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济世,“穷人也有权利看到光明”
2009-01-12高宁
高 宁
2009年6月12日上午,在位于郑州市管城区商城东路的郑州艾格眼科医院,记者如约采访了该医院的徐惠民院长。
其实,提及郑州艾格眼科医院的徐惠民,很多人知道的是“全国优秀的白内障及ICL晶体植入手术专家”、“眼科博士”这些医生的角色,而不是他的院长身份。上午坐诊,下午手术,周六、周日还要到外地指导手术的徐惠民,在患者眼里真的是一位很忙的医生。即便是在与记者短短两个半小时的对话中,徐惠民院长还多次到病房中查看下午准备手术的患者。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感悟到:能一夕成名者,必定在那一夕之前有过千百个暗暗演练的夜晚。回首徐惠民院长的来时路,记者发现,他内心深处恪守的“医者仁心”的传统理念,是支撑他走过多年风雨路的精神内核……
一鸣惊人, 三千个动物眼球
成就白内障手术专家
1974年,出生于河南省封丘县城的徐惠民正上小学四年级,那时学校“停课闹革命”,徐惠民的学业也因此搁浅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少年便知生活艰辛的徐惠民便凑空到所在县城的建筑工地上打些小工,补贴家用。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
获悉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徐惠民立即开始了“闻鸡起舞”的温习和补习之路,他只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竟然把小学四年级到初中结业的课程全部自学完成了。这样的“恶补”速度,直到今天他想来仍觉得不可思议而又弥足珍贵。
依靠自学完成初中学业的徐惠民,直接进入封丘一中开始了高中课程的学习生涯。1979年,完成高中学业的徐惠民参加了高考,当年便很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医科大学。198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被分配到开封人民医院做了一名眼科医生,从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
医学院校不分科。刚刚大学毕业的徐惠民,虽说在学校时对眼病知识也进行了学习,但对于眼部的一些疑难杂症和手术病例,徐惠民仍感到自己就像个“门外汉”。
面对这样的境况,徐惠民除了向所在科室的前辈们学习,利用白天查房的时候观察和记录一些病例,他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动物眼球上做最基本的手术练习。为了保证每天晚上有动物眼球可以解剖、研习,徐惠民必需在自己每周休息日的早上四点钟,跑很远的路到肉联厂购买足够一周用的猪眼球。每天晚上下班后,徐惠民就会在猪眼球上进行基本功训练。他要求自己每天晚上,必须“解决”三四个猪眼球,在每个猪眼球上练习“剪、切、缝、剖”之类的基本功。就这样,徐惠民坚持不懈地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在两三千个猪眼球上进行了六七千次基本功训练。
1985年10月,胸有成竹的徐惠民主动要求当时的眼科主任许慈生带自己做了第一台白内障手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在当时,一台白内障手术往往需要1~2个小时,而徐惠民所做的这台白内障手术仅仅用了25分钟。手术结束后,许慈生主任对这位“一鸣惊人”的小伙子感到很吃惊。后来,所在科室的护士长向许慈生透露了徐惠民长期在动物眼上做练习的“小秘密”。护士长的话让许慈生主任深深感到,这个仅仅用了25分钟就能顺利完成一台白内障手术的小伙子徐惠民,将会在眼科疾病治疗方面大有所为。
这之后,许慈生主任就放手让徐惠民开始单独做眼病手术。虽然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但徐惠民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深深明白,自己也仅仅是掌握了白内障手术的技巧,在眼病治疗的其他方面还欠缺很多。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图书馆、书店成了他除了工作和睡觉之外唯一一呆就是很长时间的地方。
“拼了命地看书。”这是徐惠民院长对自己当时那种状态的形容。
1990年左右,通过观摩和学习,徐惠民率先在开封市开展了“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1993年左右,徐惠民率先在开封市开展了“眼眶肿瘤侧壁开眶手术”,开封电视台还专门对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在当时,不论是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还是眼眶肿瘤侧壁开眶手术,地市级医院开展的很少。
不惑之年,
“副院长”为转型再读博士
说起“眼眶肿瘤侧壁开眶手术”,徐惠民院长又给记者透露了一个小故事。
当时想做“眼眶肿瘤侧壁开眶”之类的手术,苦于没有老师指导,他就买回来大量的书籍和录像一遍一遍地看。虽然在理论上和过程上有所了解,但没有具体实践经验,况且这种病位置特殊,周围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很大。为了能成功地进行手术,徐惠民找到在坟场上建楼房的建筑工地经理,请他帮忙收集一些人头骨。之后,他在人头骨上进行大量的“开眶”练习,这才保证了他后来在一位脑外科医生的协助下成功行的第一例“眼眶肿瘤侧壁开眶手术”万无一失地获得成功。
1995~1996年,徐惠民到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学习。
