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德育与生活“亲密接触”

2009-01-05袁健意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生活

袁健意

摘 要:学生自己的言行不一致,对己和对人的要求不一致,校内和校外表现不一致等现象与德育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不无关系。教师要领悟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教材的特点,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主要源泉,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创造生活,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行为;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10-0057-03

小学阶段,品德教育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作为一名品德与生活课教师,我发现仅仅在学校的课堂里,利用每堂课的40分钟,由教师来讲授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获得真实的道德情感与体验的。所以,每个班都有所谓的“思困生”,他们时不时地做出不尽如人意的道德行为。其实这就是德育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所造成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明“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为了使德育与生活有更亲密的接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领悟教材,关注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开设于小学低年级阶段,从课程的基本理念“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教材编者的意图就是要把对孩子的德育往生活的方向引领。

例如,《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其中有一课《我们的社区》。这一课的内容就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他所呈现的是典型的社区场景,旨在帮助学生认知一些社区基本设施。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社区生活细节,反思自己的双休日生活,能够体悟社区工作人员的辛劳,进而激发其对社区的热爱与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尊敬。在教学前,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或者晚饭后散步的时间去熟悉自己生活的社区,找一找警务室、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医务室等设施在哪里,向社区的工作人员了解一下这些设施的作用。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社区生活,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发现双休日的社区中,我们都在休息,可还有许多辛勤的人们在为我们服务。如,清洁工人一大早把社区的小路打扫得干干净净,邮递员每天把信和报纸准确地分发到每个住户的信箱里等等。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社区生活的录像,激发学生对社区的热爱,并且从内心深处产生对社区工作者的感谢与尊敬之情。有了这种情感的铺垫,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要珍惜社区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像这样立足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为学生生活服务的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领悟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教材的特点,理解编者的意图,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主要源泉,设计出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生活,创造生活。

二、活用教材,体验生活

学生的个体不同,生活环境不同,而教材所提供给我们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要想对自己班内的学生对症下药,就要学会活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紧紧把握教材的主题,从学生的生活中去开发教学资源,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产生道德体验,让他们从心灵深处体会到对与错,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发展。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生活,引发道德认知,创设情境和开展活动是非常好的方法。

1.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

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精彩,教学方式非常新颖,学生也许会被一下子吸引。但是,如果所说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那么学生对道德品质的掌握只会是空洞的。下课铃一响,学生就把上课时听过的内容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们记住的可能是教师的某一句幽默的话语,或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尽管这些对取得教学效果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更重要的应该还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和学生生活相类似的真实自然的道德情境,来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

例如,在学习《动物、植物和我们》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道德情境: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大自然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小鸟在树上唱歌,青蛙在稻田中捉害虫……学生看着看着就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哇!真美呀!”“哈!它真可爱!”等等。紧接着,音乐声一变,播放“小朋友在采花,折树枝玩,有人在打鸟,市场里有人在叫卖青蛙,可爱的小青蛙在袋子里想跳跳不起来,被人活生生地剁下脑袋,剥去皮”。在一开始的情境中,学生们在细心感受着动物和植物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快乐,在他们的内心,已产生了对动物和植物的热爱,并且激起了他们无边的遐想。但是,他们的情感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着,摘花、打鸟、杀青蛙,这些人类不和谐的行为,使学生们的心情从开心一下子变成伤心,并在潜意识里产生了想要去阻止这些举动的信念。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时机,“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吗?”“如果当时你在场,看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后,教师还要及时鼓励学生谈谈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是在生活中看到过的类似的事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感受动物和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它们。尽管教室很狭小,但是,教师利用多媒体,选取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创设了一个真实自然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们尽情地沉浸其中,产生了一种保护动植物的真实情感,促进了他们的道德体验,让他们有了更深一步的感悟。

2.开展活动,强化学生的道德体验。

在教学《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时,不再像以往那样,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将从生活中分离出的零碎而离散的知识、规范、技能还原,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因此,教学过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自主活动和体悟学习的过程。教师只能作为活动的支持者、组织者和启发者。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

例如,《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有一课《如果我是他》,这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受挫时的心理体验,明白与人交往时要体谅别人的心情,并能真诚地为自己的错误向别人道歉。在上这课前,班内刚好发生了一件事:在接力赛时,其中一个小组因为一个队员掉棒而输掉了比赛。这个小组的成员就埋怨那个掉棒的小朋友,有的人还指责了她。根据班内的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体验心情

a.园园因为长得胖被别人嘲笑,其实在生活中,像园园遇到的这样的事情有很多,你以前有被人嘲笑过吗?

b.被人嘲笑的滋味真不好受,那你有嘲笑过别人吗?

c.人常常会处在矛盾中,同学与同学常常会在不经意之间互相伤害了对方。前几天,我们班里不是举行了一次接力赛吗?还记得其中发生的那件不愉快的事吗?

①播放接力赛的录像。

②如果你就是那个掉棒的小朋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③那你现在想对她(那个掉棒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呢?(教学生怎样来安慰人)

④指名说一说,发自内心地表演一下。

⑤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要把掌声送给你们。你们像一群知道别人心情的小天使,在别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都能换个位置替别人想一想,会体谅别人的心情。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肯定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由于我选取的正是实实在在发生于学生生活中的事情,所以深深触动了学生的情感。通过看录像回忆了整件事情之后,请他们交流讨论,他们个个有话说,这时体现出来的都是他们内心真实的心情,是学生道德体验被强化后的内心反映。学生知道了怎么做是对,怎么做是错,也非常愿意为自己以前的错误去向同学道歉。像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和同学相处,学会了生活,教学目标自然地达成了。如果品德与生活课长此下去,学生们在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会道德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行动,能自觉发展其自我道德约束力,使内化了的道德规范知识转化为自我的道德需要,并逐渐在生活中外化出道德的行为,这不就是我们最想得到的吗?

其实,以上两种方法有着相通之处,它们都是为了引发学生体验道德情感,产生道德体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而服务。

三、巧用教材,创造生活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健康地生活能更好地学习。让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我们要教他们将学到的知识、思想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并能持之以恒,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甚至能创造性地生活。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不过,教师每天都要上课,可以考虑从教材入手,巧用教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下功夫,让学生在生活中巩固道德行为,创造更灿烂的明天。

例如,在学习了《社区的文明》这一课后,教师就想到学生每天在学校里生活的时间长,每天都要和同学们接触,一起学习和活动,那么校园的文明不是也显得很重要吗?于是,就可以设计一个“我为校园文明出份力”的活动。可以为校园文明制作一张宣传卡,通过校园网、红领巾广播台、红领巾电视台向全校同学展示,并呼吁大家共同来做文明学生。也可以做校园文明的小小监督员,在校园里宣传文明的重要性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来督促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如果学生能够在校园里做一个文明学生,长大后,也能在社会上做一个文明人。教师这样做,就是在教学生学会生活,并在生活中健康成长。

让德育和生活“亲密接触”吧!为了培养出健康的下一代,教师就要把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只要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遵循他们的生活逻辑,巧妙灵活地利用教材,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学生学习、生活,那么,学生就能在生活中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生活
儿童道德行为发生的时间逻辑及其教育遵循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探讨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分析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生活感悟
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当代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
无厘头生活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