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写 会写 乐写

2009-01-07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11期
关键词:体悟真情文章

屈 爽

中学写作教学应追求三重境界:诱导学生想写,善导学生会写,悦导学生乐写。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这三重境界,步入良性的写作循环圈呢?

一、激发兴趣和欲望,诱导学生想写

想写,这是中学生写作教学应首先解决的问题。目前不少中学生谈写作色变,害怕写作,不想写作,更谈不上会写、乐写了。激发学生兴趣、燃起写作欲望、诱发写作激情是诱导学生登作文之堂,入写作之室的关键。

(一)兴趣激发的策略点击

1.创设富有情趣的写作情境

移植情境教学原理入写作,努力创设富有情趣的写作情境,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策略。创设情境方法很多,比如:讲故事营造写前氛围;搞活动提供写作场景;观影视调动兴趣趋升;争辩赛激活思维潜能;兴演讲激发情感流露等等,只要创设的情境有情有趣有味,必然诱发学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写作方才有了入门钥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之谓也。

2.引入富有情趣的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素材之于写作,犹如米之于炊。无素材无以为文,哪怕君为神童。然而米也有好米、烂米;大米、小米;各类米,米不同,炊质异;素材既有有情趣之素材,亦有无情趣之素材,素材不同,学生兴趣有别,文章情趣迥异。引入富有情趣的写作素材,无疑能激发学生兴趣,写出之文也必然情意盎然,趣味浓郁。只不过不同年龄段,学生情趣侧重有所不同而已。

3.捕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时下话题作文汗牛充栋,中考高考中俯拾即是。因其活而使学生思维灵,理路宽,文思涌。写作教学中亦应广泛训练。捕捉那些使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关心热点问题,让学生说说、议议、写写,无疑同样能激发其兴趣。话题无趣,其兴不发;话题有味,兴趣盎然。

(二)欲望燃烧的策略点击

1.提供尖锐的矛盾现场

欲望需要“燃烧”,“燃烧”在于尖锐矛盾现场之“火”。集中尖锐的矛盾现场通过目睹、思辨,可以内化形成内心的冲突。而内心思想的矛盾冲突,迫使学生要表达,大有“不吐不快”之感,诱其宣泄于纸上,自然笔走龙蛇,行文如流水。笔者曾故意制造“师生心理冲突”逼使学生短时高效写出了激情四溅、词句铿锵、有理有据、文采飞扬的好文章。作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为照毕业照,故意不征求意见,采用高压政策,强硬统一照相,结果如预料一样,班上一片哗然,不少学生义愤填膺,矛盾骤然上升,大有剑拔驽张之势,然后我说:“谁认为老师统一照相不对,就请写在作文上,不少于800字,理由充足,文词佳好,获优秀等级过半,老师我就不强求统一照相,否则,哼哼!”此语一出,如投石激水,更似水溅油锅,只一会儿功夫,就不闻室内鸦雀响,但闻奋笔疾书声。最后,学生们惊人的情感迸发,令人赞叹的严密说理,叫人怦然心动的婉词陈情,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让我高兴地取消了统一照相的高压政策。针对时事和日常生活提供尖锐的矛盾现场,可以燃烧起学生原本人人皆有却隐而未觉的写作欲望。“不吐不快,如骾在喉”,“一吐为快,身心爽彻”,也许就是这一策略功效的写照吧。

2.提供反面的社会时弊

学生的心灵纯洁而透明,其眼中是揉不得沙子的。虽然其言辞和观点有时偏激,但大多数情况下恰是正义的反应。反面的社会时弊常常能触发其愤懑的情绪,引导得法往往能使其转化为捍卫主流抨击时弊,倍增责任感的情感。比如,对中小学生沉迷电子游戏、吸毒、追求享受的现象进行剖析。中小学生对弃学打工、新的“读书无用论”进行辨析。在正反对比中体验善与恶、美与丑,形成正确的审美倾向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3.提供感人的真情片断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写作十分重要。常言“文情并茂”,“文为情之苗,情为文之根”,可以说无情不成文。提供感人的真情片断,可以使学生生情、痴情、移情,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方能用真情打动别人,使文章具有感人之情,动人之心,毅人之志,从而以文化人、教化天下。比如“5·12”汶川大地震时期“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感人画面,无处不是真情的彰显,“汶川不哭,四川不哭,中国不哭”,“四川加油,中国加油”可以说是发自国人内心深处的深情鼓励。这些鲜活的真情片段无不扣动学生心弦,只要轻轻一拨,必然弹奏出真情的乐章。教师要善于收集具有真情的材料,立足于先动其情,后发其辞,再成其文的诱导原则,必然燃起学生激情写作的欲望。

