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辑手记

2008-12-29

中国教师 2008年19期

  1978年,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从那时起,中国人用30年的时间和勤奋,完成了经济的高速腾飞。如今,中国不仅已基本摆脱了贫困,而且在2007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幅度首次超过美国。不仅如此,中国在社会、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可以说,让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得安康和尊严,已成为国人的价值共识。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体现,也是30年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它理应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的起点。
  在这一系列有关“人”的发现的过程中,人的幸福越来越为国人所关注。每个人都渴望幸福,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作为一种权利,它不仅仅是利益或单纯的得利保利之权,更重要的是尊严、自由或人之作为人的道德资格。仅此而论,改革开放对于人的解放意义就可见一斑。同时,幸福主题的浮现,也意味着从以往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单一强调,转化为日益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并以幸福作为衡量发展的重要标准,努力实现人与社会的同步发展。
  由此可见,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是与改革开放共始终同命运的,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自我飞跃的过程中对人性、尊严和人道精神的日益尊重。
  作为一个属人的领域,教育以人为对象,不论是把教育理解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还是理解为全面发展,都需要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教育本身应该是一个幸福的领域。今天,人们积极倡导并努力践行幸福教育,无非就是让人们意识到一个简单而质朴的道理:教育与幸福密切相关。为此,它要求坚持儿童最佳利益原则,要求尊重儿童的尊严、观点和意见,要求无歧视原则。说到底,人们应该也必须在教育中体验到幸福。
  如果说,幸福教育一开始更多关注的是教育对于学生的意义,那么,教师本身的幸福则是幸福主题在教育中的进一步延展。的确,只有教师本身成为幸福者,学生的幸福才可能真正得到保障。按照一般的理解,幸福可以具体化为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获得幸福,一是如何配享幸福。前者着眼于幸福的外在条件,后者侧重于幸福的内在要求。教师的幸福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去把握,比如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减轻教师的负担、人性化的制度与管理等,属于如何获得幸福的问题,而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和师德的提升,则属于如何配享幸福的问题。
  本期主题“让教师职业充满幸福”,就是对幸福教育和教师幸福的认真思考。我们期待着,通过大家的努力,教育能够真正成为幸福的领域,教师能够成为真正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