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
2009-01-05卢岚
卢 岚
摘要:我国现行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局限在国家“原生态”自上而下的,以灌输为主的外施性方法进行的,忽视了自下而上的以社会为主阵地的草根性。在国家与草根之间出现断裂,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是连接国家政治与市民社会相融合的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路经,具有诸项超越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性,使自上而下的以政府、学校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逐步与自下而上的以社会为主阵地的草根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下连接,相互融通,相互滋养,以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升其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国家“原生态”;草根性;社会生态结构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6.017
本文所讨论的“生态”是借用了生物学的“生态”概念,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问题。但这并不是在生物学、自然科学语境与意义中讨论生态,而是在人文社会科学视域中考察生态观念的流变,即通过梳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演变,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发展历程做时间与空间的全景式扫描,以确认其研究视域,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发展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供基础。
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基本上局限于国家“原生态”的自上而下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忽视了它与自下而上的草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国家与草根之间出现断裂。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试图通过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彼此消长之中,来改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垄断的“原生态”的以政府、学校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重构一种新型的,顺应历史发展需要的“衍生态”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单一现状。它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重视民生,持续发展的原则,使自上而下的以政府、学校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逐步与自下而上的以社会为主阵地的草根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下承接,相互滋养,贯通一气,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性、实效性,使之内容多元,形式活泼,面貌更新,最终成为民族强盛的无形资产,并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
一、断裂:国家“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的错位
如果说人的素质高低体现在人类对自身的批判性、质疑性、反思性,以及人们以问题为价值取向化解矛盾的能力和以文明精神体现的人类自我反省与自我控制的能力上。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体认和反思上。我们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现实社会生态进行评析,就是对其反思、批判、调节、修正、改造和重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过程。这一重建工程的实施,将为我国政治改革提供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和政治生态环境。
(一)社会转型与国家“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对称性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国家“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发生了错位。社会转型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不断累积,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城乡建设、教育、住房、福保和环境等一系列没有解决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导致中国社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而这“两性”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客观环境的特殊性,也就是说,社会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老一套还行吗?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新与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变迁。
从社会整合的维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同质性强,整合程度高,向现代社会异质性强,社会整合程度逐渐降低的转换;从单位整合的维度上,教育双方完成了从单位成员向逐步改变其完全依赖单位的格局的转换,单位控制其成员的一切资源的局面已不存在;从信息整合维度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经历着从单向封闭的自上而下的传递模式转换为多元化、全球化的信息传播模式;从技术的整合维度上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是,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真正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源。
国家“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它是权力机关通过正式发布文件来建构一个应然的理想状态,这在传统机械团结的同质社会中,由于人们价值观的高度相似性,人们在机械团结中很容易看到团结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传递共同价值,它一以贯之的从国家、社会需要出发,期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的最终实现。今天,社会发生变迁,国家“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与现实社会出现错位。从社会问题解决上看,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源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以及学校为适应社会需要发展需要,它既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这些不同的社会主体之间既存在着一致性,又存在着差异。这样,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这些不同主体的社会需要就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过多源于管理与规范人们的活动方式,主要注重自上而下的灌输教育,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对个体发展需要不够重视。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转型、在异质性增强的有机团结的社会中,客观地存在着个体化的趋势,价值取向多元,以及由于金融海啸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使得核心价值丢失,团队精神脆弱,人们几乎处于无信仰状态,这就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更为丰富的社会责任和挑战。如果我们单纯从国家“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上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平行地加以勾连,忽视历史发展需要的草根化思想政治教育,那么自然就会出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问题的断裂和错位,还何谈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国家“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国家“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政治化、知识化和功利化的色彩,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草根性的发展,这势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甚至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范,机制的失灵,这样的社会生态是不健全的。