定位在列车运输和调车作业等动态控制上,定位在各项标准的贯彻落实上,充分发挥专用线企业调度员、值班员、吊车人员在列车安全控制上的龙头作用。

2.提高效率的重点要放在装车作业环节上,避免在“移动”环节中盲目求快而带来安全隐患。

3.优化运输组织,在运输组织中要严格按照编组计划进行组织,严格执行各项标准规章,做到文明行车,文明指挥,文明生产。

4.设备管理的重点充分体现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一是对不能保证运输安全的钢轨、弹性扣减、垫层、轨枕、道床和路基等的更新改造。随着企业规模经营的逐步形成单靠修修补补来维护列车安全运行已不再现实,必须结合高科技设备成果,应投尽投,彻底改变硬件差的现状。二是围绕研究修订设备的修管用办法,建立健全设备的检查评估标准,使设备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重点强化自管设备的管理,对平面调车设备、列尾装置、停车器等自管设备要建立健全设备的履历薄或台账,制定管理、维修和使用方法,明确检查期限,管理责任,实行定位定责管理。同时,要摸清危及行车安全的设备情况,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改造,不能立即改造的必须制定确保安全的卡控措施,纳入日常检查重点内容进行跟踪。

5.抓好货物装载重点是严格执行货物装载加固规定,强化对装车组织方案落实,装车质量签认,装载加固监督检查和货物计量等关键环节卡控。对货物装载情况进行行动跟踪。彻底把住专用线货物装载安全关。

(二)规范专用线直管站段的基础管理,提高站段自管能力

1.强化安全管理,重点要放在基本规章和各项作业标准落实上,放在整顿“两纪”,防止习惯性违章和狠抓惯性事故上。要突出卡住接发列车“三关”(闭塞、进路、信号(凭证))和调事作业“九个环节”(领导、指挥、计划、联系、检查、确认、信号、速度、了解)切实做到“严三控”(自控、互控、他控),“达四标”(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用标准语、交标准班)。采取防范措施和控制手段,使现实安全处于有序可控状态。

2.加强人员管理,探索实施职工培训教育、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对职工的培训教育一方面要培育安全职业道德,不断强化广大干部职工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安全管理和安全作业技能,养成遵章守纪,标准化作业的行为习惯,劣实安全基础。另一方面,从文化层面上研究安全规律,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安全行为,精神面貌凝结到共同的安全理念之中,体现自尊、自信、自强的安全人格,体现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人文精神,形成人人接受并努力实践的共同价值观,营造团结、和谐、友善的安全氛围,形成干部职工共保运输安全的强大合力,建立起和谐、安全、可靠、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从而收到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安全事故之功效。对职工的考核,使用和待遇上健全机制是一种有效地科学管理方法。必须把奖励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引进作业管理的各个工种和部门。比如在行车一线,只搞末位淘汰还不够,必须实行安全承包,打破铁工资,实行风险工资奖励机制。在干部管理中做到能上能下,能者上,愚者下,打破铁交椅。在分配上加大倾斜力度,真正拉开档次,使一些人感到有危机感,危急感,上岗靠竞争。可以肯定,这些机制的实施必定给违章违纪者以震慑作用,运输安全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3.完善企业与铁路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专用线的运行依据是国家铁路部门标准,问题的处理离不开铁路部门的支持帮助和监控。首先在完善规章管理上紧紧围绕铁路部门要求突出“五个强化”,一是专用线作业有效可控规章管理务必通过铁路部门的强化控制机制。二是对新问题、新情况、新技术变化的实时控制必须强化铁路部门意见反馈。三是在规章的系统管理上要通过铁路部门把关强化岗位专业化及岗位间的衔接性。四是根据铁路部门发布的规章,强化本企业制度办法的及时细化、修订。五是通过铁路部门安全抽检和作业期间现场督查来强化规章执行的管理。其次在建立完善协调制度上,借助铁路部门的力量和资源,定期交流、研究、布置工作,推广典型经验,形成合力,确保安全工作有序推进。

总之,对铁路专用线而言,面临的运输安全形势比较严峻和突出。专用线所属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运输安全基础建设,认真解决安全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完善运输安全规章制度,以强化安全管理基础、设备质量基础、职工队伍基础为重点,推动安全基础建设创新发展,实现运输安全管理的规范高效。(责任编辑/ 陈鹤)

猜你喜欢

安全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