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新思路
2008-12-29丁金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8年2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海滨博士是国内研究环境与国际关系问题的拓荒者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对中国环境外交、东北亚环境合作、联合国与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张海滨博士撰写的专著《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最近面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任执行主任莫里斯·斯特朗(Maurice Strong)欣然为该书作序,对该书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对于那些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如何看待全球环境问题的人来说,本书是具有原创性的、非常宝贵的资源”。我有幸先睹为快,受益匪浅。作者在自序中提出,加强对环境问题与国际关系互动的研究,是身处全球化时代且迅速发展的中国有效维护自身利益、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建设和谐世界的需要,引起我强烈的共鸣。纵观全书,我认为该书具有体系新、资料新和观点新三大鲜明特点。
一是体系新。该书在体系上与已有相关论著不同,自成一体,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全书由自序、导论和十章内容、结语构成。在自序中,作者以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2005年中国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例作为开场白,说明了将环境问题纳入国家关系视野加以深入研究正逢其时,指出了研究环境与国际关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导论中,作者阐述了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及其不足,由此引出本书的研究视角、基本观点,使读者既了解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又引起进一步阅读该书的兴趣。我觉得全书十章的内容由两大板块组成,第一至第七章论述国际环境外交与合作的现状、环境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等问题,如环境外交的兴起,德国、日本、俄罗斯、巴西、中国等环境大国的环境外交,联合国、欧盟和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环境对主权、安全、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环境机制的发展。第八章“当前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属过渡章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的用意在于说明,一方面,长期以来,全球环境保护领域响应越来越多,全球环境治理不断加强,国际关系调整和变化的幅度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为什么当前全球环境仍然处于恶化状态呢?换言之,全球环境治理为什么治理不了全球环境问题呢?从而导出作者试图回答的核心问题,然后在第九和第十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二是资料新。作者博览群书,旁征博引,显示了非常扎实的学术功底。如前所述,作者已发表了有关环境外交的许多论述,但该书却是一部全新之作,对已论述过的一些问题变换了视角,使用了许多崭新的材料。该书中一些内容是国内学术界首次论述,如德国的环境外交、俄罗斯的环境外交、巴西的环境外交等,为进一步研究环境大国的环境外交提供了重要参考。在论述全球环境状况时,该书也运用了大量联合国最新的权威资料,保证了环境数据的严肃性和可靠性。值得强调的是,作者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论证当前国际环境外交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如中国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在论及环境与主权问题时以欧盟的环境政策为案例、在论及环境与国际贸易问题时以印度、巴西和墨西哥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的立场及经验为案例、在谈到国际体系的不平等问题时以美国的国际环境合作为例等,大大增强了读者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深化对一些理论问题的认识。另外,据统计,作者使用了40余张图表说明相关内容,给读者有一目了然之感,这在国内出版的国际关系著作中尚不多见。
三是观点新。观点新颖是该书最突出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作者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术追求。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之后,中国比较深刻地了解了世界环境概况和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认识到中国也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从而使环境保护工作逐渐摆上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中国开始参加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日益关注国际环境外交的研究,把环境合作问题纳入国际关系领域,出版和发表了一些相关的论著。但总起来看,其一,相关论著屈指可数,与中国的环境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其二,侧重对现状的论述,而理性思考则显不足。张海滨博士的新著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环境与国际关系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全球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作者认为,全球环境问题是综合性问题,任何一个单一的因素都无法完全解释全球环境问题的变化。但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主要不是人口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观念问题,而主要是国际政治问题,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根源。这实际上就找到了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症结,发现了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钥匙。作者进而指出,环境问题的国际政治根源是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和不平等性。
