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疑的精神 思考的钥匙

2009-01-11骆丽清

师道·教研 2009年11期
关键词:关西挑战学会

骆丽清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索求新的动力。因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质疑,对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其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从而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焰火,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呢?

一、鼓励学生“敢”质疑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们总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产生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书呆子”。

为打破这种陈腐、僵化的局面,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向传统挑战、敢于向书本质疑问难、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例如,我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第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这课时,针对文中这样一句“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我让学生探讨句子的措辞,有一位学生提出:既然“两分钟前”军营已移交,那么“添马舰营区”前面就不应该加“英军”,“英军”二字应该去掉。当这个学生的问题一提出,其他学生哗然:教科书怎么会有错!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地肯定了那个学生的大胆看法,并表扬他是一个善于动脑、勤于思考的好学生。这样一来,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调动起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问难就如同在满河坚冰上打开窟窿,这是创造奇迹的前提。

二、引导学生“巧”解疑

1.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思疑辨析。众所周知,现行初中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的疑难,这样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会远远大于我们的说教式课堂教学。记得我在教学古诗《观刈麦》这课时,恰逢农村夏季水稻收割,我把学生从教室带到稻田中,让他们在收割稻谷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艰辛。再结合诗歌时代背景,让学生感悟农民“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不寻常心理,很好地让学生受了一次震撼式教育,深刻地领悟了诗歌的主题,从而实现了教学目标。

2. 激发学生适应生活发散思维。书本知识是学不完的,求知是为了适应生活、适应世界而不仅仅是适应学校,只要让学生认识到独立思考的好处,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学生就会学会怎样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会独立、更加自信。因而我们老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紧扣课标和教材,激励学生思考。例如,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课时,没有一言堂地分析课文,而是提出两个问题:一是鲁提辖为什么要打镇关西?二是鲁提辖是怎样打死镇关西的?把这两个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向标,要求学生围绕着它自由发挥提出问题。学生反应很热烈,个个都是主角在研习课文,全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调动了起来,并且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住了鲁提辖这个人物形象。

3. 让学生学会合作释疑。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合作。因为现代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所以说,我们现在的学习就是为了通过更多的知识拓展、合作探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为适应将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例如,我在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石榴》这课时主要设计了这样的步骤:(1)教学前,布置学生查找文章的背景资料,独立阅读课文,再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文章的结构、思想感情、语言特色等方面设计自认为最重要的五个题目,并做好解答。(2)独立深入地研读课文、思考问题,形成个人的初步答案。(3)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事先设计好的题目与答案:题目设计是否合理、明确;答案是否正确;去掉重复的问题并做整理。教师巡视、指点后表扬问题设计较好的小组。(4)让问题设计较好的几个小组向其他组发起挑战,挑战组可指定应战组内任何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应战学生如遇到难题,可先向组内成员求救,如不成功,可再向其他组求助。教师适时点拨、点评。(5)评选最佳挑战组、最佳应战组和最佳援助组。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又弥补了个人考虑问题不全面、不透彻的不足。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关西挑战学会
日本关西大学藏罗振玉致内藤湖南信三十九封考释
鲁提辖打不成镇关西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比出一番新天地——我这样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中远关西涂料金山新厂奠基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