4.回忆催人泪下的成长往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在其生命成长的历程中亲历过或见闻过很多往事,其中不乏感人的事情,通过回忆,回味当时的情感体验,也能燃起写作欲望。很多回忆录就是在这种冲动下写出来的。学生亲历的往事,写出来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许多细节特别扣人心弦。

(三)激情宣泄的策略点击

屈原激情宣泄而作《离骚》,杜甫沉郁愤懑而写《石壕吏》,李白豪放之情凝作《月下独酌》;学生激情诱发,蓄积成势,然后疏之导之,使喜、怒、哀、乐皆成文章,既书写锦绣文章,又有益身心健康。激烈的辩论会、激情的演讲赛等等均是让学生一吐为快、激情宣泄的有效策略。在争辩中、在演讲里、在抨击时既使真情得以抒发,真理得以彰显、精神得以舒扬,同时更训练了学生思辨力、表达力、写作力。

二、内化技能和方法,善导学生会写

善导学生会写是写作教学的第二重境界。要进入此境界就需要内化技能和方法,使学生有能力写。而要内化其技能和方法,又有个策略问题。

(一)科学观察策略

所谓科学观察策略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局部的或整体的观察策略。运用科学观察策略观察事物,收集素材是写作的前提。运用科学观察策略观察事物时要关注“八性”:即整体性、细腻性、特质性、就近性、选择性、生活性、情倾性、程序性。其中细腻性突出观察的具体化,要细致入微,不能粗枝大叶。特质性突出观察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要抓特点,显本质。就近性突出取身边之材的特点,费时短、易进行、效果好。选择性突出观察不能面面俱到,特别是写作时更应有所选择,据写作立意或中心需要而定,可以断取一个横面,或摄取一个镜头。生活性是突出“写作来源于生活,要留心身边人和事,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这个特点。情倾性突出观察者的情感参与,带着情感观察,才能使事物皆著我之色彩。程序性突出观察的序化问题,有序观察,纹丝不乱才能使文思不乱,或从高到低,从低到高;或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或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由现象到本质,由本质及现象;或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个别;或由局部到整体,由整体到局部……概言之,观察要有序,观察有序,文路清晰。文路清晰,则行文畅达。

(二)不懈积累策略

写作的素材需要日积月累,广为收集。可从观察中来,可从阅读中来,可从见闻中来。可在课内积累,可在课外积累,可从生活积累,可从体验积累。指导学生形成不懈积累的习惯,建筑收储素材的仓库,必然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语言表达策略

语言表达策略较多,其中每课前5分钟表达,反思诊断表达、活动交流表达、演讲辩论表达等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几种语言表达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善于语言表达的习惯和能力,对写作极有帮助。多读文学作品,增强语感,促进表达。“想什么,说什么,就写什么”,真情表达,文从句顺。

(四)实践写作策略

实践写作是整个写作教学中起核心作用的环节,教师要善于引导,巧于启发。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修改五个环节上狠下功夫,审题要细心、要敏锐、要准确,一审命题者用意,二审重心词题眼,三审文章体裁。立意角度新,思想深,用意高。选材,围绕中心或主题选材,与中心和主题关系直接而密切者多选,间接而松散者少选,无关者不选,材料一定要为中心和主题服务,不能扯南天盖北瓦,天马行空,离题万里。选材还要关注材料的典型性和鲜活性,这对突出中心和主题甚为重要,文章立意才高,文章才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构思,就是谋篇布局,这好比设计施工蓝图。怎样开头如凤首,怎样文中如猪肚,怎样收束如豹尾。重写什么,轻写什么,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均要做到“胸中有丘壑”。腹稿一打,提纲一就,再挥笔行文,才能收放自如,另外还要遵循:“着眼宜大,落笔宜小”的写作原则,小者易切入,易具体生动,不至于空洞,大者主题深刻,情感升华。“以小见大”,“一叶知金秋”,“小镜子照大世界”言即此意。另,中考高考作文多有“文体不限”的说明,千万别误解,不限文体,并不是指不讲文体;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来写,就要写得入此文体之格,不能写得四不像,尽管一篇文章表达方式多元化,有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但应有倾向,有侧重应突出文体之格。

