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利剑的打造者
2009-01-05刘玉科付强
刘玉科 付 强
印度广大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和丛林地带占全部国土面积的近2/5,许多地区森林茂密。长期以来,印度一些地区因宗教和种族等问题战乱不断,印度陆军因此在丛林特种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世界陆军中罕见的是,印度陆军拥有近60年的反恐作战经验。其中,印度陆军“反叛乱和丛林战学校”是印度最有名的反恐特种战学校,也是世界最有名的反恐特种战学校之一。
密林深处的反恐学校
印度陆军反叛乱和丛林战学校建于1970年。学校位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中央直辖区的茂密亚热带丛林深处,距该邦重要城市古瓦哈迪约400多公里,其地理条件与缅甸北部山区相似。
印度东北部有大约10余支反政府分离主义武装组织。自印度独立以来,他们或者要求脱离印度,或者要求有更大的自治、自决权力,因而叛乱不断。印度陆军在几十年的反恐平叛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反叛乱和丛林战学校则负责将在与叛乱武装作战中得到的经验教授给学员。该校训练环境逼真、设施充足。
在亚热带丛林地区作战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许多重武器派不上用场,一些高技术的单兵武器也由于潮湿、地形复杂等因素而效果大打折扣。即便是拥有沙漠、水网稻田或高寒山区等其它地理环境作战经验的军队,若没有经过专门的丛林地区作战训练,即使在丛林地区不遇到敌人,由于缺乏野外生存能力,也可能无法活着走出战场。因此,学校设立了一套别具一格的丛林特种战与生存训练科目,包括:方言学习、心理战、地形识别、丛林生存、丛林巡逻、识别爆炸物、伏击与反伏击、近距离作战、丛林应用射击等等。反叛乱和丛林战学校的座右铭是“要打游击战就得先像个游击队员”,该校现任校长彭沃准将形象地称之为:“像猩猩一样,与猩猩作战”。
“印度武士”当教官
在反叛乱和丛林战学校执教的印度陆军教官并非等闲之辈,他们都是被称为“印度武士”的拉其普特人,不仅体格健壮,而且勇猛善战、作风顽强,是天生的丛林战士。在印度语中,拉其普特是“众王之子”的意思。这个部族的成员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后代,其王族祖先是5世纪南下印度的匈奴人。他们的祖先曾被授予属于军事贵族的“刹帝利”种姓。拉其普特人天生骁勇善战,强敌当前,即便城毁人亡也决不低头,曾先后建立过数十个大小王国,一度统治了印度北部和中部地区。在17世纪印度最为强盛的穆斯林莫卧尔王朝时期。统治者借助拉其普特人的力量统一了整个印度。当时的印度有一条法规规定:所有的印度教徒不许坐轿、携带武器、骑象和骑纯种马。但是由于战功卓著,拉其普特人被特许骑纯种马和携带武器,并以信仰印度教而自豪。现在的拉其普特人凭借自己的勇猛和他们几百年来传承的生存体验以及敏感的丛林触觉,练就了无人匹敌的丛林作战和生存经验,成为世界上最凶悍的“丛林之王”,是当今印度陆军特种兵中的王牌。
丛林作战的摇篮
印度陆军在丛林特种战方面的独到经验,使世界许多国家都争先恐后地派遣特战官兵到反叛乱和丛林战学校进行培训。
世界上最强大、武器装备最先进的美军不远万里来到印度学习丛林游击战,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作战寻找新的出路。美军前往印度反叛乱和丛林战学校学习丛林游击作战技能,是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与反美武装作战“屡屡受挫”之后迫不得已想到的一剂救命良药。美军在伊拉克遇到反美抵抗武装分子游击战的频频袭击,其死亡人数是自越战以来最多的。在阿富汗,恐怖分子凭借山高谷深的天然环境与美军周旋,使美军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潭。美军通过考察发现,在丛林的恶劣条件下,印度特种兵生存能力很强,完全可以为美军充当特战教头并能对美军的作战行动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反叛乱和丛林战学校,美国特种兵向印度教头主要学习丛林游击战这类“低密度战斗”的技能。特别是在2004年,美军特种部队官兵与印度陆军伞兵突击队在反叛乱和丛林战学校进行了一场“低密度丛林战斗”的联合演习。这次演习不但让美军大为受益,而且使反叛乱和丛林战学校的威名不胫而走。英法两军为了能分上这块学习“反恐利器”的大蛋糕,也先后向印度军方提出了举行类似丛林战联合演习的请求。
就连像柬埔寨这样的东南亚小国,也慕名派出其精锐力量来到反叛乱和丛林战学校,学习印度陆军过去几十年里在一些动乱地区进行特种战的重要技巧和战法,以应对高温湿热、茂密雨林环境下的反恐作战。萨达姆执政时期的伊拉克特种兵也曾在这里接受过训练。
据印度媒体披露,到目前为止已有19个国家的军队在这里接受过反恐平叛作战训练。印度陆军反叛乱和丛林战学校被公认为是“世界丛林作战精英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