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未成年人的秩序感与规则教育

2009-01-11周淑群

教师·上 2009年12期
关键词:成年人秩序规则

周淑群 王 艳

家庭是未成年人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教育他们的第一责任人,更是他们健康成长一辈子的终身教师和亲人。学校是未成年人的第二个温馨的家,在这里有无数个关心、爱护他们的老师和同伴,能伴随他们一起学习、游戏,一起茁壮成长。社会更是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大熔炉,考验着未成年人的每一步长大足迹,每一次生活经历,每一段成长过程。我们成年人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这个大家庭中,有责任心地、理性地、自信地、勇敢地去呵护未成年人。在这里,我们先从秩序感和规则教育着手,与未成年人一道探讨人类生存的奥秘。

一、秩序感与规则教育

秩序就是整齐与有和谐感的生活。而有序的习惯和美感就是秩序感。在培养未成年人秩序感的同时也就进行了规则教育。规则教育是从属于社会教育的,是社会教育中关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合作习惯、初步的责任感和帮助未成年人(婴幼儿、少年儿童)“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方面的教育。不过,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合作意识、责任感和自律精神只是规则教育的部分目标,而非全部。对未成年人进行规则教育主要是让他们掌握适应性规则,即指在某一具体时段内适合相应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规则,主要涉及公德、安全、惜物、个人卫生、作息时间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规则能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充分指导他们积极探索世界,培养他们的个性品质和独立人格。

二、未成年人的“危险期”

青少年处于矛盾时期,他们的心理发育不成熟,思想简单,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既渴望摆脱束缚,但又受到能力限制。未成年的独生子女既想得到同伴认可接纳,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又太强;既想张扬个性,但又比较偏激。未成年人的自尊心、好胜心强,易感情用事,但分辨是非的能力、自制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加上娇生惯养、溺爱庇护、打骂训斥、家庭暴力、父母离婚等因素,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冷漠、叛逆的性格,促使未成年人缺少独立性和安全感。

如果大家认为未成年人有许多优点或不足让你欢喜或担忧,那么我们认为孩子的优点是集家长、教师的优点于一身的展现,孩子的缺点便是家长自身不足的体现。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统一战线,从现在开始与未成年人一起生活游戏、一同学习成长,相互尊重,以理解、平等、宽容的态度促使孩子不断进取。

三、实施规则教育的策略

有些规则是为了顺利地实现某一短期目标而制定的临时规则。规则教育需要我们在制定规则时应坚持合理性、灵活性和坚持性的原则,并依据参与者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修订与完善。我们对未成年人实施规则教育的策略如下:

(1)规则教育是把“双刃剑”。教育孩子时,应从认知上、方法上和心理上给孩子指导和引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将严格与自由相融合。

(2)重视孩子权益,尊重孩子的人格。尽力与孩子共住、共处、共学,减少家庭的变迁与生活的动荡,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游戏的教育环境。

(3)不要以牺牲未成年人的自主性和快乐为代价。避免未成年人的“从众行为”,要对未成年人因材施教,鼓励他们勇敢直前、奋发向上。

(4)正确对待未成年人的“反抗行为”,理解未成年人的“无理行为”,充分准备,合理回应,让未成年人顺利度过“心理反抗期”,使使其勤奋学习、坚强勇敢向前冲。

(5)规则是不可改变的,但要不断修订与完善临时规则。成年人要注意未成年人规则意识的培养,但不要混淆了规则的类型及其教育方式。

(6)正确处理成年人的要求与未成年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未成年人的活动安排应有愉快的体验和个性化的表现,要把握教育的自由度,使严格与自由和谐统一。让未成年人学会明辨是非、扬长补短、开拓创新、全面发展。

(7)未成年人处在自我中心阶段,常常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看待事物,对成人的强行限制表现出烦躁甚至反抗的情绪,他们又不具备理解与接受别人要求的能力。因此,成年人要理解他们反抗行为:一方面鼓励未成年人表达自我,另一方面调节自己的情绪,与未成年人快乐交流。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总之,只有具有教育智慧的家长和教师才能够懂得未成年人的需求和挖掘未成年人的各种潜能,才能够通过眼神、言语、动作等与未成年人建立亲密的关系,才能够听到未成年人说话时“内心潜在的声音”,才能促使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得到实效。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三幼儿园)

猜你喜欢

成年人秩序规则
成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秩序与自由
成年人的辛苦
让规则不规则
孤独与秩序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遏制违约频发 重建药采秩序
乱也是一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