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国家在落后时普遍实施赶超型战略,追求超常发展。超常发展强化经济发展优先意识,加剧发展失调,对环境造成破坏。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常常导致军备竞赛,促使世界军事技术和工业的加速发展,大大增加了战争对环境的破坏潜力,它还消耗了大量本来可以用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人力和财政资源,一些与军工相关的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
不平等是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国际体系的不平等则决定了国际环境合作的有限性。应对全球环境挑战,必然要求进行深入的国际环境合作。国际环境合作的实质就是要对全球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进行重新分配,而这必然会触动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优势地位。因此,发达国家迟迟不愿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深入的国际环境合作,现有国际关系变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际体系的上述特征,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
据此分析,作者认为人类的理性选择应该是,从近期来看,在现有体系下通过加强全球环境治理,减缓全球环境恶化的速度,使全球环境问题保持在临界点之内,这是一种危机处理的模式,是治标之策;从长远来看,则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共同的环境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环境危机。当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绝不是乌托邦。作为第一步,首先可在各大洲范围内实行共同的环境政策,欧盟的环境政策一体化成效显著,已向世人展示了这种可能性。欧盟区域内的环境政策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环境政策体系,共有300多个环境法令获得通过并付诸实施。欧盟的环境政策对成员国的环境决策权限制越来越多,其结果增强了成员国环境保护能力,改善了该地区的环境状况,提高了成员国政府促进国民福利的能力,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借鉴。
另外,作者在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也值得我们关注。在对一些环境大国的环境外交和国际组织进行深入阐述之后,作者认为,德国是推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一支主要力量,日本对环境外交的重视程度当属环境大国最高之列,可与德国比肩;以环境外交运用之熟练和老到而论,在环境大国中,俄罗斯堪称一绝;由强硬转向灵活、从对抗转向合作,巴西环境外交的调整幅度之大在环境大国中是罕见的;在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因此,在当今如火如荼的环境外交中,中国的环境外交政策及其走向倍受世人关注;从现实来看,美国已从世界环境的领导者蜕变为世界环境事务的拖后腿者;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国际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于环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出现了许多变化,学术界仍在争论中。作者从主权观念和主权实践两个角度并结合案例回答了这一问题,认为,从国家主权观角度看,国际环境保护通过引发全球关于主权与环境关系的讨论导致国家主权观念的渐进式变化,即传统国家主权观应该调整以适应全球生态相互依赖的现实。从国家主权实践看,通过建立一系列国际环境机制,国际环境保护一方面使国家试图通过外部化其环境成本以获得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国家保护环境的能力,改善了国家对内的环境管理权,至少局部改善了国内环境,从而提高了政府增进国民福利的能力。
关于环境对安全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需要进一步深化国际环境安全政策和环境安全的研究。作者认为,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环境安全纳入其国家安全范畴,但为此做出的政策调整力度还是相当有限的。在定义环境安全时,应将重点放在国家层次和可再生资源上,将被列为安全问题的环境问题细化为紧迫的环境安全问题、重大的环境安全问题、一般的环境安全问题和潜在的环境安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预案。
关于环境与国际贸易问题,作者通过案例分析,论述了印度、巴西和墨西哥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的立场及经验,得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有助于环境与贸易的协调发展。如缺乏环境政策支持的贸易自由化是不可持续的;在国际贸易中切实保护本国的生物资源对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国际上日益提高的环境要求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关键在于政策选择;如果单边贸易措施和与产品无关的工艺与生产方式(PPMs)被WTO接受,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生重要影响;能源领域的贸易限制不利于环境改善;等等。
正如莫里斯·斯特朗所言,在全球范围的环境辩论中,中国学者的声音还不够响亮。而张海滨博士潜心撰写的《环境与国际关系:全球环境问题的理性思考》一书无疑是对这一领域的一大贡献。该书的出版将会架起中外学者交流的桥梁,深化国内环境与国际关系问题的研究,对我国环境外交与国际环境合作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该书也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印度是当今国际环境事务中的重要角色,是世界环境大国,书中虽然在环境与国际贸易部分对印度的环境外交政策有所涉及,但论述尚嫌单薄。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关系的重大课题,环境与国际关系的研究面临难得的机遇,愿更多的学者加入到环境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队伍中来。
(责任编辑:张业亮)