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隐喻的德育价值

2009-01-11刘瑰丽

师道·教研 2009年11期
关键词:隐喻

刘瑰丽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不仅存在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维中,甚至渗透进日常生活中。本文以道德教育为视角,探讨隐喻的德育价值。

关键词:隐喻 道德学习 德育智慧

当你走进校园,首先吸引你的可能是干净的街道,漂亮的花园。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旁边竖立的一条条标语呢?它说“手下留情,足下留青”,它说“请高抬贵脚吧,听,小草在哭泣”……这些标语正通过隐喻的形式告诉我们要爱护环境。当你走进教室,看见“教书育人甘做人梯,呕心沥血乐为红烛”的“宣言”;听见“有志者事竟成顽石可镂,苦心人天不负朽木能雕”的“壮志”;感觉到“碧海千顷凭鱼跃,蓝天万里任鸟飞”的“豪情”……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通过隐喻的形式在表达与事者的责任与理想。当你翻开你的书本,和小朋友们“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去“听听,秋雨的声音”;和李白一起“遥看瀑布挂前川”;和爸爸一起阅读“最大的书”……的时候,你有没有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呢?这些课文正通过隐喻的形式告诉我们要爱大自然,爱祖国。

德育因隐喻而鲜活,隐喻在德育领域大放异彩。隐喻的德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激发道德学习

传统道德教育擅于将“道德知识”灌输在学生的脑袋里,让学生去接收(receive)这些知识。久而久之,道德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背诵的学科,而非践行的学科。学生满脑子“关于道德的知识”,却不会把这些“关于道德的知识”好好的运用在道德实践中。其实,道德知识的获取,不能一味地靠灌输和推理,而是要靠体验与理解。隐喻是一种隐含,是以一种经验来说明另一种经验的认知活动,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在道德学习过程中,这种“含而不露”的意境,更能启发人主动地去感受、体验、理解与学习。另外,隐喻具有不确定性,它寻求的是一种“偏离”,是一种“言外之意”,甚至是一种不可理喻的洞见,超越了我们的逻辑。因而,隐喻的理解过程,其实是一种新意义的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的情感与思维,充分想象,充分理解,主动地接受(accept)“道德知识”,内化成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

2. 引发师生对话

传统道德教育,强调的是“师道尊严”,“听话服从”。在他们看来,道德教育与道德学习是一种外在的历程,学生是空的容器,教师的存在就是为了将知识与智慧倾倒在容器中。因而,整个德育过程,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然而,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社会,道德教育必然要拒斥灌输,走向对话。由于隐喻的不可化约性与不确定性,对于隐喻性文本,师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师生从各自出发,把自己的愿望、情感和想象“投射”到文本上,通过“视域融合”,从而形成了平等的对话。在整个对话过程中,理解者可以表达真实的自我,同时可以使视野与思维更加开放,构成新的有价值的意义世界。隐喻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火花的相撞”,师生之间共享知识、经验、智慧和意义。当然,平等的对话并非要消解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而是指在师生平等交往的基础上,让德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用多尔的话来总结:“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之中。”

3. 彰显德育智慧

越是伟大的教师,越能从最平常的事物中阐明深邃、重要的道理。尽管教材中大量地使用隐喻,但是,隐喻在德育中的功能还是没有“最大化”,甚至被异化成为了“事实性知识”。究其原因无非有二:一为教育理念的偏差;二为教育方式的不当。隐喻在德育中运用的适当与否直接体现了一个教师的德育智慧。当学生碰到复杂的道德问题而不能沿着线性思维的道路进行下去时,教师可以借助“隐喻”或者帮助学生借助“隐喻”,另辟路径,进行“逻辑跳跃”,从而更好地理解道德问题,这无疑就是创造的过程,彰显了教师的德育智慧。

生活是万千变化的,道德世界也是变化的,隐喻的使用能为道德教育浇灌出更为鲜艳的道德之花。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 万俊人.重叙美德的故事[J].读书,2001(3).

责任编辑罗峰

猜你喜欢

隐喻
习近平新年贺词中的隐喻探析
汉韩“风/바람”的隐喻对比研究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隐喻手法帮你理解词义
“足”的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多模态视角下的隐喻*——兼评Charles Forceville 的隐喻研究
从“隐喻意义”的流变看尼采和德里达的隐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