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

2009-01-14樊建功

学理论·中 2009年12期
关键词:党的建设科学化改革创新

樊建功

摘要: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重大任务,标志着党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对党的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要求。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制度建设。

关键词: 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047—0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重要论断,标志着党的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论断,是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发展。所谓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指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使我们国家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变革。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按照党的建设的规律加强党的建设。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按照党的建设的规律,科学推进党的自身建设。

从本质上说,党的建设也是一个发展的问题,也要实现科学发展,也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前提是,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理所当然地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指针。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实质上就是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党的建设领域,以科学发展观蕴含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的建设科学发展。

二、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决定》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论断,是对党的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我们党在执政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实事求是地说,在历史上,党的建设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地方。比如,“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教条主义盛行,导致党的建设出现重大曲折,严重违背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党的建设的规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不完全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的要求。只有在坚持和运用好党的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才能进一步发现和掌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确保党的自身建设的科学发展。

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奋斗历史,实质上就是一部适应党的历史方位和目标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党的理论、丰富党的实践、完善党的制度的历史。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八年,在全国执政六十年,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队伍得到了发展壮大,党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我们党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开始向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执政党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开始向对外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转变。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我们党执政以后党的建设比没有执政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在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比在封闭半封闭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情况也要复杂得多。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要适应新变化、经受新考验、解决新课题,就必须在党的建设中进行改革创新,促进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当然,对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改革创新决不是要改变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也决不是要改掉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地位,改掉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这些方面,不仅不能改变,而且必须结合新的实践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新的实践中长期坚持。我们所要改革的,是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地方;我们所要创新的,是党的具体领导体制、执政方式、组织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观念等,目的是使党的建设更加科学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决定》提出,党的建设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我们认为,制度建设就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说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是因为党的制度是在党的长期执政实践中形成并被全党所认同的,是党的行动准则和依据,是全党共同意志和共同利益的体现。制度建设更带有全局性,是因为党的制度与党的各方面工作相联系,对全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制度的科学完善与否,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全局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制度建设更带有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因为党的各项制度都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并经过实践检验的,也是与党组织自身的性质、特点、目标和任务密切联系的,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起着保证作用,一经形成,就不能轻易变动。

完善的制度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保证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条件。我们党是一个拥有370多万个基层组织、7 5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是异常艰巨、复杂的,确保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依靠一套完善的制度。党的建设科学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度建设在“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为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党的组织建设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和肌体健康,既为党的建设提供纪律和作风保障,又反映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成效;党的制度建设为党内生活提供运行机制,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重视党的制度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制度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形成了一整套以党章为核心的党的制度法规体系,为党的建设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党内存在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仍未得到根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建设不完善。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切实按照党章确立的原则和制度发展的规律来完善制度,既要重视基本制度又要重视具体制度,既要重视实体规则又要重视程序规则,既要重视单项设计又要重视整体规划,在此基础上,把制度建设的着力点放在制度的贯彻执行上,以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来确保党的建设科学化。

《决定》提出,要“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决定》着眼于加强相关制度的协调、衔接和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提出了覆盖党的五位一体建设的40多项制度性规定。《决定》提出的各项制度,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目标相统一,与党承担的历史任务相一致,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符合,与党的建设科学化相一致。只要把这些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就一定能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再上新台阶。

党的建设科学化涉及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任务繁重,头绪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求我们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勤于探索,勇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开辟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道路。(责任编辑/ 李璐瑶)

猜你喜欢

党的建设科学化改革创新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实现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加强纪检工作科学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