这些现象倒逼国家“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内容、目标教育形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第一,内容窄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其教育内容对人们思想、观念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以及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判别、选择、理解等方面所产生的强化作用[1]。从教育内容上看,国家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执着于政治教育,忽视或不够重视教育的全面发展。用不切实际的空洞内容,不断更迭的观念,不停轮换的口号,那儿疼治那儿的方法,来填补其内容的空洞,导致“药物”相克,终因脱离生活而丢失信任。用脱离现实生活的标准来培养人,当然只会使受教育者知而不信,信而不行,行而不远。或盲目而行,或曲解而行,或为利而行。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也抱着“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的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尽管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淡化“大而空”的政治色彩,强调培养合格公民,但仍然处于“上所使,下所效”的局面,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窄化,教育对象窄化,随意性大,忽视终极目标,形式主义严重,表面轰轰烈烈,实际如同虚设,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品格。现实不少大城市的开明富人要求办贵族学校,还有些电视台安排了怎样培养绅士等电视节目,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一个问题,人们有了钱后,又有了脱俗、脱低、脱野和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修养的迫切要求。这正点到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上述的死穴,不是社会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不能满足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因此,人的本能的道德价值自然就会拒绝政治教育的虚假性和扭曲性。“上德如风,下德如草,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几年苦口婆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及一个携款外逃的贪官影响大;一个二奶村、大奶屯,胜过几所学校的教育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家爵杀人[2]的动机是他自认为其人格受到践踏触及了他的道德底线。从政治角度上来看,他的行为与政治是沾不着边的。因为他到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也没有表现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行。杨佳的过激行为[3],不就是为了讨个说法?再有,高校屡禁不止的学术剽窃造假,官场上的权钱交易,商场上骗钱坑民的违法行为等,即使人们的想象力如何超常,也很难将其所作所为与政治挂钩。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虽然都涉及到对人民和社会乃至国家的危害,但你能把他定为“反人民、反社会、反党反国家罪”吗?显然不能。问题都出现在道德缺失上。因此,要充分认识到以上这些事件的穿透力之强,杀伤力之大,足以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政治化所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尴尬的注解。如此说来,思想政治教育终究是不能用政治教育来代替的。而应从现实出发,给予教育对象以时代精神品质,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领域之内去探寻和提升自我生存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把对人的政治化教育转换为人的自觉道德生活的过程,从而赋予现实日常生活以个体道德生成的意义,使人们都为如何完善自身而修炼不息。否则,在实践上,就会把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处理,甚至评价道德品质也以政治为标准,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合理的定位,从根本上弱化了其基本的社会责任。
第二,目标异化,手段简单化。国家“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过度强调社会需要,忽视个人需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丧失和失真。甚至有真方卖假药的嫌疑。马克斯•韦伯把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以追求效用为目的,而价值理性则强调目的、意义和价值的合理性。现行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地强调工具理性,掩盖了德育主体地位的缺失,以及急功近利的心态。于是,个人功能给社会功能让路。社会本位代替了个人本位。忽视了自身道德的诉求,使自下而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草根性缺席。当然,也就偏离了对人自身道德建设的关注。把道德教育使命看成仅仅是依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制约,仅重视对受教育者道德行为规范的限制,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享用价值,这就背离了思想道德的生成本质。从贪官们敛财的初衷到东窗事发双规后的忏悔。他们又悔了些什么?从道德修养和思想情操上来看,他们是除了钱、权、色之外,什么也没有的一个躯壳。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本上只是一种社会顺从教育。这种顺从是全方位的,绝对化的,产销对路的;是将人看作是自然的生物,出现了要么就是“顺民”,要么就是“反民”的简单化错误认识,人当然也就丧失了精神的寄托,失去了历史的责任感。抑制了人的思想、创新、发展,道德抱负也就没有了市场,英雄也变得气短。教育者理不直气不壮,听者自然把它当成耳边风,出现道德空白,精神空虚。事实上,当代人的生存危机实际上就是一种存在感的危机。人们力图摆脱这种危机而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及信仰、道德、理想和价值。于是,不约而同地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德育失真的问题——以道德为核心的精神生活能力培养的丧失。这就要求我们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切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做起,使社会的道德目标内化为个人的道德诉求,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性回归。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体现人的需要并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才能引起心灵的震撼和情感上的共鸣。这样,人们才会信仰之,从行动上贯彻之,践履之。如果不解决道德失真的问题,忽视人的需要,无视现实生活和人的生活的正常欲求,再好的道德教育理论也犹如天上的银河不能润泽人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以及手段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草根性的存在,而中国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又恰恰珍藏在草根深处并保持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就达不到它的教育目的。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感到所受教育成了“善意的欺骗”。这样,本来就很脆弱的价值系统稍遇碰撞,便很容易坍塌。
总之,国家“原生态”的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草根性之间的断裂,使得上下不能融通,不能深入到社会的最基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自然也就不能深入民心。所以必须在这断裂错位的地方架起“光缆”,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范围,增大其容量,以连接、沟通两者之间的断裂。
二、变革:草根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变革的切入口
视域又称视界,它是源自解释学领域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是指“人的视线达到的领域,就是我们常说的‘视野,‘眼界”[4]。马克思指出,“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5],“由于理解是主体的一种创造性活动”[6],所以从不同的视阈出发研究同一命题,就会形成新的理解,发现不同的问题,获得多样的解释,使原理论得到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草根性研究就是基于这种考虑而进行的尝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草根化,不仅要求形式上的变化,更要求注入新的内容,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化、生活化、民族化。它通过正视现实,体察人的灵魂结构,找寻真理,发现真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草根化的过程就是对主流文化的传播、增值、再生产的自组织演化过程。
(一)草根发展的历史经验
