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校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2009-01-08蒋春艳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聋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蒋春艳

摘要:在聋校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适度、适时、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创新发展。

关键词:聋校;低年级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4-0061-03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广大教师已亲身感受到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在聋校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适度、适时、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创新发展。

一、适度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吸引他们主动开展学习活动。

由于聋哑学生听力的障碍,他们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都不太理解,但聋哑学生上小学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经验,他们通过跳绳、踢键子、拍小皮球等游戏,学会了数数;他们通过自己单独买零食或与父母一起到商场购物,认识了人民币,知道了付款找零;他们通过搭积木、摆七巧板,认识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这些积累虽说是有零散的、混沌的、表象的、粗糙的或者是无序的,但都为他们进入小学学习数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教师选择学生身边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适度应用信息技术创设鲜明生动的生活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再现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出数学问题,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和探索之中。教学活动中,多让学生从熟知的生活中“找”数学,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展示教学中涉及的现实情境,具有其他媒介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集声、色、形、像、文于一体,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还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中。

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本课第一课时“认识整时”虽是建立在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上,但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学生已潜移默化地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在导入中,以Flash课件展现生活中日出、日中、日落的情境,并配以钟表面和相对应的时间。课堂上播放课件后,通过让学生说说课件中的画面含义,引导出计时方法,推出“认识钟表”,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起床时间、上学时间、午餐时间、放学时间,从而使学生了解时间的信息,明确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并为以后继续教学时、分、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最后以教材中“聪聪一天的生活”设置相应的动漫情境,呈现聪聪按钟表上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从而让学生认识整时,使课件贴近生活,富于童趣。

二、适时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引导探究学习,锻炼自主能力

聋生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有效学习。由于他们听力言语的障碍,接受信息的渠道受到一定的限制,他们的语言发展较为缓慢,且思维长期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的层面上,在学习中会出现词汇贫乏、组句困难、发音不准等问题,加之他们需要非常专注地聆听和观察,容易出现注意力涣散等现象,这些困难都易使聋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兴趣和主动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其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育教学的责任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思想、行动上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自我,使其成为自身发展与变化的主体。

对于聋校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天性好奇,但注意力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聋生的特殊心理和生理情形,要求教师更应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运用信息技术让聋生的各种可利用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中,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建立起准确、丰富的表象,启发聋生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通过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认识钟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不同钟表的钟面,最后定格于小闹钟的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汇报观察及讨论结果。以课件特写的形式展示:时针、分针、秒钟和12个数。同时以动态形式显示时针、分针、秒钟的区别和关系。并进一步展示指针、数字显示钟表等,让学生观察两者的区别,看看发现了什么?提问:指针、数字钟表是怎样显示时间的?像数字钟表这样显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哪里见过?你能用这种方法表示吗?通过引导观察比较,发现呈现时间的数学方法,再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为学生再次积累时间的感性认识。

又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在课件中制作不同颜色的小棒,让学生利用鼠标移动彩色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在学生快乐的组合图形时,顺势引导学生思考:“10”这个数是由几和几组合起来的?用小棒摆一摆,比一比看谁摆的多?学生们探索组合10的几组数,在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并进行展示。

再如,教学“元、角、分”,通过课件播放人民币图片,让学生观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结合展示的人民币实物,在小组内讨论人民币的各种特点,包括上面的数字、图案、数字大小等等。然后让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介绍。在学生介绍完后,适时用课件展示购物场所商品和对应价格,引导学生将人民币的作用和生活结合起来。

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有效训练数学思维,促进创新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探索性和社会性。在聋校课堂教学中,数学学习不应是一个被动吸收知识、记忆、反复练习的强化过程,应该让聋生以一种积极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建构新认知结构的过程。所有新知识,只有通过聋生的再创造活动,使其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活的知识。因为聋生的听力语言障碍,所以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有着明显的缺陷,几乎会错过全部交谈的语言信息。视觉在聋生认知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常常集中精力用眼睛来观察,因此常常表现出异常的安静或处于缄默状态,让人感觉不太正常或不够灵敏。久而久之,有的会产生冷漠、退缩、自卑等情绪,有的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等心理状态。其实聋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的观察力也极为敏锐,在视觉上往往有超越常人的天赋,因而挖掘他们在视觉上的潜力是帮助他们自我实现的有效途径。如果能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展示具体事例,给聋生创造一种积极探索问题的情境,他们就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只有这样,聋生获得的才是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

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合理利用一些多媒体的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画面,或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卡通图像和动画将相关的知识内容和需解决的问题以一种新颖的、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活泼、生动的获取知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氛围,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聋校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先从看图说话和看图计算开始,然后以图画展示应用题,最后采用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让学生解决应用题或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克服对手语的依赖和对文字的畏难情绪,认真审题并思考题意,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本身的互动性、开放性,使学生自主性提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改变了原有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锻炼自主能力,增加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对实际问题或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信息技术有效应用有利于教师、学生、多媒体三者之间双向互动的思维活动过程,能帮助学生从繁琐、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无法传授的知识,更利于聋生接受到符合他们认知心理特点的教育,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排解了心中的烦恼,更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信息技术不仅为聋生的低年级数学教育带来了革新的变化,也为聋生的未来人生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

参考文献:

[1]麦馨.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创新思维[J].教育信息技术,2009,(7).

[2]贾雪梅.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09,(3).

[3]赵树.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C].华夏出版社,20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王庆明,李冲.创造有效探究机会提升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设计,2008,(4).

[6]杜紫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08,(9).

[7]王志南.数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凝视与出路审视[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7,(2).

[8]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张宁生.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和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编辑:刘轩)

猜你喜欢

聋校有效应用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科学应用白板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