1996年10月,开封眼病医院成立。徐惠民学习归来后,被分配到开封眼病医院做综合办公室主任,兼白内障中心、准分子中心主任。同年,开封眼病医院引进超声乳化仪和进口手术显微镜,之后,徐惠民开展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将近1000台,这是当时河南省所有医院中此类手术量最大的。
1997年,徐惠民开始应邀到省内外的数十家医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每年进行的手术量大概在3000台左右。这之后,徐惠民所开展的眼科手术逐渐有了侧重点——以白内障复明手术为主。
从1998年开始,徐惠民多次随国家医疗队赴新疆、贵州等地进行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受到国家残联及卫生部的表彰。他还多次赴美国、欧洲、新加坡及台湾香港参加学习及学术交流。
1999年,徐惠民被提升为开封眼病医院副院长,主持医院管理工作。
从一名眼科医生到开封眼病医院副院长,很多人都很羡慕徐惠民,觉得他总算熬出头了。然而,在徐惠民看来,自己的发展已经走到一个“瓶颈期”,如果再接着干下去,不论是医术还是人生经历,都不可能有大的发展。于是,即将 “四十不惑”的他,断然决定抛弃稳定的工作,去继续深造。
2002年,39岁的徐惠民以超出分数线46分的成绩考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为同济医学院的一名眼科博士。
对于他重新作一名学生的做法,很多人都不理解,徐惠民说:“我当时主要是认为自己年龄不小了,有机会出去读书是个好事。借着读书,可以在理论和学历上提高自己。在学校里,还可以静下心来考虑考虑将来。”
仁心济世,
让“艾格眼科”缔造更多光明
2005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毕业的徐惠民,又做出了一个令熟悉他的人瞠目结舌的选择——创办一家眼科专科医院!
事实上,早在2002年之前,徐惠民就已经萌生了创办一家专业的眼科医院,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想法。在那时,徐惠民就已经开始在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公司入股,做着经济上的准备。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筹备,徐惠民联合另外三个眼科界朋友投资创办的郑州艾格眼科医院,经河南省卫生厅批准,于2007年8月29日正式成立。
徐惠民说,作为一家股份制三级专业眼科医院,郑州艾格眼科医院一直秉承“专业的才是最好的”办院理念,从发展学术和技术入手,诚信为本,关爱社会,奉献社会。
说到“关爱社会、奉献社会”,徐惠民院长感慨地说:“对于穷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我从小就深有感触。我们也一直在这方面力所能及地做着努力。医者仁心,这是我们民族传承下来的行业道德理念,放在今天来看,用一句简单的话,就可以彰显其最实际的意义,那就是‘穷人看病,富人埋单。在现实中,这并不是做不到的事情,就看我们如何来理解所谓的‘富人,如何来操作所谓的‘埋单。‘富人不单单就是某一个有钱的人,也可以是某一个机构。‘埋单并非就单单是你买药我替你交钱这直白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它应该是一种间接的资助方式。富人的利益不会受损,穷人又得到了资助,这应该是未来和谐社会可以实现的一个目标。”
关爱社会,奉献社会,资助贫困和弱势群体,郑州艾格眼科医院自从成立后,就一直在做这样的公益事业。
截至记者采访时,郑州艾格眼科医院自成立之日起,已免费为15万名患者做了白内障手术。
民营医院中,像郑州艾格这样大规模地做免费手术的不多见。于是很多人就免不了心生疑虑:郑州艾格眼科医院到底盈利了没有?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强的魄力和实力去做这样的事情?
说到盈利,徐惠民院长说:“坦率地讲,有盈利,但是微盈利。15万例的免费手术,确实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我们是这样来考虑问题的:没有病人的时候,医护人员空闲的,照样要发工资;没有病人的时候,机器是闲置的,照样要算折旧费。我们做的只是让医护人员和机器忙了起来,他们忙起来了,广大贫困群体中的白内障患者重见了光明。这样做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扶贫济困,做慈善事业,仅凭我们自己的力量还是单薄的,和政府一起,联合一些慈善机构,这样的事情也就红红火火地搞起来了。穷人看病,富人埋单,这个理想也就实现了。”
采访到最后,徐惠民感慨地说:“作为河南人,我和我的伙伴们办医院就是为了能给河南的父老乡亲作一些善事、好事。对于那些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农民工子女,我们一直以来都给出了免费或折扣很高的优惠。即便是穷,也有权利看到光明。”徐惠民院长说。
听到这些话,记者蓦然想起了一则鱼和水的故事:鱼对水说,你在我眼中;水对鱼说,你在我心中。故事虽短,但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真正有着“医者仁心”的普世胸襟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关系,不正是水乳交融的鱼水之情吗?
说到郑州艾格眼科医院的将来,徐惠民院长坚定地说:“要把‘艾格做成眼科医院里的品牌,让病人得到规范及时的治疗,扶危济困,让更多的患者重见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