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2009-01-11詹胜军

师道·教研 2009年11期
关键词:组员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詹胜军

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勿庸置疑,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已经慢慢深入教育教学领域,其作用也被人们所承认。那么怎样才能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关注生生之间的交流,因此各组员的搭配极为重要。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要做到:一要合理分组。教师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和性别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使各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如在诗歌教学上可根据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强弱搭配,在作文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和写作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后对组员合理搭配,尽量让组员们能够取长补短。二要分工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不能仅是停留在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的表面形式上,更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合理分工。如果不进行有效分工,体现不出个体在小组中的价值,不让每一个学生独立承担一定的责任,小组合作学习实际情况往往是会被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代替或掩盖,不利于调动组内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也不利于组员之间的依赖与合作。

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小组成立之初,教师必须有计划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受以往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起初学生们对小组合作学习不够适应。大部分学生只表达自己的想法,缺乏与小组内其他成员讨论和交流的意识。有些学习好的学生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和他人交流,缺少与他人沟通的技能。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无论工作还是学习,只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做好事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质疑,利用自己自行查找的资料和积累,与组员合作、探究,解决个人无法很明确掌握明白的内容,解答疑惑。通过小组内组员之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智慧的火花一次次绽放,学生在助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助。在小组内学生的个人价值获得了肯定,组员的信心也渐渐提高。

三、恰当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时间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盲目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易于学生通过言语来交流,对一些值得争辩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合作竞赛的形式去解决。在公平竞争中,每个组员都想方设法为小组出力效劳,极大地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合作学习时间”的安排也是很关键的。合作时间可长可短,我们可以把一课甚至几课的时间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索,也可以在课堂内让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短时的讨论、争辩,真正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见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小学生的心智水平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深入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并将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明白语文其实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四、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评价是小组学习的导向。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必须积极地参与进去,听取学生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指导性的帮助。并在讨论完后对每一组都应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评价,这样一来学生才会有正确的竞争意识,并能取长补短,对于学生来说也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评价是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失去了评价的良性制约,合作学习也将难以有效落实。语文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为每个学生发挥特长、潜能创造了机会,其学习结果也可以以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评价中,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用心发现每个学生观点的闪光之处,增强学生自信心,从而他们会更愿意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小组“鞠躬尽瘁”。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的有效合作方式,是对传统班级上课形式的超越,更是一种师生、生生之间关系的重建,是一种在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基础上的交流,更是一种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认真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使其优越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显现,从而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得到发展,激发活力。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组员小组合作学习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小组落幕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