对草根性的研究,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从操作层面上来说,中国运用草根的鼻祖都应是毛泽东。毛泽东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出发,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他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只有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是创造财富和创造文化的基本阶级”[7],“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半成品只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8]。他认为,是人民群众变革着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并给于人民群众极高的赞誉。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打不破的铜墙铁壁,是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毛泽东甚至把人民群众比作上帝。他说:“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群众。”[9]
无论是抗战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实施的草根政策,对基层进行空前宏大的培植和建设,对广大草根力量的宣传发动、救济,使党在严峻的环境中转入地下草根,抓枪杆子才有了足够的民心基础。这一正确的群众路线使得中国共产党敏感地抓住了在中国进行革命所最富有且大有可为的草根力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共之争,与其说是先进的生产力取代了落后的生产力,倒不如说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取代了落后的生产关系。他彰显的是草根的强大生命力。如果说李大钊称赞十月革命是“庶民的胜利”,那么,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则是典型的“草根的胜利”。“翻身”一词就带着草根的鲜明胎记。凭着自下而上的草根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结合的中国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从焦土遍野、满目疮夷的废墟中顽强崛起,结束了任人欺辱,贫穷落后的历史,开始了伟大的复兴之路。
(二)草根植入的现实合理性
实践是理论发展的真正源泉和动力,从历史上看,理论往往是根据当下社会实践的需要被重新理解的。因此,现在不是过去的延续,相反,过去的意义是由现在的实践所赋予的。萨特说过,“你有选择的权利,却没有不选择的权利”[10]。因此,我们在面对当今社会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历史的前提。它使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也有向草根实践复归的倾向,向人民群众复归的倾向。因此,草根的作用同样适应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也要面向草根实践,学会眼睛向下看,走出书斋,走出学校,走出机关,亲近社会,感悟时代气息,掌握时代脉搏,传递时代精神,为大众提供公共的精神产品,向民众发出负责人的声音。彰显其究民生之惑,扬传统之旗,成草根之言,自由平等,包容兼爱的品质。这虽不惟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亦且是让思想政治教育草根性自成一家之言。
(三)草根发展的现实困境
草根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扩大了其教育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从而团结更多的群众力量。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并不是草根们的吃饭,外加一点尊严、理解与抚慰一下情感的问题,而是对这一群无处不有,无时不有,庞大到无法具体说清身份的群体(实际上他们已分布在无数个社会阶层中——即草根世界中)的一种人生关注,精神回暖,价值重建,特别是对其个体人格独立地有效介入的问题。在此意义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草根性的复归,就不能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措施,制度规范、说教灌输、严格要求,一项也不能少,因为人们对道德的需要毕竟不像饮食那样是人的生存底线,它是人的一种后天经过培育的社会需要。这就预示着外力推进的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是实现道德自律的一个必经的行为阶段。因此,只有实现自下而上的草根性思想政治教育与自上而下的国家“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接,才能改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的现状。
三、超越:“上下结合”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但自由与发展不是抽象的。从人的本质来看,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就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在现实社会条件下,个人自由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无阻碍地享用偶然性的权力”的自由[11]。既尊重个体自由和维护社会团结是一种共生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全员齐抓共管。只有当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体协同配合,实现高度一致,即国家(上)与草根(下)高度融合时,才能产生教育的最佳效果。
(一)上下融合的可能性
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实现群众的根本目的——提高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满足群众促进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科学性特征。正是这种内在联系的体现。所以,马克思主义者在创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理论的同时,也创造了把自己的理论转化为群众的思想、行为的理论和方法”[12]。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首创精神的大量存在并不断涌现和发展着的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成为层出不穷的自下而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不竭动力。质言之,“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思想教育之间从理论上存在着共融的可能。
另一方面,从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现实运作来看,我们通过比较,解读与分析国内外有关社会意识形态的运作、信息传播,可以看出资产阶级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了一切教育和社会活动之中。他们通过学校教育和宗教教育等方式来实现国民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宗教认同。“当今美国的宗教已经由‘信仰上帝的宗教演变为‘没有上帝的公民宗教,美国统治者利用宗教把美国政治、经济制度神秘化,对国民进行思想控制,这是美国意识形态的一大特点”[13],其政治思想除通过正规学校、宗教外,更是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各种传媒、图书、影视作品以及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均高扬资产阶级价值,展现资本主义精神,达到了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境界,让国民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推行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目的,让资产阶级的价值观蛰伏于民众的血液之中。质言之,“在美国,人们所进行的一切教育,都以政治教育为目的”[14]。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种全员化教育,这是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注解。草根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大众性恰恰与西方这种全员化的教育理念有着异曲同妙之功。
总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是国家政治与市民社会相融合的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具有诸项超越原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性。它使自上而下的以政府、学校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逐步与自下而上的以社会为主阵地的草根化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相互承接,相互滋养,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民性、自觉性、持久性,并成为人的终身修炼的需要。
(二)创新是建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内生力和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包含着生态主体与社会生态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生态过程体现在其结构的创新过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系统中,由于生态主体与其环境之间的适应性既包括主体通过改变环境使环境有利于生态有机主体自身生存的一面,也包括生态主体通过自身结构创新而达到适合环境的层面。生物的趋同性和趋异性的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对于社会领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一旦建立,就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而社会环境却在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通过改变环境生态,而是通过生态主体自身结构的变革来适应。从生态主体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主体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系统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换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创新也就是生态主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上下结合”的过程。
