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语文阅读课“问题教学”的思考

2009-01-11刘家有

师道·教研 2009年11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阅读课小女孩

刘家有

语文阅读课“问题教学”是指在阅读课上,教师先布置几个思考问题,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都是针对文章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内容、结构或其他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的。“问题教学”是多年来语文阅读教学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它对语文阅读的教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的教育理念需要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问题教学”方式的不足就显现出来了。

其一, 它束缚着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自己确定的教学目的、方法所设计的“问题”,它不一定就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方式和内心需求。因此,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非自主的,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把学生摆在了被动地位。教师的这些问题,给学生的阅读思考预设了“框架”,这种对学生思维指向和内容的规定,虽然可以方便地、直截了当地“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但它却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扩展思维、丰富想象和富于创造性的表达,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其二,它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的缺陷。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不单单是为了理解课文。阅读能力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如识记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等。但是要识记什么、理解什么、鉴赏什么的问题,通常都写在教师备课教案的教学目的栏内,然后再化作若干个问题,上课时“带”给学生。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阅读指向,读起来不用走一点弯路,只须找到问题的答案,重点、难点、疑点的破解都是一箭而中的,这样就能很快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教师也认为课上得顺畅流利。岂不知,因为教师的这一番设计,代替了学生自己在阅读取向方面的思考,久而久之,他们面对一篇文章,就不会自主地确定从文章中学些什么,懂得从哪些角度去深入思考,抓不住能够突破全文的关键段落或语句,发现不了值得品味欣赏的精言妙语,也说不出独到的见解……这种状况,难道不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缺陷吗?

其三,它有碍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学生阅读,应该养成一边读一边想和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但“问题教学”中用不着学生再度发现什么,提出什么问题,他们只需要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回答问题。

我提出关于“问题教学”的一些不足,并不是要彻底否定这一教学方式,不是说上阅读课再不能给学生提问题,而是说要把握“问题教学”的关键,即怎样提问题、提什么问题。

第一,要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的阅读成为自主活动。教师指导方式要多样化,不要把提问题视为唯一的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避免出现“满堂问”的局面。阅读理解最主要的手段是读,让学生在自读中自悟,锻炼他们自主地表达学习心得、学习收获以及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第二,要训练。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该想什么、说什么。初读课文,可以从课文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上去思考和表达。读段时,则着重思考段落与整体的关系,重点章节的精心描述,思考从什么角度去把握段落的中心内容。总结课文时,可把注意力集中在全篇思想内容、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认识事物或表现手法等方面。久而久之,学生拿到一篇文章就会习惯从主要的几个大方面,由浅入深地去发现、品味、领悟,从而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第三,要注意提问的方式与内容。在必要提问的情况下,要仔细斟酌提问的方式和内容,尽量不提那些直接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尽量采用旁敲侧击、拔云见日、陈仓暗度、点石成金等方式,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启发,打开思路,而不是去课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因为这样的问题在文中是没有现成语句作答的,必须以课文为依据,深入思考才能解决。如讲《卖火柴的小女孩》,若提问小女孩大年夜在大街上卖火柴卖得怎样,学生就会从课文中找词找句找答案,若问小女孩为什么大年夜还要在大街上卖火柴呢,学生就必须从课文第一段的字里行间去想象、分析:“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的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小女孩已饿了一整天,又不敢回家;“她爸爸会打她的”“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小女孩在家里没有温暖,没有人关心疼爱她,小女孩很可怜等。这就不会促使学生去死读书,而是让他们动脑筋。

责任编辑 黄日暖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阅读课小女孩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爱掐人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可爱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