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文化之心理学探析
2009-01-14张秀敏丁静
张秀敏 丁 静
摘要: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有逃避功能、攻击功能、替代功能、建设功能;其中前三种是消极的心理功能,后一种是积极的心理功能。网络心理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能够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网络心理教育是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充分条件,应围绕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意志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网络文化;心理功能;网络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02—0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逐步转变,如今的大学校园再也不是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外界时尚的点点滴滴都逃不过这群年轻人的眼睛。千变万化的校园时尚文化成为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校园网络化的直接结果是网络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交集”,产生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大学生网络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进行学习、生活、交往、娱乐等活动的同时,传播思想、文化,使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也得以反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构成、个性的发展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功能及心理教育两个层面探析大学生网络文化,以期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一、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
1.逃避功能。逃避功能往往是对那些意志薄弱而知识结构简单的大学生来讲,他们会在网络中以抑制、否定、退化的方式处理不符合社会准则的情感或冲动以及严重受挫时产生的焦虑和痛苦。
当大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状况时,他们会在网络中将这种极度痛苦的经验或欲望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会放弃成人的方式,采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完全的放弃努力,彻底逃避成人的责任,从而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
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他们渴望友谊、渴望与他人交流。然而,大学新生的自我表露又受心灵闭锁的影响,总是不经意地与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完全敞开心扉沟通思想。而网络的交往特点,使他们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许多学生在现实中受挫时,往往愿意到虚幻的网络空间去倾诉,互联网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解脱的一个良好的渠道和环境。
2.攻击功能。攻击功能是大学生通过转移和投射的方式在网络中把对现实生活中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或者将自己不良的思绪、动机、欲望、情感赋予到网络中的他人或他物身上,推卸责任或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网络中人或物,从而得到一种解脱。
网络本身的特征就像一个垃圾箱和“回收站”,只需定期“清空”就使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中看到更清晰攻击行为,尤其是当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网络黑客知识时会有强烈攻击他人的倾向,他们出于不同的动机:满足自信、完善自我、谋取利益、戏弄他人、寻求刺激,虽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网络这一外力的介入使这种攻击倾向表现的更加明显。同时,当大学生受到到网络攻击时,也有部分同学采取报复行为,他们会选择转发给别人,或者找个新病毒回复,在其中找到平衡感。
3.替代功能。当大学生因心身某个方面的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或是遇到困难,无力处理实际问题时,会在网络上有意识的创造或寻找一种虚幻的世界以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获得心理平衡。他们常常会在网上酝酿成虚幻的自尊,带有浓厚的自我陶醉色彩。
网络的匿名性,实际上是一个假的身份,我们可能常常从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看到不少怪异的现象,比如改换性别,男生以女生名字和女性性格化身出现,或者女性以男性面目笑傲网络世界。更常见的是大学生隐匿真实的姓名、年龄、性格特征和固定的社会身份符号,来参与到虚拟世界的网络文化活动当中。尤其是有部分大学生以不同的身份网上娱乐:如聊天、玩网络游戏、写博客等,更有甚者会选择逃课上网,每天花费在网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很容易产生对网络依赖而沉迷网络,这种替代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将现实与虚拟混淆,将现实世界中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中来,这样,以情感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与互动关系,就被虚幻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所代替。久而久之,他们会心甘情愿地退出现实生活,这种心理上的依赖使他们对现实情感的体验变得淡漠[1]。
4.建设功能。建设功能是大学生以认同、升华的方式接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活动中有选择性的吸收、模仿或顺从另一个在网上接触到得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以对方之长归为己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区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掩护自己的短处。
同时,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活动中会把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在网上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在网络中搜索引擎的发展更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被汲取,大学生通过网上的点击、搜索、浏览、筛选、下载获得所需的信息,他们主动获取新的信息来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要求以发展自我。而且,大学生在网络沟通过程中会形成固定的交往圈,在生活中遇到烦恼或问题时,在网络中向朋友倾诉的过程中,对方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大学生有所改变,使之朝着对方的方向努力。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
1.网络心理教育的目的。网络心理教育是网络和心理教育的联姻。在本文中,笔者认为,网络心理教育是关于网络的心理教育,网络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既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进行,也可以通过传统的非网络的途径进行。网络心理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能够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
具体来讲,网络心理教育可细化为两个子目标。一方面,网络心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网络心理教育要顾及差异,以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为主要目标进行个别教育。因此,以个体咨询、网络成瘾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已经出现网络成瘾症状的大学生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对极个别网络严重成瘾的学生重点关注并及时进行转介。同时,要针对网络成瘾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
以上两个子目标教育对象虽然不同,但总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网络心理教育使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使他们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网络心理教育与大学生网络文化。尽管探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是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但过分地注重甚至夸大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会给人造成一种“网络文化就是洪水猛兽”,“网络文化就是罪魁祸首”的认知错觉或心理错觉[2]。网络文化之所以有如此的影响,主要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利用了网络文化的逃避功能、攻击功能和替代功能,以此使网络文化呈现消极状态。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反对或禁止大学生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尺度和健康的心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对人的心理的积极影响,防止网络对人的心理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做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网民。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高等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促进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此培养大学生从事网络文化活动时具备基本的价值尺度和正常的心态,才能保证和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发挥积极的心理功能,弱化其消极的心理功能。
3.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虽然网络心理教育以网络为出发点,但它仍然是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应该在包含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网络心理现象展开,如我们对网络这种现代科学技术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和行为,人的网络心理有哪些类型和表现,其特点和成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利用网络来为心理教育服务等等。在此笔者认为,以网络为中心从心理教育的视角开展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应以大学生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的内在规律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3],围绕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意志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展开。
心智模式教育,是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心智模式,并认清楚模式对他们的影响,使他们了解改造心智模式的方式并学会应用,创造出适合他们的新的心智模式。
情绪管理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自己情绪的节律周期以及自己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及有效性,让他们掌握培养良好情绪的方法,尽可能延长积极情绪的影响时间,而缩短消极情绪的影响时间,最终学会调节、驾驭自己的情绪。
意志力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力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尤其是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学会运用所掌握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人际沟通教育,是鼓励大学生多走出网络,学会在具体生活中掌握人际交住的技巧,使其体会单向和双向沟通的差异,学习双向沟通的方式,使沟通更完整有效。
压力管理教育,是使大学生在了解自己所面临和承受的心理压力的程度的基础上,使其意识到网络是缓解压力的一种途径,学会有效地缓解压力,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
通过以上不同方面的心理教育使大学生从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等方面形成健康的心理,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弱化其逃避功能、攻击、替代等功能,进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文化有其特殊的心理功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4],有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讲,必须在此基础上探索科学有效地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这把“双刃剑”,将网络文化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胡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J].民办教育研究,2008,(2):97-99.
[2]刘守旗.网络文化与心理教育[J].江苏高教,2005,(3):97-99.
[3]黄辛隐,张秀敏.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及团体心理训练设计研究[J].心理科学,2004,(2):307-310.
[4]毛春梅,陈家麟.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2):14-16.(责任编辑/ 吴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