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风性关节炎误诊1例

2009-01-12兰红梅潘晓燕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34期
关键词:误诊痛风性诊断

兰红梅 潘晓燕

[关键词] 关节炎;痛风性;诊断;误诊

[中图分类号] R59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112-01

1病例摘要

男,65岁,因反复多关节红肿痛12年,加重10d收入我院风湿免疫科。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痛,自服止痛药(具体不详)约6~7d好转;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渐累及手指、腕、膝关节,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给予药物治疗好转;关节红肿痛仍反复发作,多自服止痛药好转;10d前上述症状加重,关节红肿,疼痛难忍,活动受限,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风湿免疫科。查体:一般情况可,双耳廓外侧可见痛风石,心、肺、腹部无明显异常;双足第一跖趾关节、双足背色红、肿胀、皮温高、压痛;双踝关节、双膝关节、左腕关节色红、肿胀、皮温高、压痛、活动受限;右手第二、三掌指关节色红、肿胀、皮温高、压痛。实验室检查:血沉42mm/h;C反应蛋白16.40mg/L;血尿酸498.00μmol/L;抗“O”及类风湿因子正常;手足X线片提示:痛风性关节炎。入院诊断:原发性痛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给予低嘌呤饮食;秋水仙碱0.5mg,3次/日;碳酸氢钠1.0g,3次/日;甲强龙40mg,静滴1次/日。治疗7d关节红肿消失、无压痛、活动正常;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正常,血尿酸317.00μmol/L;好转出院,门诊随诊。

2讨论

本病例以类风湿关节炎就诊,误诊的原因主要是对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认识不足。痛风性关节炎首发部位一般是第一跖趾关节,多突然半夜起病,红肿明显,疼痛难忍,实验室检查血尿酸增高,X线片可见虫蚀样改变,诊断不难;当发病时间长,累及腕、手指、膝、踝等关节时,易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以青壮年女性多见,常累及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等小关节,伴明显晨僵,类风湿因子多呈阳性,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血尿酸不高;并且X线表现有本质不同,类风湿关节炎X线显示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侵蚀、软骨下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关节融合或畸形。本病例患者结合临床特征、血尿酸增高、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给予抗痛风治疗,病情好转。通过本例误诊,提示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对多关节疼痛患者尤其累及小关节患者,应考虑“痛风”诊断,对这类患者要详细的询问病史、完善相关的血尿酸、尿常规及影像学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收稿日期:2009-06-23)

猜你喜欢

误诊痛风性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的辨治经验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眼眶组织淀粉样变易误诊临床分析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关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漏误诊研究
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诊断梅毒易误诊原因浅析
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