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混播增产原因和配套技术措施
2009-01-12朱允高
朱允高
小麦混播就是把不同品种的种子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进行播种。这种种植方式在河南省虞城县由来已久,但以前仅限于部分群众小面积种植,缺乏技术研究。2007~2008年度,该县农业局农技站在这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在不增加各项投入的情况下,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一、试验情况
2007年小麦播种时,选择不同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的地块安排了15处小麦品种混播试验,品种选用矮秆、抗病、抗倒、多穗型新品种百农矮抗58和高秆、抗病、抗倒、多穗大穗型新品种许农5号。每处试验田面积3亩,把试验田平均分成3块,在其中一块上使用上述两个品种混播,另两块分别单独种植上述两个品种作对照,采取随机排列。施肥数量和田间管理措施与一般大田种植相同。麦收前测亩穗数、穗粒数,麦收后测千粒重和实际亩产量。各处混播试验均表现增产,其中百农矮抗58实际平均亩产495.7千克,许农5号实际平均亩产489.4千克,分别比对照增产9.3%和10.7%,两个品种混播实际平均亩产541.8千克,比对照增产10%,亩增产小麦49.3千克,增收经济效益80元。
二、增产原因
小麦品种混播之所以增产效果明显,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混播能改善田间小气侯,充分利用光热等自然资源。试验选用的两个品种,许农5号株高90厘米,百农矮抗58株高74厘米,两者相差16厘米,出穗后穗层分布在不同高度的空间,缓解了一般大田穗层只分布在一个空间而造成麦穗过分密集的现象。总体来说,混播田比一般大田更有利于通风透光,平均单株受光率增加,对光能的综合利用率较高,有利于小麦光合作用。
二是由于各品种抗病、抗虫、抗倒能力不同,混播可缓解病虫害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试验证明,混播田病虫害较一般大田轻。另外,高秆品种由于受到矮秆抗倒品种的支撑,田间倒伏情况较一般地块大大减少,2007年在对照田许农5号大面积倒伏的情况下,混播地块没有发生倒伏现象。
三、配套技术
1. 合理选用品种。混播一般选用两个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的品种。其中一个品种要求矮秆,株高70~75厘米;另一个品种要求茎秆稍高而且粗壮,穗较大,株型紧凑,旗叶不宜过大,株高一般85~90厘米。两个品种要同属一个生态类型,即同为半冬性品种或同为弱春性品种,否则不宜混播。它们的适宜播种期、成熟期要一致;分蘖力及分蘖成穗率基本相同;均要求抗病虫、抗倒伏能力强。通过试验并参照部分群众的实际混播经验,在虞城县最佳小麦品种混播组合有:百农矮抗58和许农5号、百农矮抗58和周麦20、百农160和许农5号、百农160和周麦20、豫展2000和周麦18。
2. 混合比例恰当。混播麦田亩用种子总量一般为9~10千克,矮秆品种用种量占75%~80%,高秆品种用种量占25%~20%,高秆品种不得超过25%,这样才能在小麦抽穗结束后营造一个上层穗稀下层穗稠的格局,否则对矮抗品种采光十分不利。
3. 种子纯度要高。混播所用品种的纯度均不低于99%,以选择高纯度的原种或原原种为佳,否则在齐穗后极易造成田间杂乱无章,反而对高产不利。
4. 穗层整齐一致。混播所选用的每一个品种,均要求穗层整齐。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个别株高不稳定,穗层不整齐的品种不要选用。
5. 品质基本相同。混播选用的品种,小麦籽粒的商品品质要基本相同,差异越小越好,如差异较大会造成综合品质下降,商品等级降低,结果是高产不高效。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省虞城县农业局农技站 邮编:47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