第一,通过创新,增强政治教育合力。从教育者存在的广度上来讲生态主体互动链的结构创新,就是通过以政府、学校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社会为主阵地的草根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重新组合。它可以避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关系被简化的窘态。它既包含着各级政府组织部门以其行政职能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组织以其教育职能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包含着社会以其服务功能和文化建设功能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前后两者应当互动互补,将提高与普及完美结合,而避免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简单归结为教育者的做法。惟其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拓宽理论域限,真正形成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全社会共同关心,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
同时,人们对思想道德修养的需要是道德主体渴望完善自己,完善人生的一种需要,是蕴含在人的社会性需要、精神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之中的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在实践上的持久性和空间的广泛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创新,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涵融量,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使思想政治教育直面现实生活的挑战,走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道路。借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精神中最深刻的东西成为可以观照和领会的对象”[15]。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主体的创新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通过创新,拓宽教育覆盖面。在受教育者地域分布上,以城市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以农村为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中心的引领作用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意识。即通过“中心”辐射和引领的作用,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透明地传达给民众,让民众至少明白自己现在要做什么,自己的权益是什么,政府该做什么,民众与公务员究竟谁为主,谁为仆,明白自己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社会地位。这样就缓解了民众的心理压力,增强了民众的知情意识、主人公意识、安全意识、风险意识、监管政府工作及公务员的意识,增强广大民众的素质和凝聚力,这就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作用。如此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变单向式为全民参与的多样形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广袤的天地。城市中心可以定期把优秀的戏剧、歌舞、曲艺、电影、科普图书带入农村进行宣传。农村可以通过各种科普、法普团体和各种演出活动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让持久的、健康的、群众自演自乐自教的思想政治教育蓬勃出现在广大农村。当前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做村官就是城市、学校中心对农村的直接引领。比如,没有编制,全国所有艺术家和优秀演员都是其成员的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自1996年5月24日始,10多年来走遍全国,上万人次的艺术家团队走进老少边穷地区,走进厂矿部队科研一线,在全国各地举办义务慰问演出60余次。 虽然现代传媒很发达,但是老百姓需要与艺术家面对面地交流,对艺术家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心连心”艺术团每到一个地方演出前,都要先进行深入采访,了解当地观众的需求和当地的民间文艺及戏曲发展情况等。艺术团不仅带来百姓喜欢的艺术家和想看的节目,而且还选择当地的优秀演员和节目一起演出,把当地的文化和文明建设成就展现给全国观众。这是中心与主阵地普及与提高的互动典范。遗憾的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借鉴这一成功经验,试想如果中央、省、县、市都发动起来形成中心对主阵地引领反哺的制度化建设,何愁农村主阵地不被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占领呢?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概念本身已熔铸了人们安生立命的全部价值观。它在巨大的精神漩涡中旋转的同时,又将各式各样的问题吸附过来纳入到自己的生态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研究,也就意味着要调动和运用社会上的各种力量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整个社会,成为社会成员自觉的正常活动,改变过去那种仅仅依赖专职或兼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部门单方带强制性的工作。它恰似国家与草根断裂处的光缆,连接了国家与草根世界,使之融合共荣共生。它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社会基层民众中,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领域。让思维在国家与草根的断裂处游走、穿行,思想政治教育草根性与以学校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相得益彰,融为一体,从而不断走向可持续和谐发展。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未来的发展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为时空不同,任何一种比喻都是蹩脚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结构也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创新的过程。正是在这一不断地创造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寻求构建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结构的路径。
[参考文献]
[1]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三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2(1):22-24.
[2]吴俊清.大学德育:功能嬗变与本体回归:基于意识形态与道德之间的张力的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验,2007(2):54-56.
[3]蒋连舟.杨佳袭警的反思[J].河北公安职业学院报,2009(2):17-20.
[4]赵光武.哲学解释学的解释理论与复杂性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4):5-1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
[6]王金福.解释学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J].江海学刊,1997(4):103-108.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5.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60.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2.
[10]经济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阐述[DB/OL].(2009-06-11)[2009-08-23].http:∥www.huachengnz.com/article/view_20148.htmlwww.huachengnz.com/article/view_20148.html.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22.
[12]郑永廷,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6(2):4-11.
[13]郑永廷.社会主义应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7.
[14]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354.
[15]黑格尔.美学:第2卷[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97.
(责任编辑 高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