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信息技术课堂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

2009-01-08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信息技术

夏 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开展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4-0046-04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以为每位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然而,笔者在听课以及教研活动的交流中,感到目前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开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下面,笔者试着从分析信息技术课堂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做,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一、信息技术课堂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些市、区级研修活动,听了不少课,发现课堂上教师有意无意地都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其中有一些现象却值得我们深思……

案例:“标志知识知多少”教学片段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标志的基本知识后,要求学生分组在Word中共同完成一份宣传稿)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完成一份介绍交通标志的宣传稿。

出示要求:①上网选择2~3个你认为最重要的交通标志进行制作和介绍;②对宣传稿进行美化。

(学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找资料)

教师:请大家一起思考,一起制作。

于是,部分学生凑到了一起,一个学生在制作,几个学生讨论,个别学生在一旁看着,无所事事。

学生:老师我做好了。

教师:这么快就做好了,再修改一下。

教师发现学生制作过程中的困惑后补充:宣传稿应包括标题、文字、图片、宣传者。

(10分钟后,教师宣布合作学习结束)

教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并介绍一下。

学生1:我制作的是……

学生2:老师,我来说……

从上面的案例片段可以看出,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和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缺少交流、互助、合作,从而使合作学习缺乏有效性,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小组组成随意,各成员机会不均等

有些课堂中教师只是随意地让座位相临的几个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缺乏对各个合作小组学生组成的实际情况的考虑,造成小组间的不平衡。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小组间只有学优生完成任务,其他组员则没有参与其中。在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小组看似讨论得很热闹,但在这种课堂现象背后,却是小组间个别学优生的一言堂,学困生则无所事事,没有参与其中,甚至做些与小组活动不相关的事情。在这种情形下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其实没有真正的合作。

2.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不恰当,学生积极性不高

有些教师为了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布置一些缺乏深度、没有合作必要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的效率。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方法,但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要注意任务选择的合理性。

3.合作成果没有与大家分享,缺乏教师有效的指导

有些信息技术教师以为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完全把课堂的支配权交给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把“合作、探究”课上成了“放羊”课。教师提出任务后,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去讨论或制作作品,教师在一旁观看,在一阵热闹过后,展示、汇报时往往只是学优生的个人表演。汇报的学生也总是喜欢以“我认为……”、“我觉得……”、“我制作的是……”的方式,这样的汇报并不代表本组意见,没有综合小组成员的观点,只是代表个人意见。另外,学生没有学会倾听,很少去关注同学的发言,去吸收与分享。

4.合作学习的要求不明确,评价不到位

教师如果在学生开始合作学习之前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要求,学生并不知道这个作品为什么需要合作完成,应该如何合作,怎样的作品才是好的。因此,学生的合作学习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另外,教师在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如果只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缺乏对小组内各成员参与情况的评价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们需要好好地反思一下,清楚地认识到这些信息技术课堂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思考怎样的合作学习才是适合信息技术课堂的,以便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二、信息技术课堂中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

要在信息技术课堂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在学习中合作所产生的魅力。下面笔者就在实践与探索中的经验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1.科学分组,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是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以小组成员的角色参与更加广泛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要依据整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合作,每学期初,笔者都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把不同性别、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水平的同学合理搭配组成异质学习小组。由于每个小组内包含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力较强的学生,使得小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同时,每个小组的人力资源相对均衡,又能保证小组之间公平、合理地竞争。

其次是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在成员分工方面,教师需要有明确的要求,不能让合作学习变成个别学优生的一言堂,从而挫伤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分工,先确立组长,然后由组长组织活动的进行、分工和调控,给每个小组成员一个职务,如“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等。同时实行组长和成员角色的轮流制,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同时,理解和体验其他学生的心情,同时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2.精选合作题材,把握好交流的时机

合作学习是我们提倡的教学方式,但并不是每一部分信息技术内容都适合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来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精选合作的内容才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保证。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合作学习。

首先是要选取合理的合作交流题材。题材过于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完全可以完成,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反而浪费时间。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在选择合作学习的题材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难度适当的题材,并确保提供的题材具有探究意义。例如,在四年级《设计标志》的教学中,我利用学校争创浙江省绿色学校的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一份“绿色学校标志”为主题的电子作品。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分工合作,有的搜集参考资料,有的进行创意设计,有的进行标志制作……交流作品时,各小组提交的作品无论在内容还是版面设计上都超过了以往的个人作品。

其次是把握好合作交流的时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有困难时,或是问题的解决有几种方案或几种不同的结论时,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好时机。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既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又能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例如,三年级在教学使用智能ABC进行汉字词组输入时,笔者先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词组的输入提高汉字输入效率。有的小组总结出:在输入词语的时候,可以把整个词组的全部汉语拼音字母都输入,得到我们需要的词组。有的小组总结出:在输入常用词组的时候,可以只输入该词组的拼音字母来提高输入速度。有的小组总结出:有些甚至可以只输入每个字的声母(如:计算机jsj)。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的结论:对于双字词,一般采用混拼的方法比较好;对于多字词,采用简拼的方法最简单。至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得以突破。

3.明确合作学习的要求,制订评价量规

在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果学生没有弄清教师的要求就开始动手,会造成没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盲目地凑在一起,必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怎样去做。例如,在四年级《精益求精话美食》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合作制作小报的任务。笔者先通过一份范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小报由哪些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在Word中如何实现,哪些是我们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哪些是我们还需要通过探究来掌握的,以及如何进行分工合作。在明确合作学习的这些要求后,学生对接下来该如何做已经胸有成竹,自然就能够得心应手了。

在主题电子作品创作的活动中,教师需要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之前给出合理的评价量规。所谓量规是指教师和学生用来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它指明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例如,《编制古诗集》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详见表1)是笔者针对六年级第5课评价学生作品时开发的评价量规。首先,笔者根据评价目的划分出能客观反映有关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几个重要方面(主题与内容、技术应用、演示交流、合作),然后为每个方面制订不同水平的评价等级。在学生开始合作学习之前向学生说明评价量规,对学生而言他们非常明确教师的期望,也就有了清晰的行为目标和对最重要知识和技能的预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调整。

4.及时指导,注重多元化评价

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指导和参与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要融入各小组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并适时点拨、引导和帮助学生,以此来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汇报发言时,要引导学生用这样的语言表达:“我们小组认为……刚开始有的人认为……经过讨论,我们一致认为……”使学生明确自己代表的是集体的形象、展示的是集体的智慧,这样长期有效的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记得在2008年的绍兴市信息技术优质课上,一位授课教师就非常注意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进行指导和记录,并且找出精彩的作品以备下课前的展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评价时,要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要考查小组整体的情况,又要兼顾对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考查小组整体的情况主要通过让各小组展示、汇报成果,参考组员参与情况、汇报水平,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评比,激发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对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通过小组各成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行为表现(如:参与是否积极,是否在小组中积极贡献个人的力量以及学生个人进步情况)来进行评价。

笔者在评价时,通过评价量规、合作小组中成员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表(详见表2)及小组成员个人进步激励性评价汇总表(详见表3),采取组间评价、组内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学活动项目、小组成员参与情况、合作学习效果、学生个人进步等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束后,及时统计出具体分值,并及时给出评价结果。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极富时代特色的课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要扮演好角色,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适宜的题材供学生合作探究,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

参考文献:

[1]王海燕,韩斌,闰丽芳.利用合作学习解决学生起点差异问题的尝试[J].中国电化教育,2008,(5).

[2]李寿财,马秀峰.合作学习的三元评价体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12).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