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警钟须长鸣》教学设计

2009-01-07李云吾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人口数量老龄化人口

李云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课“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第一课时,本课主要围绕我国的人口数量和质量而展开。教材首先用直观的数据呈现了我国当前的人口总数,然后回顾了我国人口发展的历程,并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我国人口的两大基本特征,进而阐述了它们对我国自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激发学生关注中国人口问题的热情,自觉确立人口忧患意识,初步学会运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2)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我国人口的两大基本特征及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识图、看图能力及分析、比较、归纳能力;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3)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重视课本中的知识提示;适当增加最新的资料和当地的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以及引起学生对人口问题的重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难点:我国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师:(投影)世界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那么中国的人口特点怎样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直面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警钟须长鸣。

2.讲授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现在世界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国家?中国人口位于世界5大国人口之首,高达13亿多人口。13亿人口在亚洲的比重、世界的比重分别是36%和22.6%。

师: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口有什么特点?

生:人口数量大。

师:“人口数量大”是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板书)

师:[读一读]中国人口数=苏联+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 + 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瑞典+瑞士+加拿大+罗马尼亚+葡萄牙+澳大利亚+荷兰+越南(十七国)。

在世界上,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在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9个。

师:(过渡)中国人口数量如此之大,那么这13亿多人口的增长趋势如何呢?

指导学生观察“人口变化示意图”,思考问题:我国人口在建国前、建国后到1978年、1978年到2005年这三个时期增长状况如何?并分析各自的原因。

生:①建国前,人口增长缓慢,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物质条件差,医疗卫生落后。

②建国后到1978年间,人口快速增长,因为建国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了。

③1978年后,人口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缓慢,因为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极为庞大,虽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是人口增长速度没有明显减少。

师:请你预测一下我国人口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并说出你的理由。

师:【出示资料】据中国计生协会副秘书长顾宝昌说,目前中国人口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加,也就是说每10年就有1个亿的新增人口,这样推测再过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极限——16亿左右。

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估测: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

所以,要实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人口稳定在15亿~16亿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师:对于我国人口数量大这一基本特点,有同学沾沾自喜:“人口越多,创造的社会财富就越多;人口越多,需求也就越大,越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人口+教育=丰富的资源;人多力量大,干什么事情都容易。”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生:讨论。

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多在给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资源、环境及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问题。人口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人口数量应当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师:【出示资料】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其他国家的比较示意图。

【出示资料】新华社北京2002年9月7日电:我国文盲绝对数依然高达8500万。据统计,目前全球成人文盲约为8.6亿。世界上平均每10个文盲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每1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基本不识字,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实。

【出示资料】到2005年,我国15岁以上公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但两项平均仍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1年),与美国100年前水平相当。

师: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我国人口的另一特点是什么?

生:我国人口素质较低。(板书)

师:我国人口不仅文化素质较低,身体素质也不高。从总体上讲,每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约100万例,出示全国各类残疾人数据,这些数以千万计的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师:人口文化素质较低、人口身体素质不高构成了我国人口的第二大基本特点:人口素质不高。思考:人口素质不高会给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生:①人口素质低,环境意识薄弱,不仅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程度很低,还会破坏它们;

②人口素质低适应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③人口素质低给再就业增加了难度;

……

师:除了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较低两大基本特点外,我国人口还呈现出一大发展趋势。

【出示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我国老年人口(65岁以上)比重曲线。

师:观察图片,说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

【出示材料】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中国在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国家,据统计,到200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1.44亿,占亚洲老年人口的一半,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据估计,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20%,进入高度老龄化阶段。2040年以后,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四亿,比所有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总数还多一个亿。那时候世界上每四个老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师:从上述可以概括出我国人口的另一特点是什么?

生:老龄化趋势加快。(板书)

师:我国老龄化和日本的老龄化产生的社会背景有什么不同?

生:日本是发达国家,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师: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生:一方面加重家庭负担;另一方面老年人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同时也会给社会进步带来很大的压力。

3.知识运用

材料一:某市人口抽样调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材料二:公众科学素养,是指社会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在社会和个人发展过程中所产生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经调查,2006年某市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只有3.16%。为改变这一现状,该市全面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开设了宣传科普知识的专题网站,还开展青少年科普知识讲座、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

(1)材料一反映了某市人口年龄结构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人口问题?它可能会对该市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3)为配合《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请你写出一项自己的行动措施。

4.课堂小结

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所以,我国仍然要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启示:人口发展应当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人口数量老龄化人口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健康月历
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首超15岁以下人口
人口最少的国家
坐井观天石头国
新疆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2020年前俄人口数量将增至1.475亿
印度人口2025年超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