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加减法”,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2009-01-11

教师·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加减法词典自学

张 丽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合理操作,这个问题目前仍未得以真正的解决。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对“教师滔滔不绝地讲、零零碎碎地问”导致的种种弊端有切身体会。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教师应设法将学生“托”起来,推向课堂大舞台,让他们真正成为主角。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学会做好教学活动中的“加减法”。

一、减少教师的讲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是为学生的“练”服务的,训练中的种种活动都应让学生去参与、去思索。从这点出发,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减少教师的讲解。

1.精讲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懂的,而不是依靠教师讲懂的。教师在课堂上不需面面俱到地讲述,而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感悟和揣摩。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教学情境,或演一演,或画一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思考,反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巧问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语文教学及研究的核心。正确有效地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维,但教师若总是琐碎发问,学生断续回答,很多时候,一篇课文美好的意境就全被搅坏了。久而久之,又如何谈得上披文入境、充分感悟、提高认识、形成能力呢?我认为问得多不如问得巧:问,要直指向重点;问,要重在启智;问,要有助于读书。

3.妙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应该根据教学过程的发展变化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况作出及时调整、修补。“一锤定音”只会扼杀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思维定势更是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教师不应囿于教案去框死学生思维,而应当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

二、增加学生活动量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增加学生活动量,就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齐动,在参与中学到新知识。

1.增设思维空间

让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是留有充分合理的学习空间,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师在设计“读” “练”内容时,切忌滥、碎、浅,应设计有一定的思维弹性、内容宽泛、答案不划一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悟,切实解放学生的思想。

2.增加活动空间

(1)增加自学活动。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在自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提高的。学生只有充分地自学,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并自觉运用新的学习方法探求新知识。

(2)增加读书活动。阅读教学应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教师给学生创造的各种机会很大程度上是让他们潜心读书,边读边思。于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于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读还可以和表演结合起来。如我在教学生感悟《庐山的云雾》(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的、飘飘欲仙的感觉”时,让学生边读边表演。有的学生伸开双臂作鸟儿飞翔状,有的模仿孙悟空在腾云驾雾时手搭凉棚远眺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久而久之,学生在大量的读书活动中不断积累知识和方法,并将此迁移到课外阅读中,这何尝不是一举多得呢?

(3)增加讨论活动。经过充分的自学与阅读,学生都急于将自学时的“发现和见解”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给他们这份“自由”,让他们“自白”,甚至争议,以求得甚解。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把“我的提问”随时记录下来,自己设法解决,解决不了的带进课堂,进行小组协作,师生共同讨论学习。如在教《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时,同学们就展开了这样的讨论:

师:同学们自学了课文,现在请你们把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甲):我有一个问题,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无字词典”就是指生活,那“有字词典”又是指什么?

生(乙):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是指《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生(丙):我认为“有字词典”的范围应该很广泛,是指一切有字的书本。

师:你们的理解都很有道理。

如上的教学案例还有很多。小组协作、讨论学习减少了烦琐的提问,加大了训练频率,激活了参与热情;同学之间互相启发、广收信息,增强了主动探究的能力;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真正将讨论引向了深入。

站在时代和未来的角度审视当今教育,我们体验到一种潜在的冲击和挑战。解放学生的双手和思想,扩展学生的视野和天空,让学生在减轻课业负担后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活”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才是学生充分展示的舞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英雄小学)

猜你喜欢

加减法词典自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加减法的由来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