“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成功的写作大家每有如斯感言。授生以修改的符号,教其修改的方法,传以修改之程序,使学生形成每文必改,改则用心,删繁就简,移肉挪骨,肥者瘦之,瘦者肥之,华者实之,陋者美之,长此以往,必成良习,良习既久,遂成技能,技能在胸,华文出矣。

(五)习作评讲策略

评讲之于写作,尤如点睛之于画龙。龙是否活,全靠点睛功夫;文章成败得失,离不开习作评讲。教师,常怀热情之心,用磁性语言,带赏识目光,点析精词,评赏美文,能使每位学生不同程度地体悟成功喜悦以助推其写作热情向更高层次递进,还可为下次习作做好铺垫、蓄好势、燃好情。评讲中全体性、情感性、赏识性、中肯性十分重要。热情赞美中有中肯评价;冷静分析里有真情赏识,才能使写作优秀者,闻褒奖而不飘飘然,写作暂后者,闻指正而不悻悻然。如此才能持久保持不同层次学生写作动力。笔者曾在执教初三一个慢班语文教学时,恒用此“评讲策略”使慢班学生写作积极性极高且长久保持,最终取得当年中考45人中25人成为优生,只有1人未及格的好成绩。

三、体悟成功与幸福 悦导学生乐写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写”是学生生命成长快乐的音符,是学生写作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写作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悦导学生寻找写作之“乐”

1.兴趣写作之乐

如前所言,悦导学生写感兴趣之事,写感兴趣之人,状感兴趣之物,必能体悟写作之乐。

2.愉快写作之乐

情随景移,心由境生。悦导学生观愉快之景,忆愉快之事,想愉快之人,抒愉悦之情,亦必能体悟写作之乐。

3.幸福写作之乐

(1)体验成功喜悦的幸福感。教师要通过评讲,赏识其文,使学生真切体验到写作的进步和成功,从自己的进步和成功中,感受到写作的甜蜜和幸福。还可以通过在班上范读作文竞赛、推荐发表;办文学园地、文学社团、文学刊物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写作得到认同,得到肯定,得到赏识,得到表彰,这更能唤发学生写作成功的自豪感,从而体悟到写作是“快乐人生”的体现。

(2)体悟生活运用的幸福感。写作不仅是言志抒情的需要,更是生活运用的需要。比如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活动,体验此理十分重要。如:为汶川同胞捐赠钱物的捐赠仪式写主持词,为学校文艺汇演致词,参加离退休教师离开岗位前的座谈会,参加环保工作并写倡议书等等,让学生体悟到“生活即写作”、“写作即生活”“写作即做人”的真谛。深悟“文为时而作,诗为事而咏”的真义。

(3)体悟沟通情感的幸福感。文章之宏旨在于表情达意。在人们用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方面作用甚伟。通过读文,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和;拜读典籍,神交古人,明结大家;通过写文,抒发情侣爱情、师生友情、父子亲情,可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友朋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功莫大焉。

(4)体悟胜任工作的幸福感。悦导学生体悟因写作胜任工作的幸福感,从而体悟幸福写作之乐,又是写作教学巩固写作快乐感的又一重要策略。比如,开展小记者、小编辑等活动,不仅展示写作才华而且让他们体验写作成就感。引导学生初步领略撰写计划、总结,提炼经验、成果写作论文;尝试为某些营业部门、企业厂矿、公司集团的一些项目搞策划案等工作,从而体验写作素质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体悟写作带来的胜任工作的成功感和效益感。(责任编辑:梁 媛)

猜你喜欢

体悟真情文章
萌宠
风雨真情
懂,才能得
真情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解题中的数学史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抗冰雪,献真情”救灾款物捐赠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